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座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和顶梁,所述底座与顶梁之间均铰接有立柱和支撑千斤顶,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底座前端,所述支撑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底座后端,所述立柱与支撑千斤顶均至少有两个,所述的立柱与支撑千斤顶均连接液控单元,所述底座与顶梁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升降座,所述升降座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升降杆和升降底座,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与所述顶梁铰接,所述升降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后端。该升降座液压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支架重量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矿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座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煤矿中的支护设备是关系到工人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煤矿开采,支护改革发展很快,综采液压支架发展已到空前水平,在煤炭生产和安全保障中,起到关键和举足轻重作用;但是,普采(炮采)和高档普采中,至今仍使用金属顶梁、单体支柱、推溜支柱、切顶支柱支护和人工循环作业,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升降座液压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支架重量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升降座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和顶梁,所述底座与顶梁之间均铰接有立柱和支撑千斤顶,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底座前端,所述支撑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底座后端,所述立柱与支撑千斤顶均至少有两个,所述的立柱与支撑千斤顶均连接液控单元,所述底座与顶梁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升降座,所述升降座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升降杆和升降底座,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与所述顶梁铰接,所述升降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后端。优选的,所述底座上水平设有推移千斤顶,所述推移千斤顶与所述顶梁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推移千斤顶的前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移千斤顶连接所述液控单元。优选的,所述顶梁后端铰接有挡矸板。优选的,所述顶梁的前端铰接有挡煤板,所述顶梁上设有用于锁住所述挡煤板的锁钩。优选的,所述顶梁的前端设有铲煤装置。优选的,所述铲煤装置为刨齿机。优选的,所述顶梁与底座的侧边上均设有用于铰接调架千斤顶的固定座。优选的,所述支撑千斤顶包括双向液压锁。优选的,所述立柱、支撑千斤顶和升降座均有两个,两所述升降座分别设置于两所述支撑千斤顶的两侧。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升降座液压支架的底座与顶梁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升降座,不仅起到导向作用,而且还可以承受水平力和抗扭力,使立柱不承受侧向力,兼备综采掩护式和支撑掩护式支架受力特点,结构简单实用,可靠性高,同时由于本技术取消了原有的掩护梁、四连杆、活侧板、伸缩梁和护邦板,使支架重量大大减轻。由于底座上水平设有推移千斤顶,推移千斤顶的前端连接有推杆,通过液控单元控制推移千斤顶带动推杆前后运动,进而实现机械化采煤和回煤。由于顶梁后端铰接有挡矸板,可有效保护工人和设备的安全,与传统的液压支架利用掩护梁来防止后部矸石进入工作面相比,本技术通过挡矸板防止后部矸石进入工作面,结构简单紧凑。由于顶梁的前端铰接有挡煤板,可有效降低爆破气压带来的冲击,防止爆破过程中煤或矸石崩坏立柱和支撑千斤顶镀层,在炮采高度时,放下的挡煤板与刮板运输机的电缆槽重叠,形成一个屏障,将崩起的煤和矸石挡到刮板机运输槽内,防止落煤飞入支架内。由于顶梁的前端设有铲煤装置,可铲除残煤,减少人工攉煤量,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由于顶梁与底座的侧边上均设有用于铰接调架千斤顶的固定座,可分别安装调架千斤顶,调架千斤顶将两相邻液压支架连接在一起,起到调架和防倒防滑的作用。由于支撑千斤顶包括双向液压锁,既能抵抗顶梁前端低头,又能帮助升降座收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两个升降座液压支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底座;2、顶梁;3、立柱;4、支撑千斤顶;5、液控单元;6、升降座;7、挡矸板;8、挡煤板;9、锁钩;10、刨齿机;11、推移千斤顶;12、推杆;13、调架千斤顶;14、固定座;61、升降杆;62、升降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按照挖掘行进方向,与行进方向相同的为前方,与行进方向相反的为后方。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升降座液压支架,包括底座I和顶梁2,底座I与顶梁2之间均铰接有立柱3和支撑千斤顶4,立柱3设置于底座I前端,支撑千斤顶4设置于底座I后端,立柱3与支撑千斤顶4均有两个,立柱3与支撑千斤顶4均连接有液控单元5,底座I与顶梁2之间设有两个升降座6,两升降座6分别设置于两支撑千斤顶4的两侧,升降座6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升降杆61和升降底座62,升降杆61的顶端与顶梁2铰接,升降底座62固定安装于底座I后端,不仅起到导向作用,而且还可以承受水平力和抗扭力,使立柱3不承受侧向力,兼备综采掩护式和支撑掩护式支架受力特点,结构简单实用,可靠性高,同时由于本技术取消了原有的掩护梁、四连杆、活侧板、伸缩梁和护邦板,使整个支架重量大大减轻。上述的支撑千斤顶4包括双向液压锁(图中未标出),既能抵抗顶梁2前端低头,又能帮助升降座6收回。如图1所示,在顶梁2后端铰接有挡矸板7,与传统的液压支架利用掩护梁来防止后部矸石进入工作面相比,本技术通过挡矸板7防止后部矸石进入工作面,结构简单紧凑。顶梁2的前端铰接有挡煤板8,顶梁2上设有用于锁住挡煤板8的锁钩9,可有效降低爆破气压带来的冲击,防止爆破过程中煤或矸石崩坏立柱3和支撑千斤顶4镀层,在炮采高度时,放下的挡煤板8与刮板运输机的电缆槽重叠,形成一个屏障,将崩起的煤和矸石挡到刮板机运输槽内,防止落煤飞入支架内。顶梁2的前端设有铲煤装置,铲煤装置为刨齿机10,可铲除残煤,减少人工攉煤量,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机械化移架,在底座I上水平设有推移千斤顶11,推移千斤顶11与顶梁2的延伸方向相同,推移千斤顶11的前端连接有推杆12,推移千斤顶11连接液控单元5,通过液控单元5控制推移千斤顶11带动推杆12前后运动,进而实现机械化采煤和回煤。如图3所示,顶梁2与底座I的侧边上均设有用于铰接调架千斤顶13的固定座14,可分别安装调架千斤顶13,调架千斤顶13将两相邻液压支架连接在一起,起到调架和防倒防滑的作用。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升降座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和顶梁,所述底座与顶梁之间均铰接有立柱和支撑千斤顶,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底座前端,所述支撑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底座后端,所述立柱与支撑千斤顶均至少有两个,所述的立柱与支撑千斤顶均连接液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顶梁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升降座,所述升降座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升降杆和升降底座,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与所述顶梁铰接,所述升降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升降 座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和顶梁,所述底座与顶梁之间均铰接有立柱和支撑千斤顶,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底座前端,所述支撑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底座后端,所述立柱与支撑千斤顶均至少有两个,所述的立柱与支撑千斤顶均连接液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顶梁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升降座,所述升降座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升降杆和升降底座,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与所述顶梁铰接,所述升降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后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座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水平设有推移千斤顶,所述推移千斤顶与所述顶梁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推移千斤顶的前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移千斤顶连接所述液控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座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光启,邱开坤,王振,杨广兵,李成林,张志远,张连生,李伟伟,白静,谢军涛,李哲,夏信堂,杨元雷,韩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矿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