冰箱的灯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816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冰箱的灯盒,灯盒安装在冰箱的内胆上,灯盒包括:灯盒壳体、温控器、面光源和灯罩,面光源和温控器安装在灯盒壳体上,面光源位于温控器下侧,并覆盖温控器,灯罩安装在灯盒壳体上,位于灯盒的最下端并覆盖面光源,温控器通过设置在其端部的加载传递装置与调控用旋钮连接,旋钮的圆周外周部的一部分向所述灯罩的下侧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冰箱的灯盒,在不改变旋钮的操作性的基础上,增大了面光源的发光面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冰箱的灯盒,特别是指一种与温控器一体设置的冰箱的灯盒。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冰箱产品中,在机械式温控冰箱的灯盒的顶灯与温控器一体式设计中,一般将温控器置于靠近胆口的位置,灯放置在温控器的后面,上述的结构要求在灯盒前端需要留出很大区域用于放置温控器,从而使得顶灯的发光面积较小,影响冰箱内的光线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温控器一体设置的冰箱的灯盒,使该冰箱的照明灯具有较大的发光面积从而得到较好的光线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冰箱的灯盒,所述灯盒安装在冰箱的内胆上,所述灯盒包括灯盒壳体、温控器和面光源,所述面光源和所述温控器安装在所述灯盒壳体上,所述面光源位于所述温控器下侧,并覆盖所述温控器。在上述结构中,将温控器上移,而使温控器与面光源上下重叠设置,因此温控器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到面光源,从而增大了面光源的发光面积。本技术优选,所述灯盒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安装在所述灯盒壳体上,位于所述灯盒的最下端并覆盖所述面光源。本技术优选,所述温控器通过设置在其端部的加载传递装置与调控用旋钮连接,所述旋钮的圆周外周部的一部分向所述灯罩的下侧伸出。通过在温控器与调控用旋钮之间设置加载传递装置,使旋钮不会因为温控器上移而影响其安装位置,从而在增大了面光源的发光面积的同时也保持了原有的对温控器调控的操作性。本技术优选,所述温控器的端部上设置有输出轴,所述加载传递装置连接所述输出轴和所述旋钮,用于把所述旋钮的转动传递到所述输出轴上。本技术优选,所述加载传递装置为相互啮合的齿轮I和齿轮II,所述齿轮I固定安装在所述温控器的所述输出轴上,所述旋钮固定安装在所述齿轮II上。本技术优选,所述旋钮与所述输出轴的初始安装的相对位置唯一。使旋钮与输出轴的初始安装的相对位置唯一,能够保证旋钮上的起始刻度值与温控器的转轴的起始位置在初始状态下一致,从而便于操作。本技术优选,所述齿轮I的轴孔内设置有平面,所述齿轮II的轴孔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平面与所述凹槽的初始安装的相对位置唯一。由于齿轮I安装在温控器的输出轴上,齿轮II与齿轮I紧密啮合,旋钮安装在齿轮II上,使所述平面与所述凹槽在初始安装时的相对位置唯一,从而能够使旋钮上的起始刻度值与温控器的转轴的起始位置在初始状态下一致。本技术优选,所述齿轮I和所述齿轮II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法兰面。通过法兰面的设置能够防止齿轮I和齿轮II在轴向的移位。本技术优选,所述温控器及所述旋钮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灯盒壳体上。由于温控器、旋钮及相关部件都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可减少累计公差,使零部件的固定和配合更稳定更精确。而且能够形成模块化的安装模式,更加便于安装。本技术优选,所述面光源卡接固定在所述灯盒壳体上。本技术的冰箱的灯盒,通过将温控器上移,而使温控器与面光源上下重叠设置,从而增大了面光源的发光面积,又由于通过在温控器与调控用旋钮之间设置加载传递装置,使旋钮保持其原有的安装位置,从而本技术在不改变旋钮的操作性的基础上,增大了面光源的发光面积。附图说明图1表示安装有温控器的冰箱灯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温控器在灯盒壳体内的安装固定示意图;图3表示温控器旋钮与温控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面光源在灯盒壳体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表示灯盒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表示冰箱的安装有温控器的灯盒的安装完成后的示意图;图7表示加载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表示加载传递装置分别与旋钮和温控器的安装结构爆炸示意图;图9表示加载传递装置的齿轮啮合结构的初始安装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10表示加载传递装置分别与旋钮和温控器的安装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I冰箱内胆;10灯盒壳体;11固定卡爪;12弹性卡爪;13灯盒安装立柱;14安装座;15旋钮安装用通孔;20面光源;21LED灯条;30灯罩;40温控器;41输出轴;42平面部;50固定支架;51筒状轴;52突起;60齿轮I ;61平面配合部;70齿轮II ;71凹槽;80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 图10所示的一种冰箱的灯盒,包括灯盒壳体10、灯罩30、面光源20、温控器40、固定支架50、加载传递装置和旋钮80。所述灯盒壳体10呈上部开口的壳体状,其下部呈向该开口侧突出的凸起状,从而在其下部的下(外)表面上形成相对于灯盒壳体10四周边框的向上的凹面(相对于下部的外表面向上凹陷),在该凹面的表面上设置有固定卡爪11和弹性卡爪12,面光源20通过固定卡爪11和弹性卡爪12卡接在该凹面上。面光源20的一侧设置有LED灯条21。面光源20的安装顺序为首先将面光源20带有LED灯条21的一侧卡入灯盒的预留卡槽内,然后将面光源20的另一侧向下按,直至卡爪卡住面光源20。在灯盒壳体10的下部内表面上设置有向开口侧突出的灯盒安装立柱13,灯盒通过灯盒安装立柱13安装在冰箱内胆I上。灯盒壳体10的上部开口端呈不在同一平面的阶梯状开口,温控器40设置在该阶梯状开口的较高开口平面一侧。在设置该温控器40 —侧的灯盒壳体10的侧端面上形成有旋钮80安装用通孔,在靠近该通孔的壳体内侧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安装座14,固定支架50通过螺钉安装在该安装座14上。温控器40具有向一端伸出的输出轴41,在输出轴41的靠近温控器主体的根部设置有螺纹,温控器40的输出轴41穿过设置在固定支架50上的通孔,通过与温控器40输出轴41上的螺纹相配合的螺母将温控器40紧固在固定支架50上,温控器40的输出轴41的轴的端部形成有沿其轴向的平面部,例如截面为半圆形。加载传递装置为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啮合的齿轮I 60和齿轮1170,齿轮I 60的轴孔具有与输出轴41端部的平面部42相配合的平面配合部61,齿轮I 60通过该具有平面配合部61的轴孔安装在温控器40的输出轴41上。齿轮II 70安装在固定支架50的向一侧伸出的筒状轴上,在该齿轮II 70的轴孔内设置有凹槽71,在该筒状轴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与该凹槽71相对应的一段突起52,在进行齿轮II 70的轴向安装时,将齿轮II 70的凹槽71对准该筒状轴51的突起52进行轴向插入,当该突起52完全位于齿轮II 70的轴孔外侧时,齿轮II 70可绕着筒状轴51自由转动,在将齿轮II 70经筒状轴51上的突起52向筒状轴51插入的过程中,齿轮II 70与齿轮I 60保持啮合状态,此时,齿轮II 70与齿轮I 60在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唯一固定,例如,如图7 图9所示,此时齿轮I 60的轴孔中的平面配合部61与齿轮II 70的轴孔中的凹槽71的底面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旋钮80插装在齿轮II 70的向一侧突出的轮毂上。灯罩30安装在灯盒壳体10的下表面上,并将面光源20覆盖在凹面内。旋钮80的部分外周越过灯罩30向下侧伸出。通过操作旋钮80带动齿轮II 70转动,由于齿轮II 70与齿轮160啮合,从而使齿轮I 60转动,齿轮I 60带动温控器40的输出轴41转动,从而对温控器40进行调节。在齿轮I 60及齿轮II 70的各自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法兰面,用于防止齿轮的轴向位移。以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的灯盒,所述灯盒安装在冰箱内胆(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盒包括:灯盒壳体(10)、温控器(40)和面光源(20),所述面光源(20)和所述温控器(40)安装在所述灯盒壳体(10)上,所述面光源(20)位于所述温控器(40)下侧,并覆盖所述温控器(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箱的灯盒,所述灯盒安装在冰箱内胆(I)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盒包括:灯盒壳体(10)、温控器(40)和面光源(20), 所述面光源(20)和所述温控器(40)安装在所述灯盒壳体(10)上,所述面光源(20)位于所述温控器(40)下侧,并覆盖所述温控器(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盒还包括灯罩(30),所述灯罩(30)安装在所述灯盒壳体(10)上,位于所述灯盒的最下端并覆盖所述面光源(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控器(40)通过设置在其端部的加载传递装置与调控用旋钮(80)连接,所述旋钮(80)的圆周外周部的一部分向所述灯罩(30)的下侧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控器(40)的端部上设置有输出轴(41),所述加载传递装置连接所述输出轴(41)和所述旋钮(80),用于把所述旋钮(80)的转动传递到所述输出轴(4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盒,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宪伟寇淑文田建兵马珊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