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性电子数据保全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57610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防性电子数据保全的方法,以及实现预防性电子数据保全的系统。方法步骤如下:1)加密上传步骤:客户端数据加密为第一密文后上传到服务端,服务端将第一密文保存至用户库;服务端对用户库里的第一密文进行加密为第二密文后,保存至服务端的公证库;服务端对用户库里的第一密文生成第一校验码,保存至服务端的校验库;2)下载解密步骤:客户端下载公证库里的第二密文,解密后得到第三密文,并对第三密文生成第二校验码,如果第二校验码与校验库中的第一校验码匹配成功,表示第三密文与第一密文相同,则对第三密文进行解密,获得数据明文。可防止篡改、存储安全、不易泄露、客户端身份明确,在司法存证公证中可节约时间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数据保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防性电子数据保全的方法,以及实现预防性电子数据保全的系统。
技术介绍
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网络购物、网络聊天、电子邮件等各种网络行为,形成海量的电子数据,这些电子数据一旦涉及到法律纠纷,其证据效力(或称证据价值、证据力),即如何体现作为证据的电子数据的客观性,成为法律工作者与信息技术工程师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按照传统的做法,比如以勘验报告的形式提供电子证据,已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频繁、常态化的网络行为。原因一、成本高,需要请专门的公证机构进行现场勘验,然后出具报告;二、人们日常网络行为形成的电子数据中,大部分并不会成为证据,真正可能成为证据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是人们并不知道哪一部分在将来会成为证据,网络行为随时随地在发生,特别是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设备出现后,人们可能并不清楚自己很随意的一些聊天、网购可能在将来成为呈堂证供,这就需要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就做好预防性电子证据的保全工作,而这种随时随地都需要做的电子数据保全工作就无法按传统的方式去做。目前已经出现的电子数据存证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随时随地保存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防性电子数据保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加密上传步骤:客户端数据加密为第一密文后上传到服务端,服务端将第一密文保存至用户库;服务端对用户库里的第一密文进行加密为第二密文后,保存至服务端的公证库;服务端对用户库里的第一密文生成第一校验码,保存至服务端的校验库;2)下载解密步骤:客户端下载公证库里的第二密文,解密后得到第三密文,并对第三密文生成第二校验码,如果第二校验码与校验库中的第一校验码匹配成功,表示第三密文与第一密文相同,则对第三密文进行解密,获得数据明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性电子数据保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加密上传步骤:客户端数据加密为第一密文后上传到服务端,服务端将第一密文保存至用户库;服务端对用户库里的第一密文进行加密为第二密文后,保存至服务端的公证库;服务端对用户库里的第一密文生成第一校验码,保存至服务端的校验库; 2)下载解密步骤:客户端下载公证库里的第二密文,解密后得到第三密文,并对第三密文生成第二校验码,如果第二校验码与校验库中的第一校验码匹配成功,表示第三密文与第一密文相同,则对第三密文进行解密,获得数据明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性电子数据保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客户端数据加密步骤具体为:先用第一密钥对数据进行对称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然后用第一公钥对第一密钥进行不对称加密第一加密密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性电子数据保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端对用户库里的第一加密数据再加密的步骤为:先用第二密钥对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对称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然后用第二公钥对第二密钥进行不对称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密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防性电子数据保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解密时,先用第二私钥对第二加密密钥进行解密得到第二密钥,再用第二密钥对加第二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第三加密数据;然后用第一私钥对第一加密密钥进行解密得到第一密钥,再用第一密钥对第三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数据明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防性电子数据保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钥为客户端随机生成的;所述的第二密钥为服务端随机生成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性电子数据保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进一步还包括:用第三私钥对校验码进行加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小征陈奋毛宪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