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屏幕亮度的电子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645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电子设备及方法,涉及电子设备应用领域。能够解决PCB板设计复杂并且光线感应器占用PCB板空间以及容易产生调节误差的问题。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表面胶结有盖板,所述盖板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屏,所述盖板上固定有光敏层;所述光敏层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并与电源构成回路;所述回路中连接有电路感应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子设备亮度调节的过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应用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智能化的要求随之增加。日常使用中,常出现当手机在户外使用时,需要加强手机的屏幕亮度。当进入室内等光线较弱的场所,需要调低屏幕的亮度。现有技术中采用光线感应器获取移动设备的光照环境的光照强度,以实现根据光强调整屏幕亮度。光线感应器通常为可见光传感器,通过在屏幕盖板上开一个小孔,将可见光传感器置于小孔下方,光线感应器通过小孔获取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当光强达到某阈值时,光线感应器产生触发信号,电子设备根据触发信号调节屏幕亮度。在实现上述通过可见光传感器调整屏幕亮度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为了实现通过光线感应器控制屏幕亮度,需要将光线感应器安放于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板)上,设计复杂并且占用PCB板空间。同时,由于光线感应器安放于PCB板的某一个位置上,其获取的光照强度不能全面反映整个屏幕周围的光照强度,由此容易产生调节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通过光线感应器控制屏幕亮度时,PCB板设计复杂并且光线感应器占用PCB板空间以及容易产生调节误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表面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屏,所述盖板上固定有光敏层;所述光敏层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并与电源构成回路;所述回路中连接有电路感应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盖板或显示屏上覆盖的光敏层接收光强,所述光敏层透明且具有感光特性;根据所述光敏层接收的光强产生屏幕亮度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屏幕亮度控制信号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光敏层接收光强,由于光敏层在盖板下表面,因此无需在PCB板上单独为光敏层开辟空间,降低PCB板的设计难度。同时,光敏层的大小与屏幕盖板相同,与现有技术中光强获取范围小相比,增大光强的获取面积,进而准确反应整个屏幕周围的光照强度,保证屏幕亮度调节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光敏层与电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盖板、光学胶以及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盖板、光学胶、显示屏以及显示屏的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路感应器为电流感应器的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路感应器为电压感应器的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个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个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表面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屏,所述盖板上固定有光敏层;所述光敏层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并与电源构成回路;所述回路中连接有电路感应器。目前使用的手机、PAD等电子设备上均具有显示屏,显示屏多为液晶显示屏幕,为了使显示屏不被刮损,在显示屏上表面设置盖板。盖板通常为防刮玻璃。光敏层与电源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光敏层11作为一个负载,与电源12相连,形成回路。若光敏层11为矩形,则光敏层11平行的两边分别连接电源12的正极和负极。电路感应器可对负载以及回路中的电流信号、电压信号、电阻信号等不同的电路信号进行监控,进而处理器可根据电路感应器的检测结果对屏幕亮度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所述光敏层11通过镀膜工艺固定于盖板上。为了使光敏层11的厚度足够小,且能够均匀分布与盖板上,通过镀膜工艺将所述光敏层11固定于盖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光敏层11的材质为透明感光材料,其阻值随光照增强而降低。光敏层11的材料可为光敏电阻材料,即感光材料,通过镀膜工艺使得光敏层11的厚度低,肉眼看其为透明。光敏电阻材料的电阻和光线的强烈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光照产生的载流子都参与了导电,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载流子会做定向漂移运动。电子奔向正极,空穴奔向负极,从而使光敏材料的阻值迅速下降。所述光敏层11的材质为以下任意一种硫化锑、硒砷锑、氧化铅、硅、锗、镉、铋。在工业生产中,可将上述材料作为光敏层11镀膜的原材料,上述材料本身为非透明的材料,通过镀膜后,由于形成的光敏层很薄,在用户看来所述光敏层为透明的。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屏23上表面设有盖板21,包括所述显示屏上表面通过光学胶22与盖板21胶结;所述盖板21上固定有光敏层11,包括所述盖板21上表面固定有光敏层11 ;或者,所述盖板21下表面与光学胶22上表面之间固定有光敏层11 ;或者,所述光学胶22下表面与显示屏23上表面之间固定有光敏层11 ;或者,所述显示屏23下表面固定有光敏层11。所述盖板21、所述显示屏23和光学胶22的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在图2的基础上,可在上述四种位置镀膜光敏层11,以达到即能保护光敏层11不受刮损,又能保证光强获取面积的效果。当所述盖板21上表面固定有光敏层11时,可在所述光敏层11上再添加一层防刮层,以便保证所述光敏层不被刮损。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盖板21下表面还可覆盖有所述显示屏23的边框31,所述盖板21对应于所述边框31位置固定有光敏层11,所述光敏层材质为非透明感光材料,其阻值随光照增强而降低。除了通过镀膜工艺将光敏层11的材质镀膜成透明的光敏层外,还可将非透明的所述光敏材料直接覆盖在显示屏的边框上,由于所述边框本身没有显示的功能需求且非透明,通过与电源12形成回路后,仍然具备感知光强的功能且不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所述盖板21对应于所述边框31位置固定有光敏层11包括盖板21上表面或下表面对应于所述边框31位置固定有光敏层11,或者所述显示屏23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对应于所述边框31位置固定有光敏层11。此外,当所述盖板21下表面还可覆盖有所述显示屏23的边框31,所述盖板21对应于所述边框31以及显示屏23的位置固定有光敏层11,此时需通过镀膜工艺将光敏层材料固定于盖板上。可选的,所述回路中连接有电路感应器,包括如图4所不,所述回路中串联有电流感应器41 ;或者,如图5所示,所述光敏层11并联有电压感应器51。为了保证电路的稳定,还可在回路中与光敏层11串联保险电阻52。当光照增强时,光敏层11阻值降低,此时回路中电流增大。电流感应器41通过检测回路中电流值可确定屏幕的亮度调节值。同理,当光照增强时,光敏层11阻值降低。若此时回路中串联有保险电阻时,光敏电阻两端电压降低。电压感应器51通过检测光敏层11两端的电压值可确定屏幕的亮度调节值。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根据所述亮度调节值控制屏幕的亮度。现有技术中当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调节屏幕亮度,在调整的过层中屏幕亮度为阶梯性改变。由于电流变化或者电压变化为线性变化的,非梯度变化的,因此可实现实时地连续地调节屏幕亮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光敏层11接收光强,由于光敏层11在盖板21下表面,因此无需在PCB板上单独为光敏层11开辟空间,降低PCB板的设计难度。同时,光敏层11的大小与屏幕盖板21相同,与现有技术中光强获取范围小相比,增大光强的获取面积,进而准确反应整个屏幕周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表面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固定有光敏层;所述光敏层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并与电源构成回路;所述回路中连接有电路感应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表面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固定有光敏层;所述光敏层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并与电源构成回路;所述回路中连接有电路感应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层通过镀膜工艺固定于盖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层材质为透明感光材料,其阻值随光照增强而降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下表面还覆盖有所述显示屏的边框,所述盖板对应于所述边框位置固定有光敏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上表面设有盖板,包括:所述显示屏上表面通过光学胶与所述盖板胶结; 所述盖板上固定有光敏层,包括: 所述盖板上表面固定有所述光敏层; 或者,所述盖板下表面与所述光学胶上表面之间固定有所述光敏层; 或者,所述光学胶下表面与所述显示屏上表面之间固定有所述光敏层; 或者,所述显示屏下表面固定有所述光敏层。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炜炜牛彦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