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至宜专利>正文

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782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1:59
一种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主要由一发光元件、一控制模组以及一功能选择单元通过电性连接所组成,其中该发光元件,设于照明装置上;该控制模组,控制调整发光元件的波长与光源强度;该功能选择单元,用来选择或设定发光元件的工作模式。而且,更可以进一步增加一感测模组,用来感测发光元件光源的强弱与明亮度,且能感测到指定环境的湿度;一远端监控模组,可通过远端监控模组与功能选择单元相连接,可清楚看到照明装置的作动,且通过网络作远端监控,以达到兼具声光居家保护的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结合摄影元件、感测元件及可调变与全波段的发光元件,配合指定功能模组、并应用无线网路的可远端监控,以执行指定功能和兼具声光居家保护的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台湾专利第M394143号《用于光疗式肤质保养装置》,其主要特征是用以对一皮肤进行光疗保养,包括一罩盖体、一反射层、一导光膜片、及一发光模组,罩盖体用以罩盖皮肤,反射层涂覆于罩盖体内表面,导光膜片连接于反射层上,发光模组设置于导光膜片的周围,发光模组所发出的光线,经过导光膜片再被反射层反射至皮肤;借此,部分光线以斜向式照射皮肤,避免损伤皮肤且降低光能成本,部分光线被反射至皮肤,能有效利用光能。中国台湾专利第1357824号《光波美容面罩以及光波模组单元》,其主要特征是一种光波美容面罩,其包括至少一散热基板、至少一电路载板以及至少一点光源。每一散热基板具有一前表面、一后表面、一第一侧表面以及位于第一侧表面对向的一第二侧表面,其中前表面为一平面,后表面具有至少一散热结构,第一侧表面上具有至少一第一连接件,第二侧表面上具有对应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第二连接件,每一电路载板具有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其中下表面贴附于散热基板的前表面,点光源是设置于电路载板的上表面。上述现有专利虽然也力求简化操作流程、降低技术复杂度,但仍需依循某些特定操作步骤以确保安全使用,与一般居家电器装置功能多采用简单选定的直觉操作模式有别;而且,该类专利的应用领域较为局限,甚至需要较高的设备成本及操作知识,因此较不易贴近一般消费者所要求的简易直觉操作需求。由此可见,现有的照明装置所衍生的问题及不足,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遂以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发与制作经验,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经长期努力的研发与试作,终于研创出一种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以大幅改善现有技术的缺弊,此即为本技术的设计宗旨之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兼具场所照明与光照保健功能的照明装置。本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场所照明与植物照护功能的照明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研发一种兼具场所照明与动物、家人照护功能的照明装置及声光居家保护装置。可达成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结构在于一种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主要是由一发光元件、一控制模组以及一功能选择单元通过电性连接所组成,其中该发光元件,设于照明装置上,该发光元件与一个导热模组相连接,以将发光元件上的热源集中导出;该控制模组,与发光元件连接,控制调整发光元件的波长与光源强度;该功能选择单元与该控制模组相连接,用来选择或设定发光元件的工作模式。较佳的是,该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LED)、冷阴极管(CCFL)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较佳的是,该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LED)、冷阴极管(CCFL)、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至少两种所组成。较佳的是,该导热模组更进一步设置一蒸气加热器和一可调导管。较佳的是,该导热模组内部更包含一散热单元。较佳的是,该散热单元为风扇式散热鳍片、水冷式散热鳍片或自体式散热鳍片。较佳的是,该散热单元为风扇式散热鳍片、水冷式散热鳍片、自体式散热鳍片的至少两种所组成。较佳的是,该散热鳍片为铝制或塑胶制。较佳的是,该功能选择单元包含照明阅读、护脸护肤、染发护发、除臭杀菌功能键。较佳的是,该功能选择单元为远端影音互动控制模式或现场控制模式。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由一发光元件、一控制模组、一功能选择单元以及一感测模组通过电性连接所组成,其中该发光元件,设于照明装置上;该控制模组,与发光元件连接,以控制调整发光元件的波长与光源强度;该功能选择单元,与该控制模组连接,以用来选择或设定发光元件的工作模式;以及该感测模组,与该功能选择单元连接,以通过感测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启动该功能选择单元。其中,该感测模组,用来感测发光元件光源的强弱与明亮度,且能感测到指定环境的湿度。较佳的是,该功能选择单元包含照明阅读、除臭杀菌、植物照护功能键。本技术更提供一种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由一发光元件、一控制模组、一功能选择模组以及一远端监控模组通过电性连接所组成,其中该发光元件,设于照明装置上;该控制模组,与发光元件连接,以控制调整发光元件的波长与光源强度;该功能选择单元,与该控制模组连接,以用来选择或设定发光元件的工作模式;以及该远端监控模组,通过网络与该控制模组及功能选择单元相连接,对照明装置作远端监控。较佳的是,该功能选择模组包含照明阅读、除臭杀菌、防盗感应、居家看护功能键。其中,远端监控模组,可通过远端监控模组与功能选择单元相连接,可清楚看到照明装置的作动,且通过网路作远端监控,以达到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本技术中所述的发光元件的工作模式,是指根据照明装置所要实现的功能需要而相应调整发光元件,使发光元件具有一定的光照强度、发光波长、颜色、明亮度等发光参数。通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当使用者使用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时,除了可以依功能选择单元来调整所需要光源的强弱与明亮度以外,更可以通过感测单元或远端监控装置作远端监控,来调变各种不同颜色和波长的光线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使本技术的照明装置为一种智能型且兼具多种功能的照明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图6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图。图7为本技术的又一使用状态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照明装置I发光元件 11导热模组111导热孔12散热单元 2控制模组21功能选择单元 22感测模组 23远端监控模组24排风口3电源线4阅读者5染发护发者6植物61旋转盘62水箱63注水滴管 7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 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现将本技术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此二图为本技术立体外观及局部结构图,主要是由一发光元件、一控制模组以及一功能选择单元通过电源线3连接电源所组成,其中该发光元件1,设于照明装置100上,为发光二极管(LED)、冷阴极管(CCFL)、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其中一种或是至少两种所组成,其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发光的效能与省电的方面更是优于前两者,所以本技术在发光元件I的组成上即采用复合式照明结合,以达到高效能与省电的作用。此外,发光元件I上端具有一将发光元件I的热能排出的散热单元12,而发光元件I与散热单元12的外周围设有一导热模组11,且导热模组11上更设有数个导热孔111以将热气排出;该控制模组2,控制调整发光元件I的波长与光源强度;一功能选择单元21,用来选择所需用途的作动,然而,由于控制模组2与功能选择单元21在运作时会产生许多热能,所以在控制模组2上方更设置数个排风口 24将多余的热能排出,以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为了方便使用时的移动,故在底部装置了滚轮7以便于推动。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此二图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如波长660纳米的低能量窄频红光,用作细胞增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由一发光元件、一控制模组及一功能选择单元通过电性连接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设于照明装置上,该发光元件与一个导热模组相连接,以将发光元件上的热源集中导出;该控制模组,与发光元件连接,以控制调整发光元件的波长与光源强度;以及该功能选择单元,与该控制模组连接,以用来选择或设定发光元件的工作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由一发光元件、一控制模组及一功能选择单元通过电性连接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该发光元件,设于照明装置上,该发光元件与一个导热模组相连接,以将发光元件上的热源集中导出; 该控制模组,与发光元件连接,以控制调整发光元件的波长与光源强度; 以及 该功能选择单元,与该控制模组连接,以用来选择或设定发光元件的工作模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LED)、冷阴极管(CCFL)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LED)、冷阴极管(CCFL)、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至少两种所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热模组更进一步设置一蒸气加热器和一可调导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热模组内部更包含一散热单兀。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为风扇式散热鳍片、水冷式散热鳍片或自体式散热鳍片。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为风扇式散热鳍片、水冷式散热鳍片、自体式散热鳍片的至少两种所组成。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型多功能复合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鳍片为铝制或塑胶制。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至宜李振荣
申请(专利权)人:卢至宜李振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