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换流变场地及搬运轨道裂缝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高寒、高海拔地区是指平均海拔超过4000 m,平均气温(TC以下的地区。由于平均海拔闻、地理环境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及气候多变等特殊条件的影响,使得闻寒、闻海拔地区道路的施工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高寒、高海拔地区换流变场地及搬运轨道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裂缝成为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中,换流变场地及搬运轨道采用的是面积大、长度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裂缝的成因主要是外荷载、温度、收缩性、塑性、沉陷和化学反应。比如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地基土一旦浸水将会造成不均匀的土壤沉降,特别是在冬季,气温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冻土化冻后将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其上铺设的混凝土层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 -45°角方向发展;并且,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却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除此之外,轨道广场混凝土面层表面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换流变场地及搬运轨道裂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方法:一、路面与道路基层之间设联结层:联结层厚度为130?150mm、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形成半刚性层;二、排水措施:搬运轨道设排水坡度与轨道坡度协调的排水沟,即,平行于轨道阀厅方向的搬运轨道不设排水沟,垂直于轨道阀厅方向的轨道坡度设排水坡度不大于0.3%的排水沟;三、在搬运轨道混凝土面层中设置间距为3?5m的收缩缝,并在混凝土基层中增加直径细、间距密的抗裂钢筋网,所述抗裂钢筋网的纵向钢筋设在面层顶面下1/3厚度以内,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四、搬运轨道混凝土面层中按1.2kg/m3掺入抗裂纤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换流变场地及搬运轨道裂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方法: 一、路面与道路基层之间设联结层:联结层厚度为130-150mm、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形成半刚性层; 二、排水措施:搬运轨道设排水坡度与轨道坡度协调的排水沟,即,平行于轨道阀厅方向的搬运轨道不设排水沟,垂直于轨道阀厅方向的轨道坡度设排水坡度不大于0.3%的排水沟; 三、在搬运轨道混凝土面层中设置间距为3-5m的收缩缝,并在混凝土基层中增加直径细、间距密的抗裂钢筋网,所述抗裂钢筋网的纵向钢筋设在面层顶面下1/3厚度以内,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 四、搬运轨道混凝土面层中按1.2kg/m3掺入抗裂纤维; 五、搬运轨道基础牵引孔钢埋板采用直径为1000-1200mm的圆形钢板,并开直径为350-400mm 的圆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高海拔地区换流变场地及搬运轨道裂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不均匀的地基,联结层采用厚度为300mm的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