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放电仪
,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在线节能平衡放电仪器。
技术介绍
现代电力行业通讯行业需要由蓄电池提供后备电源,蓄电池占有重要的地位,定期进行核容放电是一个基本方法,维护好蓄电池让其工作在良好的状态是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常规放电方法有离线放电,发热电阻型放电负载,单相逆变放电法等,通常会造成离线不安全,切换慢,现场发热严重,电网电压不平衡,大电流放电导线较粗等问题。之前放电是离线,市电停电时,负载断电,需要人工把放电仪器停掉,有人值守,切换需要一定时间,负载会断电,有失电可能,常规电阻放电发热严重,对高温对蓄电池寿命有影响,增加空调负担,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有源逆变在线放电仪,它能保证零秒切换的情况下,进行蓄电池放电,放电时,遇市电停电,逆变器立即停止放电,同时零秒切换到负载给负载供电,在线放电,安全放电,基本不发热,能把蓄电池直流电逆变成三相交流电返送到电网。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有源逆变模块一 A、有源逆变模块二 B、有源逆变模块三C、放电开关S1、充电开关S2、市电开关S3、二极管D1,放电开关SI的3脚分别与电池的一端、母线连接,放电开关SI的4脚分别与电池的另一端、二极管Dl的正极、充电开关S2的I脚、2脚连接,二极管Dl的负极分别与充电开关S2的3脚、4脚、母线连接,放电开关SI的I脚、2脚分别与有源逆变模块一 A、有源逆变模块二 B、有源逆变模块三C的I脚、2脚连接,有源逆变模块一 A、有源逆变模块二 B、有源逆变模块三C的3脚均与市电开关S3的I脚连接,有源逆变模块一 ...
【技术保护点】
三相有源逆变在线放电仪,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源逆变模块一(A)、有源逆变模块二(B)、有源逆变模块三(C)、放电开关(S1)、充电开关(S2)、市电开关(S3)、二极管(D1),放电开关(S1)的3脚分别与电池的一端、母线连接,放电开关(S1)的4脚分别与电池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充电开关(S2)的1脚、2脚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充电开关(S2)的3脚、4脚、母线连接,放电开关(S1)的1脚、2脚分别与有源逆变模块一(A)、有源逆变模块二(B)、有源逆变模块三(C)的1脚、2脚连接,有源逆变模块一(A)、有源逆变模块二(B)、有源逆变模块三(C)的3脚均与市电开关(S3)的1脚连接,有源逆变模块一(A)的4脚与市电开关(S3)的2脚连接,有源逆变模块二(B)的4脚与市电开关(S3)的3脚连接,有源逆变模块三(C)的4脚与市电开关(S3)的4脚连接,市电开关(S3)的5脚、6脚、7脚、8脚均与市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相有源逆变在线放电仪,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源逆变模块一(A)、有源逆变模块二(B)、有源逆变模块三(C)、放电开关(SI)、充电开关(S2)、市电开关(S3)、二极管(Dl),放电开关(SI)的3脚分别与电池的一端、母线连接,放电开关(SI)的4脚分别与电池的另一端、二极管(Dl)的正极、充电开关(S2)的I脚、2脚连接,二极管(Dl)的负极分别与充电开关(S2)的3脚、4脚、母线连接,放电开关(SI)的I脚、2脚分别与有源逆变模块一(A)、有源逆变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奥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