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顶盒的操作系统的加载方法及机顶盒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57876 阅读:7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数字电视领域,提供了一种机顶盒的操作系统的加载方法及机顶盒,所述方法包括:机顶盒启动后,机顶盒的引导程序初始化芯片模块和显示模块;机顶盒的显示模块显示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包括:用户可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机顶盒接收用户依据该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机顶盒的引导程序获取该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地址;机顶盒的引导程序依据该加载方式地址获取操作系统数据;机顶盒对操作系统数据进行校验和解签名后,加载到机顶盒的内存,并跳转运行操作系统程序。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具有降低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顶盒的操作系统的加载方法及机顶盒
技术介绍
在机顶盒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中,引导程序(英文:Boot Loader)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引导程序可以实现硬件设备的初始化、建立内存空间映射图等,所以其能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状态,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正确的环境。通常的家用机顶盒都存储有操作系统,通过加载存储的操作系统来运行应用程序;现有的机顶盒操作系统的加载方法具体为:机顶盒启动后,运行引导程序,引导程序将自身操作系统程序加载到内存,然后跳转并运行操作系统。现有的机顶盒操作系统的加载方法加载的是机顶盒内部存储的操作系统,该机顶盒需要操作系统的存储空间,增加机顶盒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顶盒的操作系统的加载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机顶盒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顶盒的操作系统的加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机顶盒启动后,机顶盒的引导程序初始化芯片模块和显示模块;机顶盒的显示模块显示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包括:用户可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机顶盒接收用户依据该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机顶盒的引导程序获取该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地址;机顶盒的引导程序依据该加载方式地址获取操作系统数据;机顶盒对操作系统数据进行校验和解签名后,加载到机顶盒的内存,并跳转运行操作系统程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顶盒,所述机顶盒包括:引导程序、接收模块、显示模块和芯片模块;所述引导程序,用于机顶盒启动后,初始化芯片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包括:用户可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依据该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所述引导程序,用于获取所述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地址;依据所述加载方式地址获取操作系统数据;所述引导程序,对操作系统数据进行校验和解签名后,加载到机顶盒的内存,并跳转运行操作系统程序。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机顶盒的操作系统的加载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络加载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络加载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顶盒与云端通信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顶盒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机顶盒的操作系统的加载方法,该方法由机顶盒完成,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SI1、机顶盒启动后,机顶盒的引导程序初始化芯片模块和显示模块;S12、机顶盒的显示模块显示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包括:用户可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S13、机顶盒接收用户依据该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S14、机顶盒的引导程序获取该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地址;机顶盒的引导程序依据该加载方式地址获取操作系统数据;S15、机顶盒对操作系统数据进行校验和解签名后,加载到机顶盒的内存,并跳转运行操作系统程序。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通过机顶盒的引导程序来动态加载操作系统,这样机顶盒在启动后,可以依据加载方式地址来获取最新的操作系统,另外,本方法通过地址获取操作系统后直接将操作系统加载在机顶盒的内存,所以其无需额外的存储空间存储操作系统,所以其具有节省机顶盒内存,降低机顶盒成本的优点。另外,由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是由引导程序来完成的,所以其只需要主芯片操作即可,而无需额外的逻辑控制电路,也无需锁频和解复用操作。可选的,上述操作系统加载方式具体可以为:U盘加载、蓝牙加载、WIFI加载、SD卡槽加载或网络加载;当加载方式为U盘加载时,该加载方式地址可以为:U盘的读取地址;当加载方式为SD卡槽加载时,该加载方式地址可以为:SD卡槽地址,当该加载方式为网络加载时,该加载方式地址可以为:网络服务器地址。当加载方式为蓝牙加载或WIFI加载时,该加载地址可以为:蓝牙或WIFI的接入点地址,该接入点具体可以为:路由器、网关、移动终端或PC等设备。可选的,当所述选择的加载方式为网络加载时,实现S14的方法具体可以为:机顶盒的引导程序获取所述网络加载对应的网络服务器地址A,并与所述网络服务器地址A对应的网络服务器通讯,建立连接获取操作系统数据;如果引导程序不能与所述网络服务器地址A对应的网络服务器通讯,机顶盒重新进入到网络加载对应的设置界面,提示用户设置参数,接收用户设置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网络服务器地址B,设置成功后再依据该设置的参数和所述网络服务器地址B对应的网络服务器通讯,建立连接获取操作系统数据。下面以网络加载为例来说明上述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该方式的流程图如图2、3所示:机顶盒开机后,引导程序bootloader启动,引导程序初始化芯片模块和显示模块,显示模块显示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提示用户选择操作系统的加载方式,上述加载列表包括:网络加载、U盘加载、蓝牙加载等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使用遥控器或机顶盒按键或其它操控设备来选择其中一种加载方式,当用户确定选择后,bootloader程序根据用户选择的加载方式,初始化该加载方式对应的硬件接口(当为网络加载时,该硬件接口为网卡接口),并通过此网卡接口和网络侧的云端通讯,建立连接;如果bootloader不能正常初始化此加载方式的硬件接口,将会进入到网络加载对应的设置界面,提示用户设置参数,此时需要设置的参数包括机顶盒的IP地址、网关IP地址、域名系统(英文:Domain NameSystem,简称:DNS)地址和网络服务器地址,设置成功后再依据该设置的参数和远程终端连接;如果此时机顶盒还无法和云端建立连接,bootloader提示连接失败,并重新进入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提示用户选择其它加载方式;如此时机顶盒和云端建立连接,bootloader程序从云端下载操作系统数据;bootloader下载完成后,对操作系统数据进行数据的校验和解签名,然后跳转运行操作系统程序。机顶盒与云端的通信方式如图4所示,机顶盒先向云端发送握手协议,握手通过后建立连接,再发送特定的指令向云端请求操作系统下载;云端接收到机顶盒的请求后,向机顶盒索要相关的软硬件信息(例如验证码、注册号等),然后向机顶盒发送操作系统数据;机顶盒接收到云端发送的操作系统数据后,对操作系统数据进行校验和签名,然后跳转并运行操作系统。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机顶盒,该机顶盒如图5所示,包括:引导程序51、接收模块52、显示模块53和芯片模块54 ;引导程序51,用于机顶盒启动后,初始化芯片模块54和显示模块53 ;显示模块53,用于显示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包括:用户可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接收模块52,用于接收用户依据该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引导程序51,用于获取所述选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顶盒的操作系统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机顶盒启动后,机顶盒的引导程序初始化芯片模块和显示模块;机顶盒的显示模块显示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包括:用户可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机顶盒接收用户依据该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机顶盒的引导程序获取该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地址;机顶盒的引导程序依据该加载方式地址获取操作系统数据;机顶盒对操作系统数据进行校验和解签名后,加载到机顶盒的内存,并跳转运行操作系统程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顶盒的操作系统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机顶盒启动后,机顶盒的引导程序初始化芯片模块和显示模块; 机顶盒的显示模块显示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包括:用户可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 机顶盒接收用户依据该操作系统加载列表选择界面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 机顶盒的引导程序获取该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地址;机顶盒的引导程序依据该加载方式地址获取操作系统数据; 机顶盒对操作系统数据进行校验和解签名后,加载到机顶盒的内存,并跳转运行操作系统程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可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具体包括: U盘加载、蓝牙加载、WIFI加载、SD卡槽加载或网络加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地址具体包括: 如用户选择U盘加载,则所述U盘加载对应的加载地址为所述U盘的读取地址; 如用户选择蓝牙加载或WI FI加载,则所述蓝牙加载或WIFI加载对应的加载地址为蓝牙或WIFI的接入点地址; 如用户选择SD卡槽加载,则所述SD卡槽加载对应的加载地址为SD卡槽地址; 如用户选择网络加载,则所述网络加载对应的加载地址为:网络服务器地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用户选择的加载方式为网络加载时,所述机顶盒的引导程序获取该选择的操作系统加载方式地址;机顶盒的引导程序依据该加载方式地址获取操作系统数据具体包括: 机顶盒的引导程序获取所述网络加载对应的网络服务器地址A,并与所述网络服务器地址A对应的网络服务器通讯,建立连接获取操作系统数据;如果引导程序不能与所述网络服务器地址A对应的网络服务器通讯,机顶盒重新进入到网络加载对应的设置界面,提示用户设置参数,接收用户设置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网络服务器地址B,设置成功后再依据该设置的参数和所述网络服务器地址B对应的网络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