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9010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车吊架,包括吊板(1)和吊臂结构,所述吊板(1)内设有吊孔(2);所述吊臂结构有两个,分别位于吊板(1)的两侧,所述每个吊臂结构包括两个上吊臂(4)和两个下吊臂(5),所述两个上吊臂(4)的顶部均嵌套在上连接轴(3)的端部外围,所述两个上吊臂(4)的底部和两个下吊臂(5)的顶部实现铰接连接,所述两个下吊臂(5)之间呈X型设置,交叉处通过下连接轴(6)连接;所述两个下吊臂(5)的交叉处以下的部分为夹具(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行车吊架通过吊臂结构来运输工件,装载非常方便,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非常实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车吊架
技术介绍
在工厂的车间内,行车使用非常普遍。在车间内运输或传递货物的时候经常使用货物箱或者其他箱体,由于货物箱非常重,还需操作工把货物放置到箱体内,装载非常麻烦,也会耗费更多的电量,运输成本高,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装载和运输非常方便的行车吊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行车吊架,包括吊板和吊臂结构,所述吊板内设有吊孔;所述吊臂结构有两个,分别位于吊板的两侧,所述每个吊臂结构包括两个上吊臂和两个下吊臂,所述两个上吊臂的顶部均嵌套在上连接轴的端部外围,所述两个上吊臂的底部和两个下吊臂的顶部实现铰接连接,所述两个下吊臂之间呈X型设置,交叉处通过下连接轴连接;所述两个下吊臂的交叉处以下的部分为夹具。本技术行车吊架,所述两个吊臂结构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行车吊架通过吊臂结构来运输工件,装载非常方便,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非常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行车吊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吊板I吊孔2上连接轴3上吊臂4下吊臂5下连接轴6连接杆7夹具8。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行车吊架,包括吊板I和吊臂结构,所述吊板I内设有吊孔2 ;所述吊臂结构有两个,分别位于吊板I的两侧,所述每个吊臂结构包括两个上吊臂4和两个下吊臂5,所述两个上吊臂4的顶部均嵌套在上连接轴3的端部外围,所述两个上吊臂4的底部和两个下吊臂5的顶部实现铰接连接,所述两个下吊臂5之间呈X型设置,交叉处通过下连接轴6连接;所述两个下吊臂5的交叉处以下的部分为夹具8。所述两个吊臂结构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杆7。捆扎好的铜排放置在两个吊臂结构的夹具8之间,吊车向上拉吊架,随后上吊臂4和下吊臂5之间便会向外拉伸,通过交叉处的下连接轴6,夹具8之间便会同步缩小间距,达到夹紧铜排的目的。此吊架装载工件方便,运输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很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车吊架,其特征是:所述行车吊架包括吊板(1)和吊臂结构,所述吊板(1)内设有吊孔(2);所述吊臂结构有两个,分别位于吊板(1)的两侧,所述每个吊臂结构包括两个上吊臂(4)和两个下吊臂(5),所述两个上吊臂(4)的顶部均嵌套在上连接轴(3)的端部外围,所述两个上吊臂(4)的底部和两个下吊臂(5)的顶部实现铰接连接,所述两个下吊臂(5)之间呈X型设置,交叉处通过下连接轴(6)连接;所述两个下吊臂(5)的交叉处以下的部分为夹具(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吊架,其特征是所述行车吊架包括吊板(I)和吊臂结构,所述吊板(I)内设有吊孔(2);所述吊臂结构有两个,分别位于吊板(I)的两侧,所述每个吊臂结构包括两个上吊臂(4)和两个下吊臂(5),所述两个上吊臂(4)的顶部均嵌套在上连接轴(3)的端部外围,所述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康冯岳军张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电工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