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磁钻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1265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钻井工具,特别是一种无磁钻铤。无磁钻铤包括杆体,杆体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耐磨带,所述耐磨带由Ni-Cr合金形成;Ni-Cr合金有着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调整合金成分后可以在保证堆焊组织为奥氏体时,其硬度提高到HRC45-50,导磁率保持在1.01以下,与无磁钻铤的导磁率相近,且相对耐磨性较常用的N1310无磁钢提高0.7-1倍,在使用过程中,耐磨带先于无磁钻铤的杆体和井壁接触,将杆体与井壁隔开,从而显著降低了无磁钻铤的磨损速度,当耐磨带在使用过程中被逐渐磨损后,仍然可以采用等离子喷焊工艺重新再喷焊一层耐磨带,以继续持久保护无磁钻铤,从而可增加无磁钻铤的硬度、强度及耐磨性能,可大大延长无磁钻铤的实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钻井工具,特别是一种无磁钻铤
技术介绍
无磁钻铤主要用于在定向井钻进中测定井眼的方向,同时在定向过程中为磁性测量仪器创造一个无磁环境,保证磁性测量仪器测到的数据为真实大地磁场信息。无磁钻铤一般包括杆体,杆体的一端具有公接头,另一端具有母接头,使用过程中,所述无磁钻铤通过其杆体与井壁接触,然而,目前的无磁钻铤大都是用蒙乃尔合金或奥氏体不锈钢制造,此类材料不但价格昂贵,而且硬度较低,表面容易磨损,导致杆体强度不够而使无磁钻铤的使用寿命较短,极易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磁钻铤,以解决现有的无磁钻铤的硬度低、强度差及易磨损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无磁钻铤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无磁钻铤,包括杆体,杆体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耐磨带,所述耐磨带由N1-Cr合金形成。所述耐磨带呈与杆体同轴设置的环形。所述耐磨带呈围绕杆体设置的C形或螺旋形。所述耐磨带呈沿杆体的中心线延伸的直线形。所述N1-Cr合金为粉末合金,N1-Cr合金用等离子焊喷焊法堆焊在杆体的对应位置处。耐磨带的厚度为2 - 4mm。耐磨带的宽度为20 — 40mm。由于本技术的无磁钻铤在其杆体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耐磨带,所述耐磨带由N1-Cr合金形成;而N1-Cr合金有着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调整合金成分后可以在保证堆焊组织为奥氏体时,其硬度提高到HRC45-50,导磁率保持在1.01以下,与无磁钻铤的导磁率相近,且相对耐磨性较常用的N1310无磁钢提高O. 7 — I倍,在使用过程中,耐磨带先于无磁钻铤的杆体和井壁接触,将杆体与井壁隔开,从而显著降低了无磁钻铤的磨损速度,当耐磨带在使用过程中被逐渐磨损后,仍然可以采用等离子喷焊工艺重新再喷焊一层耐磨带,以继续持久保护无磁钻铤,从而可增加无磁钻铤的硬度、强度及耐磨性能,可大大延长无磁钻铤的实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无磁钻铤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无磁钻铤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括杆体,杆体的一端具有公接头11,另一端具有母接头12,杆体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予赘述。另外,本实施例中,杆体的外周面上在其公、母接头之间设有耐磨带,耐磨带13呈与杆体同中心线设置的环形,其径向厚度为3. 5mm,其在杆体轴向上的宽度为40mm,耐磨带13呈由WF385Ni_Cr合金构成,所述N1-Cr合金为粉末合金,N1-Cr合金用等离子焊喷焊法堆焊在杆体的对应位置处,其产生过程如下在等离子喷焊枪负极和喷嘴之间通入氩气,先形成非转移弧,然后借助非转移弧,在喷焊枪负极和无磁钻铤之间形成压缩的转移型等离子电弧;将N1-Cr合金焊粉经焊枪送粉管道输送至转移型等离子电弧中,焊粉在转移型等离子电弧中受热熔化,下落到无磁钻铤表面,形成液态熔池,焊枪持续移动,熔池不断凝固,最终形成和无磁钻铤表面冶金结合的耐磨带,在熔池位置处通有保护气,保护气用于阻止外部空气进入未凝固的熔池,从而保证耐磨带的致密性。在本技术的无磁钻铤的其它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耐磨带的形状还可以为围绕杆体设置的C形或螺旋形或者为沿杆体的中心线延伸的直线形;耐磨带的厚度为2 - 4mm皆可,耐磨带的宽度为20 — 40mm皆可;耐磨带的数量可根据需要适当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磁钻铤,包括杆体,其特征在于,杆体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耐磨带,所述耐磨带由Ni?Cr合金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磁钻铤,包括杆体,其特征在于,杆体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耐磨带,所述耐磨带由N1-Cr合金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磁钻铤,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带呈与杆体同轴设置的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磁钻铤,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带呈围绕杆体设置的C形或螺旋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磁钻铤,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讯刘家瑶赵俊伟李胜通姜红波王豫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