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流量测量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730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量测量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体、位于外壳体内的阀芯以及与上游管道和下游管管,阀芯由侧壁沿径向开有圆弧形凹槽的两个圆柱体组成,两个圆弧形凹槽对接形成了阀芯流道,每个圆柱体上固定装有一根阀杆,每根阀杆上套装一个齿轮,相邻阀杆上的齿轮啮合,其中一根阀杆与调节执行机构连接,上游管道和下游管道均为锥形管道,它们的较小管径端分别与阀芯流道的进口和出口相连,其中一个圆柱体与圆弧形凹槽相背的侧壁上开有与阀芯流道相通的通孔,通孔上装有第一取压管,下游管道上设有与下游管道相通的第二取压管,第一取压管和第二取压管与压力变送器连接,压力变送器将标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调节执行机构动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量测量调节装置,是一种适用于对封闭管道内单相、均质液体或气体进行流量测量和调节的装置。特别适用于在管道安装位置(空间)要求紧凑且要求具有对流体介质流量进行精确控制的场所。
技术介绍
节流变压降流量测量方式是一种即经济又简单实用的流体介质流量测量方式,常与调节阀配合使用,广泛地应用于对单相、均质液体或气体进行流量精确控制的工艺系统中,如火力发电系统中对锅炉锅筒给水的控制,对除氧器补水的控制,对汽机主蒸汽旁路减温水的控制等。在实际应用中,节流变压降流量计在标准中规定上下游需要有足够长度的稳速管段,在流经节流件前要求流体介质的流束与管道轴线平行,不得有漩涡;流量调节阀阀体多采用截止阀或闸阀或蝶阀阀型,流体介质流经调节阀后,流线将发生变化,流束无法与管道轴线平行,故而在节流变安装压降流量计配合使用时,为提高调节控制流量的精确性,要求流量调节阀与流量计之间要保留10倍管道直径以上直管段,这在很多工艺工程现场是难以满足的,也带来了一些空间和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灵活,取消了传统流量调节阀与节流流量计之间要求保留数倍管道直径以上直管段的限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量测量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体(7)、位于外壳体(7)内的阀芯以及与阀芯相通的上游管道(5)和下游管管(6),所述阀芯由侧壁沿径向开有圆弧形凹槽(1a)的两个圆柱体(1)组成,两个圆弧形凹槽(1a)槽口对接围成了阀芯流道,其特征在于:每个圆柱体(1)轴向固定装有一根阀杆(8),每根阀杆(8)上套装一个齿轮(10),相邻阀杆(8)上的齿轮(10)啮合,其中一根阀杆(8)伸出外壳体(7)外与调节执行机构(9)连接,所述上游管道(5)和下游管道(6)均为锥形管道,它们的较小管径端分别与阀芯流道相连,其中一个圆柱体(1)与圆弧形凹槽(1a)相背的侧壁上开有与阀芯流道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装有第一取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测量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体(7)、位于外壳体(7)内的阀芯以及与阀芯相通的上游管道(5)和下游管管¢),所述阀芯由侧壁沿径向开有圆弧形凹槽(Ia)的两个圆柱体(I)组成,两个圆弧形凹槽(Ia)槽口对接围成了阀芯流道,其特征在于:每个圆柱体(I)轴向固定装有一根阀杆(8),每根阀杆(8)上套装一个齿轮(10),相邻阀杆(8)上的齿轮(10)啮合,其中一根阀杆⑶伸出外壳体(7)外与调节执行机构(9)连接,所述上游管道(5)和下游管道(6)均为锥形管道,它们的较小管径端分别与阀芯流道相连,其中一个圆柱体(I)与圆弧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丁宝苍唐晓铭杨欣赵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