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解锁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776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解锁的方法,包括:获取解锁的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随机密码;根据预先设定的解锁信号与随机密码的对应关系,结合所述随机密码发出相应的解锁信号;获取用户根据所述解锁信号解析得到的解锁密码,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随机密码进行匹配,判断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随机密码是否一致,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解开密锁,若判断为否,则重新获取解锁的触发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提高移动终端解锁功能的用户体验效果,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更好地保护了移动终端用户的隐私安全和移动终端的安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解锁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机解锁功能是现有手机应用上的一项基本功能,它包括多种形式的解锁方式,不仅给用户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体验效果,还有效保护了手机用户的隐私和手机的安全。现有技术中手机屏幕锁定的方式主要有图案锁定(安卓手机的九宫图)、PIN码锁定、字符密码锁定、指纹识别和面部识别锁定等锁定方式。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解锁方法主要有:1、根据手机屏幕的图案画出解锁图案;2、直接输入PIN码或者字符密码;3、指纹识别或者面部识别等解锁方法。现有技术中,图案解锁、PIN码解锁和字符密码解锁都比较容易让别人看到用户输入的密码明文,记住并破解用户设置的密码,也容易被熟悉的人或者精通心理学的人利用用户的心理习惯破解用户设置的密码。此外,现有的Google申请的手机指纹识别和面部识别的手机锁定方式安全性比较高,但是需要过硬的硬件和软件才能支撑,支持成本高。现有技术中的手机解锁方法,或通过直接输入用户设定的密码进行解锁,或通过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进行解锁,解锁方式或比较单一,用户体验效果低,容易被破解,或者支持成本高,无法更好的保障用户的隐私安全和手机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解锁的方法和一种移动终端,可提高移动终端解锁功能的用户体验效果,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更好地保护了移动终端用户的隐私安全和移动终端的安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解锁的方法,包括:获取解锁的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随机密码;根据预先设定的解锁信号与随机密码的对应关系,结合所述随机密码发出相应的解锁信号;获取用户根据所述解锁信号解析得到的解锁密码,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随机密码进行匹配,判断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随机密码是否一致,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解开密锁,若判断为否,则重新获取解锁的触发信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触发模块,用于获取解锁的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随机密码;响应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解锁信号与随机密码的对应关系,结合所述随机密码发出相应的解锁信号;解锁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根据所述解锁信号解析得到的解锁密码,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随机密码进行匹配,判断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随机密码是否一致,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解开密锁,若判断为否,则通知触发模块重新获取解锁的触发信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采用根据解锁的触发信号生成随机密码,并根据随机密码生成解锁信号,获取用户根据解锁信号解析得到的解锁密码,匹配验证获取到的解锁密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则解开密锁,若错误则重新解锁的方案。可提高移动终端解锁功能的用户体验效果,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更好地保护了移动终端用户的隐私安全和移动终端的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解锁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解锁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解锁的方法和一种移动终端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随身听、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PDA中等具有解锁功能的移动终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解锁信号,包括:振动、声音、图片、屏幕亮度等人体感知信号,所描述的解锁信号可以是单一的感知信号形式的解锁信号,也可以是多种感知信号、多种组合形式的解锁信号。下面以手机这种移动终端为例,以振动这种感知信号为解锁信号为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参见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解锁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解锁的方法,包括步骤:S101,获取解锁的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随机密码。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解锁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手机屏幕的解锁,也可以应用于手机加密文件的解锁等手机应用的解锁功能。下面以手机屏幕的解锁为例进行具体说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解锁方法。本实施例所述描述的解锁的触发信号可以是触屏手机的手机屏幕处于锁定状态时,手机用户触动手机屏幕发送的触发信号,也可以是非触屏手机的手机屏幕处于锁定状态时,手机用户点击手机开锁按键发送的触发信号,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发送的触发手机屏幕开锁的触发信号。上述触发信号的发送方式仅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上述触发信号的发送方式。手机获取到解锁的触发信号之后,则会随机生成一组密码,手机获取一个触发信号则会生成一组随机密码,生成的随机密码则为手机的即时解锁密码,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必须与随机密码一致才能解开密锁。手机每次获取触发信号之后生成的随机密码都是不一致的,即手机的解锁密码都是随机产生的,不断变换的,这种以随机密码为手机的解锁密码的解锁方法能有效的防止手机密码被识破、被破解,更好地保护了手机用户的隐私安全。例如,当手机用户的触屏手机的屏幕处于锁定状态时,用户想要打电话,则必须解开手机屏幕的密锁,进入手机界面才能打电话。此时,手机用户触动手机的屏幕,手机则会获取到解锁的触发信号,手机获取到解锁的触发信号之后则会生成一组随机密码,例如,“210”,这个随机密码“210”即为手机此时的解锁密码,用户想要打开手机屏幕的密锁,则必须输入“210”才能开锁。如果手机用户这个时候不想打电话了,没有输入密码开启手机屏幕,下次想开启手机屏幕,则需要重新触动手机屏幕,手机获取触发信号后会生成一组新的随机密码,如“220”,则此时“220”则为手机的解锁密码,手机用户必须输入“220”方能打开手机屏幕的密锁。S102,根据预先设定的解锁信号与随机密码的对应关系,结合所述随机密码发出相应的解锁信号。具体实现中,手机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预先设定解锁信号与随机密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并存储至手机中,手机生成随机密码之后则会根据用户预先设定的解锁信号和随机密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做出响应,发出对应的解锁信号。具体实现中,随机密码可以由数字、字母、符号等字符形式组成。随机密码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组合形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数字,一个或者 多个字母,也可以是数字和字母的组合,数字和符号的组合,字母和符号的组合等形式。手机用户可预先设置这些数字、字母或者符号对应的振动方式,包括:振动频率、振动强度、振动时长或者振动的组合形式等振动方式,由这些字符组成的随机密码则会对应相应的振动方式。若手机获取到随机密码数据,则可根据手机用户预先设定的随机密码和手机振动方式的对应关系产生相应的振动信号,手机用户根据手机的振动信号则可判断、解析出对应的密码,得知此时手机的解锁密码。例如,手机用户可预先设置手机的随机密码的组成字符和手机的振动方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终端解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解锁的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随机密码;根据预先设定的解锁信号与随机密码的对应关系,结合所述随机密码发出相应的解锁信号;获取用户根据所述解锁信号解析得到的解锁密码,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随机密码进行匹配,判断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随机密码是否一致,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解开密锁,若判断为否,则重新获取解锁的触发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解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解锁的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随机密码; 根据预先设定的解锁信号与随机密码的对应关系,结合所述随机密码发出相应的解锁信号; 获取用户根据所述解锁信号解析得到的解锁密码,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随机密码进行匹配,判断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随机密码是否一致,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解开密锁,若判断为否,则重新获取解锁的触发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获取解锁的触发信号的次数超过最高错误解锁次数,则开启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移动终端的定位数据,并将所述定位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邮箱,在设定时间内不再获取解锁的触发信号; 其中,所述最高错误解锁次数为所述移动终端用户预先设定的可输入错误密码的总次数,所述设定时间为所述移动终端用户预先设定的解锁失败后所述移动终端自行锁定的时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解锁信号与随机密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用户预先设定并存储于移动终端中的解锁信号与随机密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随机密码由数字、字母、符号中至少一种字符组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信号,包括:振动、声音、图片、屏幕亮度中至少一种人体感知信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信号中的振动信号,包括:振动频率、振动强度、振动时长、振动的组合形式中至少一种振动信息。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随身听、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PDA中至少一种。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