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世永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蠕形螨的药剂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4980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天然植物和天然矿物组方构成的药物,属于一种兽用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蠕形螨的药剂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为:构叶草5~7%、生石膏5~8%、天门冬5~16%、白头翁5~10%、牡丹皮39~45%、贯众3~10%、苦参3~10%、地肤子3~5%、黄芪3~10%、自鲜皮3~15%、甘草1~3%、蛇床子3~5%其为重量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畜禽蠕形螨治愈率高,复发性小;不易残留,不损害畜禽皮肤;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无抗生素类药剂,使得在治愈蠕形螨的同时对药物不产生抗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原料药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适用于工厂化生产,制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天然植物和天然矿物组方构成的药物,属于兽用药物
,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畜禽大国。据估计,我国每年因各类疾病引起的畜禽死亡率高达15 20%,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在整个畜禽疾病中,传染病占80%,普通病占20%。且发病畜禽的种类也不断增多,病种类复杂,新病不断出现。猪蠕形螨虫病是以一种慢性消耗的形式,悄无声息地消耗猪的营养,从而影响猪的生长,降低猪对饲料的利用率,减少养猪经济效益的疾病。这种疾病往往被我们忽视,使得猪场利润降低。蠕形螨虫虫体细长呈蠕虫样,半透明乳白色,一般体长0.17 0.44mm,蠕形螨钻入畜禽毛囊皮脂腺内,以针状的口器吸取宿主细胞内含物,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排泄物的化学刺激使组织出现炎性反应,虫体在毛囊中不断繁殖,逐渐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的袋状扩大和延伸,甚至增生肥大,引起毛干脱落。此外由于腺口扩大,虫体进出活动,易使化脓性细菌侵入而继发毛脂腺炎、脓包等。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非常多,使用菌苗免疫效果不理想,所以药物治疗成为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目前,治疗蠕形螨虫的常用方法是在药剂中长期添加抗生素。然而,在药剂中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使得畜禽容易产生耐药性及药物残留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不含抗生素的药剂,治疗蠕形螨虫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抗生素药物产生耐药性,以及药物经使用后易在动物体内残留的问题,以达到预防、治疗蠕形螨虫目的的兽用药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蠕形螨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为:构叶草5 7%、生石膏5 8%、天门冬5 16%、白头翁5 10%、牡丹皮39 45%、贯众3 10%、苦参3 10%、地肤子3 5%、黄芪3 10%、自鲜皮3 15%、甘草I 3%、蛇床子3 5%其为重量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蠕形螨的药剂的制作方法是: 一、将所述原料按其一定比例组分进行隔绝空气的高温消毒,条件为100 130°C下,时间为20 40min,压力为0.12 0.18Mpa ;二、将所述灭菌后的中药原料组分加入相应量的蒸馏水,用文火熬制25 30min; 三、待熬制后的药液冷却后,去除原料药残渣,将药液置入玻璃瓶,制得药液。四、使用药量及 用法:涂抹药液每次3 5ml/cm2,每日涂抹2 4次;涂药后6 12h温水清洗皮肤5 lOmin,每一个月为一疗程。在中兽医理论中,蠕形螨虫病出现的临床症状属于阴阳失调,治宜中药以其多靶点,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和作用于多种有效途径,以破坏螨虫的各种生活环境进行杀驱。本专利技术药物是以用构叶草、生石膏、天门冬、白头翁、牡丹皮、贯众、苦参、地肤子、黄芪、自鲜皮、甘草、蛇床子;本方采用:天门冬,润燥滋阴,降火清肺;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自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牡丹皮,清热、凉血、利水、去湿;贯众,清热解毒,止血,杀虫;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黄芪,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蛇床子,燥湿杀虫;祛风止痒;构叶草,燥湿杀螨;生石膏,清热泻火、收敛生肌。组方充分参照中兽医表里兼顾,气血同治,又体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思想,用药精专,配伍谨严,用药之道在于纯的组方特性。本研究以中兽医辨证施治为载体 ,以君臣佐使配伍理论为支撑,以现代免疫药理为平台,采用强毒攻击考量其临床药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用药精专,配伍谨严,用药之道在于纯的组方特性对畜禽蠕形螨治愈率高,复发性小;不易残留,不损害畜禽皮肤;且本专利技术无抗生素类药剂,使得在治愈蠕形螨的同时对药物不产生抗性;本专利技术以中兽医辨证施治为载体,以君臣佐使配伍理论为支撑,以现代免疫药理为平台,采用强毒攻击考量其临床药效。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原料药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适用于工厂化生产,制作简单。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出阐述。实施例1 1.将构叶草5g、生石膏5g、天门冬16g、白头翁5g、牡丹皮39g、贯众3g、苦参6g、地肤子3g、黄芪6g、自鲜皮3g、甘草lg、蛇床子5g ;所述原料组分进行隔绝空气的高温消毒,IOO0C下,时间为20min,压力为0.12Mpa ; 2.将所述灭菌后的中药原料组分加干药量3倍的蒸馏水,用文火熬制25min; 3.待熬制后的药液冷却后,去除原料药残渣,将药液置入玻璃瓶; 4.抹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液每次3ml,每日涂抹2次;涂药后6h温水清洗皮肤5min,每一个月为一疗程。实施例2 1.将构叶草7g、生石膏8g、天门冬16g、白头翁10g、牡丹皮40g、贯众3g、苦参3g、地肤子3g、黄芪3g、自鲜皮3g、甘草lg、蛇床子3g ;所述原料组分进行隔绝空气的高温消毒,130°C下,时间为40min,压力为0.18Mpa ; 2.将所述灭菌后的中药原料组分加入相应量的蒸馏水,用文火熬制30min; 3.待熬制后的药液冷却后,去除原料药残渣,将药液置入玻璃瓶; 4.抹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液每次5ml,每日涂抹4次;涂药后12h温水清洗皮肤lOmin,每一个月为一疗程。药物高剂量组:每只猪每日涂抹本专利技术5ml,连涂5天。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对于人工感染蠕形螨虫治疗,低剂量组的治愈率为67.8%,总有效率为83.3% ;高、中两个剂量组对猪白痢的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0% ;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对自然发病蠕形螨虫的治疗,高、中剂量治疗组治愈率为80.0%;本专利技术高、中、低剂量对蠕形螨虫都有治疗作用,能缓解症状,降低慢性消耗,且提高治愈率等方面与氟苯尼考的效果相当;高、中剂量本专利技术都可以达到治病,提高存活率的效果,且两者在0.05水平上无差异,故临床使用时可采用中剂量,这样既经济疗效又显著。本专利技术对畜禽蠕形螨虫病治疗试验中;人工接种蠕形螨虫6h后,除空白对照外,畜禽开始出现发病状况,表现为精神不振、扎堆、缩颈,有排黄白稀粪现象。而治疗组涂药24h后,药物组猪的精神比阳性对照组要好,但不如阴性对照组;48h后统计死亡数,药物组小猪比阳性对照组死亡数明显少;72h后观察,药物组小猪不再有死亡发生,各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阳性对照组仍有陆续死亡发生;4d后,药物组小猪的精神、食欲大有好转(从涂料量增多看出),粪便正常;阳性对照组的病情越来越重,继续发生死亡。从治疗效果看,本专利技术低剂量组的治愈率为65.0%,总有效率为82.5% ;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两个组可以达到70%以上的治愈效果,总有效率达到87.5%,治愈率与氟苯尼考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对自然发病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高、中剂量对治疗效果与氟苯尼考的效果相当(总有效率皆为90.0%)。低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6.6%)低于高、中剂量组,中、高剂量组在死亡率、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高、中剂量组5天的治疗效果均显著高于3天的治疗效果。从试验结果来看,本专利技术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螨,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等功能。在临床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药有不良反应。高、中、低剂量对猪蠕形螨虫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蠕形螨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为:构叶草5~7%、生石膏5~8%、天门冬5~6%、白头翁5~10%、牡丹皮39~45%、贯众3%、苦参3%、地肤子3~5%、黄芪3%、自鲜皮3~5%、甘草1~3%、蛇床子3~5%其为重量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蠕形螨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为:构叶草5 7%、生石膏5 8%、天门冬5 6%、白头翁5 10%、牡丹皮39 45%、贯众3%、苦参3%、地肤子3 5%、黄芪3%、自鲜皮3 5%、甘草I 3%、蛇床子3 5%其为重量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蠕形螨的药剂的制作方法是:将所述原料组分进行隔绝空气的高温消毒,100 130°C下,时间为20 40min,压力为0.12 0.18Mpa ;将所述灭菌后的中药原料组分加入相应量的蒸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永
申请(专利权)人:周世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