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槽驱动的对齐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278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槽驱动的对齐辊道,包括至少两个对齐辊,所述对齐辊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单槽驱动辊,不同驱动轴上的单槽驱动辊组成至少两条支撑槽轨,每条支撑槽轨道中包括至少一个单槽驱动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每个对齐辊上仅设一个单槽驱动辊,因此可以对不同驱动辊形成的支撑槽轨进行单独控制,可以避免单槽驱动辊和挡板对已经对齐的棒材进行挤压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棒材冷床对齐辊道。
技术介绍
棒材冷床对齐辊道广泛应用于棒材车间,它在棒材车间被布置于冷床之间来实现倍尺棒材端部的对齐。目前棒材车间的对齐辊道根据冷床宽度布置有大量对齐辊,对齐辊由驱动轴和一个与其固定设置并一体转动的驱动辊,驱动辊普遍采用不少于2槽的多槽辊,以提高对齐辊道的对齐量,保证头部位置相差较大的倍尺棒材都能够实现对齐。驱动辊的槽距与冷床齿距保持一致,布置于同一对齐辊上的各槽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时刻保持同步运转,对齐辊道上的棒材通过与冷床尾部的固定挡板相接触实现棒材端部的对齐。现有的对齐辊道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部分槽中倍尺棒材撞到挡板后,为了保证所有槽中的倍尺棒材均能够撞到挡板,对齐辊必须继续运转,于是已经对齐的倍尺棒材被驱动辊和挡板挤压,挤压容易造成1)棒材弯曲,特别是小规格棒材表现尤为突出,2)棒材表面质量缺陷,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分槽驱动的对齐辊道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分槽驱动的对齐辊道,包括至少两个对齐辊,所述对齐辊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单槽驱动辊,不同驱动轴上的单槽驱动辊组成至少两条支撑槽轨,每条支撑槽轨道中包括至少一个单槽驱动辊。进一步,所述驱动轴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自由辊,所述自由辊与驱动轴转动配合。进一步,所述自由辊为单槽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每个对齐辊上仅设一个单槽驱动辊,因此可以对不同驱动辊形成的支撑槽轨进行单独控制,可以避免单槽驱动辊和挡板对已经对齐的棒材进行挤压的问题。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对齐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的对齐辊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所示,可分槽驱动的对齐辊道,包括至少两个对齐辊,所述对齐辊包括驱动轴1,所述驱动轴I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单槽驱动辊2,不同驱动轴上的单槽驱动辊组成至少两条支撑槽轨,每条支撑槽轨道中包括至少一个单槽驱动辊。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个对齐辊上仅设一个单槽驱动辊,因此可以对不同驱动辊形成的支撑槽轨进行单独控制,可以避免单槽驱动辊2和挡板4对已经对齐的棒材进行挤压的问题。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驱动轴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自由辊3,所述自由辊3与驱动轴I转动配合;设置自由辊3可以更好地支撑和输送棒材。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自由辊3为单槽辊;自由辊为单槽辊能有效避免不同辊道的棒材相互影响。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分槽驱动的对齐辊道,包括至少两个对齐辊,所述对齐辊包括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单槽驱动辊,不同驱动轴上的单槽驱动辊组成至少两条支撑槽轨,每条支撑槽轨道中包括至少一个单槽驱动辊。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分槽驱动的对齐辊道,包括至少两个对齐辊,所述对齐辊包括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单槽驱动辊,不同驱动轴上的单槽驱动辊组成至少两条支撑槽轨,每条支撑槽轨道中包括至少一个单槽驱动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显平李图学张荣滨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