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塞岩棉提高木楼盖耐火极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3730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公开了填塞岩棉提高木楼盖耐火极限的方法,其步骤包括:(1)启开既有木楼盖的上层木地板;(2)在木楼盖格栅间隙处塞满耐火等级达到A1级的矿棉;(3)用钉子固定好上层木地板。通过本方法可大幅提高既有木楼盖的耐火极限,木楼盖耐火极限可提高2小时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优秀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火灾频发,每年均有多处文物建筑烧毁,对中华文明传承有明显不利影响。其中木楼盖耐火极限短是导致优秀历史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严重火损甚至烧毁的重要原因之一,亟需进行提高。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中,木楼盖是上下楼层之间的重要构件,其构造为支承于墙体或大梁的木格栅承重,并在木格栅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上层木地板和底层木地板(即下一层的天花板)。为更好的保护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现阶段需专利技术一种新方法,能大幅提高既有木楼盖的耐火极限,而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大幅提高既有木楼盖耐火极限的方法。岩棉是以天然岩石如玄武岩、辉长岩、白云石、铁矿石、铝矾土等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化、纤维化而制成的无机质纤维,是一种无机质硅酸盐纤维,具有多孔性结构,广泛用于冶金、机械、建材、石油、化工工业。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木楼盖由木格栅和上下层木地板组成;木楼盖的平面长3m 7m,宽2m 5m。,步骤包括(I)启开既有木楼盖上层木地板;(2)在既有木格栅空隙处填塞岩棉;填塞的岩棉耐火等级必须达到Al级要求,用岩棉填满既有木楼盖格栅间的所有间隙,即填满上层木地板及下层木地板之间的间隙;(3)重新固定既有木楼盖上层木地板,将每块上层木地板在格栅处用钉子固定,钉子规格为O. 5mnT0. 8mm,优选镀锌铁钉,用铁锤或榔头敲入。通过本方法可大幅提高既有木楼盖的耐火极限。经过上述处理后,木楼盖耐火极限可提高2小时以上,为优秀文物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火灾的消防扑救提供了宝贵时间,可有效保留我国的优秀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且本方法可靠有效、方便采用。附图说明图1为填塞岩棉提高木楼盖耐火极限的示意图1-上层木地板,2-木格栅,3-下层木地板,4-岩棉,5-钉子。具体实施例方式木楼盖结构包括主要由木格栅2承重,并在木格栅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上层木地板I和下层木地板3。上、下层木地板厚度均为12mm 20mm,木格栅截面宽度为40mm 60mm、截面高度为180mm 250mm、格棚间距为350mm 600mm,木楼盖平面长3m 7m,木楼盖平面宽2m 5m。如图1所示。先启开木楼盖上层木地板I,在木格栅2空隙处塞满耐火等级达到Al级的岩棉4,填塞的岩棉要求填满既有木楼盖格栅间的所有间隙,即填满上层木地板及下层木地板之间的间隙。重新固定上层木地板,将每块上层木地板在木格栅处用直径O. 5 O. 8mm的钉子5(优选镀锌铁钉)固定,用铁锤或榔头将钉子敲入。对经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的既有木楼盖进行耐火极限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既有木楼盖耐火极限提高超过2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填塞岩棉提高木楼盖耐火极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启开既有木楼盖的上层木地板(1);(2)在既有木格栅(2)空隙处填塞岩棉(4);(3)重新固定既有木楼盖上层木地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填塞岩棉提高木楼盖耐火极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启开既有木楼盖的上层木地板(I); (2)在既有木格栅(2)空隙处填塞岩棉(4); (3 )重新固定既有木楼盖上层木地板(I)。2.权利要求1所述填塞岩棉提高木楼盖耐火极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填塞的岩棉(4)耐火等级为Al级。3.权利要求1所述填塞岩棉提高木楼盖耐火极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填塞的岩棉(4)填满既有木楼盖格栅间的所有间隙。4.权利要求1所述填塞岩棉提高木楼盖耐火极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重新固定上层木地板(I)时,用钉子(5 )将每块上层木地板在木格栅(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清风李向民贡春成高润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