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嘉颖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718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永磁电机,该新型永磁电机包括:定子铁芯、永磁体、线圈、端盖以及转子铁芯;所述的定子铁芯为凸极结构,沿圆周以预定间隔分布有若干个定子凸极,所述的线圈嵌入于定子铁芯的槽中,所述的端盖与定子铁心固定,所述的永磁体固定于端盖和定子铁芯之间;所述的转子铁芯为凸极结构,沿圆周以预定的间隔分布有若干个转子凸极,转子铁芯上无激励源;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凸极和转子凸极数量上相同,所述的转子凸极相互错开一个角度,以及所述的定子凸极相互错开一个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永磁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定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动机和发电机,属于电气驱动和电力产生设备以及电机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电机驱动设备消耗着工业能源的绝大部分,为提倡节能,国际上不断有新的电机标准出现,对效率和功率密度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异步电机在工业即日常生活电器领域仍旧占据一定的地位,消耗着大部分能源,要改进其效率,需要复杂的工艺,转子永磁型永磁电机由于永磁体在转子上,安装复杂,且不易调磁,以上两种交流电机都受限于调速范围的限制,且制造工艺复杂,维护困难,因此亟待开发新型电机去改善以上出现的问题。在单相电机领域,已经出现了单相异步电机,以及单相永磁电机,单相异步电机效率低且启动慢,除此,结构亦较为复杂,目前的单相永磁电机由于永磁在转子上,安装复杂,且不易调磁,由于电励磁磁路和永磁磁路串联,致使永磁体易于退磁,因而降低寿命,亦有与永磁体在转子上,转子重量大,以增加了额外的惯性力矩克服需要。近几年,亦出现了磁通切换型单相电机,永磁体内置于定子中,转子上午激励源,为双凸极结构,结构简单,扭力大,然而,电励磁磁路中包含了永磁体,使得交变的电励磁在永磁体中产生了较大的涡流损耗,此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永磁电机(0),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芯(1)、永磁体环(4?1、4?2)、线圈(3)、线圈支架(2)、端盖(5?1、5?2)以及转子铁芯(6)和轴(8),所述的定子铁芯为凸极结构,截面形状为U型,U型的两个侧面(1?1、1?2)上有若干沿圆周以预定间隔分布的定子凸极(1?0),U型两个侧面上的定子凸极数量相同;所述的线圈内嵌于U型槽中,所述的端盖与定子铁芯固定,所述的永磁体环(4?1、4?2)为环型结构,内置固定于端盖和定子铁芯之间,永磁体充磁方向为轴向,定子铁芯两侧的相邻永磁体充磁方向相反;所述的线圈支架与U型槽中的线圈固定;所述的转子铁芯为凸极结构,轭部截面形状为U型,U型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永磁电机(0),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芯(I)、永磁体环(4-1、4-2)、线圈(3)、线圈支架(2)、端盖(5-1、5-2)以及转子铁芯(6)和轴(8),所述的定子铁芯为凸极结构,截面形状为U型,U型的两个侧面(1-1、1-2)上有若干沿圆周以预定间隔分布的定子凸极(1-0),U型两个侧面上的定子凸极数量相同;所述的线圈内嵌于U型槽中,所述的端盖与定子铁芯固定,所述的永磁体环(4-1、4-2)为环型结构,内置固定于端盖和定子铁芯之间,永磁体充磁方向为轴向,定子铁芯两侧的相邻永磁体充磁方向相反;所述的线圈支架与U型槽中的线圈固定;所述的转子铁芯为凸极结构,轭部截面形状为U型,U型的两个侧面(6-1、6-2)上有若干沿圆周以预定间隔分布的转子凸极(6-0),两侧的转子凸极极数相同,所述的轴安装于转子铁芯与端盖的通孔中;所述的定子凸极极数与转子凸极极数相同;所述的永磁体环可为分段永磁体组成;所述的线圈支架由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的端盖由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的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冲片叠压固定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槽两侧的转子凸极周向地错开一个预定的角度A,致使沿轴向看,转子凸极没有重叠,所述的定子槽两侧的定子凸极沿周向处于同一位置,致使沿轴向看,定子凸极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槽两侧的定子凸极周向地错开一个预定的角度,致 使沿轴向看,定子凸极没有重叠,所述的转子槽两侧的转子凸极沿周向处于同一位置,致使沿轴向看,转子凸极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凸极极面的两端中,与旋转方向相同的一端有一突出部件(6-3),所述的突出部件靠近气隙的极面与转子凸极极面平滑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嘉颖周建忠谢程辉周智庆
申请(专利权)人:何嘉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