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极板涂膏设备,该涂膏设备包括出膏的膏斗和与膏斗固定的挡膏板。该挡膏板包括固定部和涂板部。该固定部用于将挡膏板固定到涂膏设备的膏斗上。该涂板部上开有贯通的出膏口,该出膏口用于将膏体涂到极板上。在出膏口的两侧设有用于分别挡住极板两侧边框和极耳的挡台,该挡台凸起设置在涂板部上。在涂板过程中,该挡台可挡住铅膏,不仅可避免铅膏被挤压到极板边框以及极耳上造成余膏过多,而且还能够使得板栅上过涂厚度较大,涂板厚度均匀,提高极板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铅酸蓄电池极板涂板工艺领域,尤其是涉及极板涂膏设备上的挡膏板。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具有价格低廉、质量可靠、容量范围大、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使用于各类领域。在铅酸蓄电池的部件中,极板是直接影响到电池性能的重要部件,因此极板生产制造是铅酸蓄电池各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铅酸蓄电池的极板多采用重力浇注板栅涂板而成,该重力浇注板栅边框厚,中间薄,涂板时边框可以挡住铅膏往外挤,并且此种极板涂板过涂厚度小,因此挡膏板结构较为简单,只在挡膏板上开设一个出膏口即可。但是,目前拉网式极板由于其生产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已逐步替代重力浇注极板。不过,在很多电池生产厂家中,虽然采用拉网式极板替代重力浇注极板,但在极板涂板工艺中依然沿用的是重力浇注极板所采用的挡膏板,由于拉网铅带板栅与重力浇注板栅不同,其板栅边框与板栅中间厚度相同,导致使用传统的挡膏板存在以下问题:1、涂板厚度不均匀,对电池的一致性产生影响;2、涂板时铅膏从铅带两边挤出,极板边框以及极耳上余膏多,容易引起电池短路,增加电池报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拉网式极板涂板工艺的极板涂膏设备及其挡膏板。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所述挡膏板包括:固定部,用于将挡膏板固定到涂膏设备的膏斗上;涂板部,所述涂板部上开有贯通的出膏口,所述出膏口用于将膏体涂到极板上,在所述出膏口的两侧设有用于分别挡住板栅两侧边框和极耳的挡台,所述挡台凸起设置在涂板部用于靠近铅带的一面上。在所述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膏口的开口自涂板部上用于靠近膏斗的一面向设置有挡台的一面逐渐增大。在所述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膏口的宽度小于极板上需要涂膏的区域的宽度。在所述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挡台为长条形挡台,所述长条形挡台两端分别超出所述出膏口上的对应口壁。在所述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挡膏板还包括用于导向极板进入涂板部的进料部,所述进料部连接在涂板部用于进料的一侧,所述进料部具有张口式入口。在所述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挡膏板还包括出料部,所述出料部连接在涂板部用于出料的一侧,所述出料部具有张口式出口。在所述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料部和出料部上分别设有用于将挡膏板固定到膏斗上的安装部。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极板涂膏设备,包括用于出膏的膏斗,还包括如所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所述挡膏板固定膏斗上。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挡膏板可通过固定部固定于膏斗上,涂板时铅膏自出膏口涂到极板上,由于在出膏口的两侧设有挡台,该挡台可挡住铅膏,不仅可避免铅膏被挤压到板栅的边框以及极耳上造成余膏过多,而且还能够使得板栅上过涂厚度较大,涂板厚度均匀,提高极板的一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挡膏板实施例用于涂板操作时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述挡膏板实施例用于涂板操作时的侧向剖视示意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铅酸蓄电池拉网式极板涂板工艺的涂膏设备包括出膏的膏斗和与膏斗固定的挡膏板。该挡膏板包括固定部和涂板部。该固定部用于将挡膏板固定到涂膏设备的膏斗上。该涂板部上开有贯通的出膏口,该出膏口用于将膏体涂到极板上。在出膏口的两侧设有用于分别挡住极板两侧边框和极耳的挡台,该挡台凸起设置在涂板部上。在涂板过程中,该挡台可挡住铅膏,不仅可避免铅膏被挤压到极板边框以及极耳上造成余膏过多,而且还能够使得板栅上过涂厚度较大,涂板厚度均匀,提高极板的一致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专利技术构思做进一步地说明。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挡膏板具有固定部1、涂板部2、进料部3和出料部4。该涂板部2上开有出膏口 21,用于挤出铅膏。该出膏口 21的开口尺寸自涂板部2上用于靠近膏斗的一面向设置有挡台的一面逐渐增大。例如图3所示,出膏口 21的至少一侧口壁211为斜向设置,使得出膏口 21形成自图中上方向下方延伸的张口状结构,而且可设置该出膏口 21的宽度略小于极板上需要涂膏的区域的宽度,以便于使涂板时铅膏可均匀地分布到板栅上,提高极板的厚度一致性。该挡台22可以为长条形挡台22,挡台22的两端分别超出上述出膏口 21的对应口壁。如图1和3所示,出膏口 21位于两个挡台22的中部,包括正中部位置、前中部位置(SP中部靠近前部的位置)和后中部位置(即中部靠近后部的位置),其中保证挡台22的两端超出上述出膏口 21的对应口壁,以避免涂板时铅膏从挡台22两端挤出。其中,挡台22的厚度可根据极板需要的过涂厚度而定,可使挡台厚度是过涂厚度减去0.20mm左右,比如过涂厚度是0.8mm,挡台的厚度为0.60mm。该固定部1、涂板部2、进料部3和出料部4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一体焊接固定结构。其中进料部3用于导向板栅进入涂板部2,该进料部3连接于涂板部2进料方向的一侧,该进料部3在极板前进方向上具有张口式入口。具体地,请参考图1中A部分以及图3,其中图3中箭头方向为极板涂板时前进方向,该张口式入口是通过进料部3的一个斜面31围合形成。该张口式入口可便于极板的输入,如极板输入方向不对,该张口式入口可引导极板进入到正确位置。请继续参考图3,该出料部4设置在涂板部2出料方向的一侧,出料部4上在极板前进方向上具有张口式出口,具体地该张口式出口也是通过出料部4的一个斜面41围合形成。将进料部3和出料部4设置成张口式结构还可以节约材料,减少成本。在出料部4和进料部3上分别还设置了安装部,挡膏板通过该安装部与固定部I的双重作用固定在膏斗6上。该安装部可以为螺纹孔、弧形槽等。该固定部I设置在涂板部2的两端,加上进料部3和出料部4上的安装部,整个挡膏板的四周都有固定位置,使得挡膏板可稳固地安装于膏斗6上,不会因为移位而影响出膏效果。本实施例用于涂板操作时,将挡膏板未设置挡台22的一侧安装在涂膏设备的膏斗6上,挡膏板四周通过锁紧件锁紧。在涂板时铅带5从挡膏板设置挡台22 —侧经过。请参考图2、3,铅带5包括板栅51,板栅51两侧为边框52,该挡台22对应于板栅51的两侧设置,位于板栅51与边框52之间,阻止铅膏像边框52流动,避免涂板时铅膏被挤出到两侧边框52上造成余膏。由于挡台22的存在,铅膏可在板栅51上堆积,不仅使得板栅51上过涂厚度可以较大,而且可保证挡膏板与板栅51各部分之间距离一致,使得板栅51涂板后各部分厚度均匀,提高极板各部分的一致性。本挡膏板增加挡台后,相当于出膏平面与涂板带距离减少,因此能够快速调整厚度。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膏板包括:固定部,用于将挡膏板固定到涂膏设备的膏斗上;涂板部,所述涂板部上开有贯通的出膏口,所述出膏口用于将膏体涂到极板上,在所述出膏口的两侧设有用于分别挡住板栅两侧边框和极耳的挡台,所述挡台凸起设置在涂板部用于靠近铅带的一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膏板包括: 固定部,用于将挡膏板固定到涂膏设备的膏斗上; 涂板部,所述涂板部上开有贯通的出膏口,所述出膏口用于将膏体涂到极板上,在所述出膏口的两侧设有用于分别挡住板栅两侧边框和极耳的挡台,所述挡台凸起设置在涂板部用于靠近铅带的一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膏口的开口自涂板部上用于靠近膏斗的一面向设置有挡台的一面逐渐增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膏口的宽度小于与极板上需要涂膏的区域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台为长条形挡台,所述长条形挡台两端分别超出所述出膏口上的对应口壁。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极板涂板工艺的挡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膏板还包括用于导向极板进入涂板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正林,张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