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玻璃熔窑烟道不停产清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194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及平板玻璃熔窑烟道不停产清灰装置,包括烟道(1),其特征在于:在烟道(1)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积灰槽(2),积灰槽(2)与烟道(1)底部的开口(1a)配合连接,积灰槽(2)与烟道(1)相垂直连通。在积灰槽(2)上烟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闸板(3),闸板(3)与积灰槽(2)内的闸板槽(4)配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改善了烟道的使用效能,可以做到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实现对烟道的清灰。操作简单方便,在长期生产过程中节约了企业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及一种清灰装置,特别涉及平板玻璃熔窑烟道不停产清灰装置
技术介绍
在平板玻璃生产中,在熔窑燃烧后的烟气及灰尘经蓄热室、支烟道、烟道、窑压控制闸板、烟囱而排入大气。在一个熔窑周期(7 12年)内,平板玻璃为连续生产状态,有些灰尘会不断沉积在烟道内,占据烟道烟气流动空间,长时间后就会影响烟道的使用效能。经过广泛检索,尚未发现有相关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玻璃熔窑的烟道在不停产的情况下而无法清理灰尘的缺点,而提出的平板玻璃熔窑烟道不停产清灰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平板玻璃熔窑烟道不停产清灰装置,包括烟道,其特征在于: 在烟道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积灰槽,积灰槽与烟道底部的开口配合连接,积灰槽与烟道相连通。在每个积灰槽的上面分别连接两个顶盖,顶盖分别设置在烟道的两侧。在积灰槽上烟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闸板,闸板设置在烟道与顶盖之间,闸板与积灰槽移动配合,闸板与顶盖接触配合。闸板分别与烟道和顶盖形成密封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积灰槽的内部设有两个闸板槽,闸板与闸板槽配合连接。所述的积灰槽在开口处跨越烟道,且开口与积灰槽成拱形配合。拱形结构实现烟道跨越积灰槽,拱形结构用来作为烟道跨积灰槽时的支撑。所述的闸板与烟道和积灰槽均组成密封结构。平时生产时闸板抬起,可在积灰槽内积灰,当需要清灰时放下闸板,闸板可以保障烟道的密封性。所述的顶盖采用可拆卸的拱形结构。拱形结构与积灰槽组成的拱门截面始终用闸板封堵,来保持其密封性。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改善了烟道的使用效能,可以做到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实现对烟道的清灰。操作简单方便,在长期生产过程中节约了企业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的A— A剖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 图3是图2的B— B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板玻璃熔窑烟道不停产清灰装置,包括烟道I,其特征在于:在烟道I的下方垂直跨越积灰槽2,在烟道I的底部设有拱形的开口la,积灰槽2与开口 Ia成拱形配合,积灰槽2直接与烟道I相垂直连通。在积灰槽2的上部分别连接两个可拆卸的拱形顶盖5,顶盖5分别设置在烟道I的两侧。在积灰槽2上烟道I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闸板3,闸板3设置在烟道I与顶盖5之间。在积灰槽2的内部均设有两个闸板槽4,闸板3与闸板槽4移动配合,闸板3又与顶盖5接触配合。闸板3分别与烟道I和顶盖5形成密封结构。 工作原理 本装置由积灰槽、两个清灰闸板、两个闸板槽、两组可拆顶盖组成。积灰槽设置在烟道下方,与烟道垂直并贯通烟道,用于沉积灰尘;上部用可拆顶盖密封,以便清灰时掀起。在紧贴烟道处设置清灰闸板,闸板槽用于限制清灰闸板只能上下移动。不清灰时为提起状态,以使灰尘在积灰槽内沉积;在要清灰时,放下清灰闸板,以保障烟道的密封性,掀起可拆顶盖,待灰尘冷却后人工清除,清灰完成后,重新安装可拆顶盖,提起清灰闸板,使积灰槽恢复到积灰状态。在整个清灰过程中,不会对烟道的密封性造成任何影响,也就可以做到不停产情况下实现烟道清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平板玻璃熔窑烟道不停产清灰装置,包括烟道(1),其特征在于:在烟道(1)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积灰槽(2),积灰槽(2)与烟道(1)底部的开口(1a)配合连接,积灰槽(2)与烟道(1)相连通,在每个积灰槽(2)的上面烟道(1)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顶盖(5),在积灰槽(2)上烟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闸板(3),闸板(3)设置在烟道(1)与顶盖(5)之间,闸板(3)与积灰槽(2)移动配合,闸板(3)与顶盖(5)接触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平板玻璃熔窑烟道不停产清灰装置,包括烟道(I),其特征在于:在烟道(I)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积灰槽(2),积灰槽(2)与烟道(I)底部的开口(Ia)配合连接,积灰槽(2)与烟道(I)相连通,在每个积灰槽(2 )的上面烟道(I)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顶盖(5 ),在积灰槽(2 )上烟道(I)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闸板(3 ),闸板(3 )设置在烟道(I)与顶盖(5 )之间,闸板(3)与积灰槽(2)移动配合,闸板(3)与顶盖(5)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善兵程玉东强田云张治民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