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3831 阅读:3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23
一种车门锁装置,所述车门锁装置包括:底座构件,其具有锁扣啮合槽,车体的锁扣进入所述锁扣啮合槽中;锁,所述锁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底座构件,且与所述锁扣在所述锁扣啮合槽中啮合;棘爪,所述棘爪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底座构件,以与所述锁啮合,从而阻止所述锁转动;锁检测开关,其检测所述锁的转动位置;以及端子板,锁传导板通过立式成型形成在所述端子板中。所述端子板具有无需连接装置的用于锁检测开关的保持部。所述锁传导板具有暴露在所述保持部中且电连接至所述锁检测开关的连接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门锁装置,该车门锁装置包括用于检测锁紧位置的检测开关。
技术介绍
车门锁装置包括底座构件,该底座构件固定在门上;锁,当门关闭时,该锁与车体的锁扣(striker)啮合;锁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锁的转动位置;以及棘爪(ratchet)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棘爪的转动位置。如JP2004-116042A中所述,锁检测开关检测该锁的半锁紧位置以驱动马达,从而将锁从半锁紧位置转向全锁紧位置,并迫使门从微开状态转为全闭状态。然而,在上述的车门锁装置中,需要通过例如螺栓这样的连接装置将检测开关固定至预定位置。也需要提供用于将检测信号从该检测开关提供至外部的配线(wireharness),连接检测开关的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不利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锁装置,该车门锁装置不用配线就能够使检测开关被更有效地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门锁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是根据本专利技术门锁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是根据本专利技术门锁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门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移除了背板的啮合单元的俯视图。图6是移除了主体和背板的全锁紧状态下啮合单元的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锁装置,其包括:底座构件,其具有锁扣啮合槽,车体的锁扣进入所述锁扣啮合槽中;锁,其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底座构件,且与所述锁扣在所述锁扣啮合槽中啮合;棘爪,其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底座构件,且与所述锁啮合,以阻止所述锁转动;第一锁检测开关,其检测所述锁的第一转动位置;以及合成树脂端子板,其固定至所述底座构件,锁传导板通过立式成型形成在所述端子板中,所述端子板具有第一锁检测开关保持部,所述第一锁检测开关保持部无需连接装置就能保持所述第一锁检测开关,所述锁传导板具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暴露至所述锁检测开关保持部且直接电连接至所述第一锁检测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31 JP 2011-1889431.一种车门锁装置,其包括: 底座构件,其具有锁扣啮合槽,车体的锁扣进入所述锁扣啮合槽中; 锁,其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底座构件,且与所述锁扣在所述锁扣啮合槽中啮合; 棘爪,其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底座构件,且与所述锁啮合,以阻止所述锁转动; 第一锁检测开关,其检测所述锁的第一转动位置;以及 合成树脂端子板,其固定至所述底座构件,锁传导板通过立式成型形成在所述端子板中,所述端子板具有第一锁检测开关保持部,所述第一锁检测开关保持部无需连接装置就能保持所述第一锁检测开关,所述锁 传导板具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暴露至所述锁检测开关保持部且直接电连接至所述第一锁检测开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进一步包括第二锁检测开关,所述第二锁检测开关检测不同于所述锁的所述第一转动位置的所述锁的第二转动位置,所述端子板具有第二锁检测开关保持部,所述第二锁检测开关保持部无需连接装置就能保持所述第二锁检测开关,其中,所述第一锁检测开关保持部和所述第二锁检测开关保持部形成在所述端子板的不同表面上,使得所述第一锁检测开关和第二锁检测开关堆叠,且相对于所述锁轴向地保持在所述端子板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是半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田佳明片川峰孝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