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株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046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植株栽培装置,采用芯片科技进行农作物栽培辅助技术,通过在栽培容器的内部与外部分别设置温度与湿度感应探头,实现对栽培植株内部生长环境与外部生长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测量,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测量数据进行显示,且通过与预设温度与湿度区间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栽培植株标准生长环境如果不符合则通过报警器向栽培人员发出警报,从而使栽培人员对栽培植株生长环境及时进行校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为:可对所栽培植株在养护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电脑化观察、管理;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辅助
,具体来说,是一种具有环境控制、数据显示的植株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植株栽培过程中,外部环境的温湿度与栽培植株容器内部的温湿度是植株是正常生长的关键参数,在植株生长时,外部环境的温湿度与内部环境温湿度间应符合植物正常生长对温湿度的需求,植株才可以正常生长,不会因为温湿度失调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导致植株生长畸形乃至枯萎死去。现有植株栽培时,采用的只是把植株栽植到固定的容器中,对植株根系、外部温湿度环境的调控基本上依靠的是经验性浇水和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条件进行调控,但这种栽培技术、方式较为落后,对目前市场上品种繁多的花卉、绿植以及较为苛刻的生长环境(家庭、居室种植环境的局限性)都不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兼温、湿环境控制以及外数字显示的植株栽培装置,根据需要对栽培容器内的植株进行内、外部的环境观察和控制,对其进行及时校正,延长其养护时间。一种植株栽培装置,包括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测量栽培容器内部温度的第一温度感应探头;用于测量栽培容器外部温度的第二温度感应探头;用于测量栽培容器内部湿度的第一湿度感应探头;用于测量栽培容器外部湿度的第二湿度感应探头;用于存储植株栽培过程中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标准温度与湿度数据的数据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并显示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湿度数据,以及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各类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内部与外部温度、湿度标准数据的显示单元;用于接收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湿度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栽培容器内部、夕卜部的温度与湿度数据,结合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标准数据进行判断,当接收到的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湿度数据大于或小于预设的温度与湿度区间时,则发出警报信号的判断单元;用于接收判断单元发送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的环境报警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植株栽培装置,可对所栽培的植株在养护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电脑化观察、管理,从而对其进行及时校正,延长其养护时间;2、本技术植株栽培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方式示意图。图中:1-第一温湿度感应组件2-第二温湿度感应组件 3-数据处理模块 4-报警器5-栽培容器101-第一温度感应探头 102-第一湿度感应探头201-第二温度感应探头202-第二湿度感应探头 301-数据存储单元302-显示单元303-判断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植株栽培装置,包括栽培容器、第一温湿度感应组件、第二温湿感应组件、环境报警器以及数据处理模块。其中,栽培容器用来栽培植株,为植株生长提供空间。第一温湿度感应组件与第二温湿感应组件分别安装在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第一温湿度感应组件与第二温湿度感应组件分别由第一温度感应探头、第一湿度感应探头与第二温度感应探头、第二湿度感应探头构成;其中,第一温度感应探头与第一湿度感应探头均位于栽培容器外部,且安装在栽培容 器外侧壁上任意位置,分别用来检测植株生长外部环境中的温度与湿度数据。第二温度感应探头与第二湿度感应探头均位于栽培容器内部,安装在栽培容器内侧壁上,且均位于所栽培植株根系对应的内侧壁位置处(所栽培植株根系所在水平面上),分别用来检测栽培容器内栽培植株根系位置的温度与湿度数据。上述第一温度感应探头、第一湿度感应探头、第二温度感应探头与第二湿度感应探头均通过连接线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存储单元、显示单元与判断单元,可单独设置于栽培容器外部,也可集成为一体模块安装在栽培容器侧壁上,与栽培容器形成一体化结构。其中,数据存储单元用来存储现有各类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内部与外部温度、湿度标准数据。显示单元用来接收并显示由第一温度感应组件与第二湿度感应组件测得的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温度、湿度数据,使栽培人员直观的了解所栽培植株生长的内外部环境;且显示单元还可用来调取并显示数据存储单元中各类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内部与外部温度、湿度标准数据。判断单元用来接收由第一温度感应组件与第二湿度感应组件测得的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温度、湿度数据,并结合数据存储模块中所存储的标准数据进行判断,当接收到的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湿度数据大于或小于预设的所栽培植物内部与外部温度、湿度的区间时(采用所栽培植株对应的内部与外部标准温度、湿度数据的90%到所栽培植株对应的内部与外部标准温度、湿度数据的110%),则向环境报警器发送警报信号。环境报警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采用蜂鸣的方式进行报警。通过上述结构的植株栽培装置,实现栽培人员对栽培容器内的植株进行内、外部的环境观察和控制,对其进行及时校正,延长其养护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株栽培装置,包括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测量栽培容器内部温度的第一温度感应探头;?用于测量栽培容器外部温度的第二温度感应探头;?用于测量栽培容器内部湿度的第一湿度感应探头;?用于测量栽培容器外部湿度的第二湿度感应探头;?用于存储植株栽培过程中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标准温度与湿度数据的数据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并显示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湿度数据,以及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各类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内部与外部温度、湿度标准数据的显示单元;?用于接收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湿度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湿度数据,结合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标准数据进行判断,当接收到的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湿度数据大于或小于预设的温度与湿度区间时,则发出警报信号的判断单元;?用于接收判断单元发送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的环境报警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株栽培装置,包括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测量栽培容器内部温度的第一温度感应探头; 用于测量栽培容器外部温度的第二温度感应探头; 用于测量栽培容器内部湿度的第一湿度感应探头; 用于测量栽培容器外部湿度的第二湿度感应探头; 用于存储植株栽培过程中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标准温度与湿度数据的数据存储单元; 用于接收并显示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湿度数据,以及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各类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内部与外部温度、湿度标准数据的显示单元; 用于接收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湿度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湿度数据,结合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标准数据进行判断,当接收到的栽培容器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湿度数据大于或小于预设的温度与湿度区间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炯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