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外管的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7144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带外管的灯,即使对安装在灯口上的外管作用强的旋转力,该外管也不易破裂,还防止安装在灯口上的外管从灯口脱落或空转。带外管的灯(1)包括:灯主体(3);灯口(4),具有形成有插通孔(11)的支柱(12),该插通孔供形成于该灯主体的一端侧的紧压密封部(8)插通并支承该紧压密封部;以及外管(5),该外管的一端开口部外装在支柱上地收纳灯主体,在外管的圆筒内壁面(23),在与支柱相对的部分,相对于直径对称的平行的缩径部(S)以在圆筒内壁面上画弦的方式形成,支柱与缩径部的内表面形状相对应地形成使外管不能旋转地支承该外管的截面形状,并且在与缩径部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卡止填充于与外管之间的填充剂(F)的凹部(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出于用于保护灯主体免受来自外部的损伤,或防止因灯主体的破裂、损坏产生的碎片的飞散,抑制、降低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辐射等目的,安装有收容灯主体的外管的带外管的灯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灯,有由发光管构成的灯主体,或由发光管和收容该发光管的气密管构成的灯主体被收容在形成灯的外壳的外管内而成的金属卤化物灯等金属蒸气放电灯、由发光灯丝和收容该发光灯丝的气密管构成的灯主体被收容在形成灯的外壳的外管内而成的卤素灯等。图7表示这样的以往的带外管的灯61,在玻璃制的气密管62中收纳有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等发光管63的灯主体64在被收纳在外管65的状态下被安装在灯口 66上(参照专利文献I)。灯主体64通过将导出有一对导线67、67的气密管62的一端侧热压接而形成紧压密封部68,以位于外管65 的中心的方式被安装。此外,在外管65的开口端部69,形成沿着直径方向向内侧突出的一对突起70,在安装该外管65时,上述突起70被引导到形成在灯口 66上的凹槽71中。灯口 66由灯口主体72和灯口配件74构成,该灯口主体72形成有安装在插座上的接触端子;该灯口配件74以在支柱73上保持有灯主体64和外管65的状态嵌合于灯口主体72的内侧。在灯口配件74上贯穿形成供紧压密封部68插通保持的插通孔75,在外周面76上形成供外管开口端部69抵接的凸缘77,并且上述凹槽71在凸缘77上形成缺口,延长到底面78。在该凹槽71的上端侧(发光管顶端侧),在外装有外管65的状态下,为了防止从凹槽71的下端侧被注入到凹槽71内的填充剂溢出到灯口配件74的上表面,形成有进行拦截的堤部79。另外,通过在灯口配件74的底面侧外周面形成有与形成在灯口主体72上的肋80a卡合的卡合槽80b,灯口配件74相对于灯口主体72不旋转。在组装带外管的灯61时,将灯主体64插入形成在灯口配件74的支柱73上的插通孔75,并粘接固定成导出有导线67、67的状态。接着,如图8 (a)所示,对合外管65的突起70与凹槽71的位置,使灯口配件74外装。然后,从凹槽71的下端侧注入填充剂并使其固化,之后,使灯口配件74与灯口主体72嵌合,并且将导线67、67电连接于灯口主体72的接触端子。这样组装而成的带外管的灯61,即使将灯口 66朝上地向灯具安装,因为外管65钩挂于注入到凹槽71中的填充剂,该填充剂钩挂于堤部79,所以即使填充剂没有粘接力,夕卜管65也不会从灯口配件74脱落。此外,在相对于灯具装卸带外管的灯61时,即使在持着外管65使其旋转的情况下,因为突起70钩挂在凹槽71中,所以外管65不会在灯口 66上空转。可是,形成于外管65的突起70的与填充剂接触的部分的面积小,如图8(b)所示,使外管65旋转时来自填充剂的旋转方向的反力作用于突起70部分,因此,具有在沿径向稍微突出的突起70的附加了网点的部分C产生应力集中这样的问题。其结果,在作用于外管65的旋转力比较小的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用有强的旋转力时,由于产生于突起70部分的应力集中,存在在外管65上容易产生裂纹这样的问题。例如,在外管65的灯口 66的壳体金属件以啮入插座的状态被安装着时等,在欲将其勉强地卸下,持着外管65以强的力旋转时,外管65容易产生裂纹,根据情况不同外管65也有可能破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1825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带外管的灯,即使对安装在灯口上的外管作用强的旋转力,该外管也不易破裂,还防止安装在灯口上的外管从灯口脱落或空转。为了解决该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带外管的灯,包括灯主体;灯口,具有形成有插通孔的支柱,该插通孔供形成于该灯主体的一端侧的紧压密封部插通并支承该紧压密封部;以及外管,该外管的一端开口部外装在上述支柱上地收纳上述灯主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管的圆筒内壁面,在与上述支柱相对的部分,相对于直径对称的平行的缩径部以在该圆筒内壁面上画弦的方式形成,上述支柱与上述缩径部的内表面形状相对应地形成使该外管不能旋转地支承该外管的截面形状,并且在与上述缩径部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卡止填充于与外管之间的填充剂的凹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与外管开口部的支柱相对的部分,相对于直径对称的平行的缩径部以在外管的圆筒内壁面上画弦的方式形成,支柱与形成有缩径部的外管的内表面形状相对应地形成使该外管不能旋转地支承该外管的截面形状。例如,在支柱上形成与缩径部相对应的平行面,通过在外管的缩径部与支柱的平行面之间填充填充剂,外管被固定。因为形成有外管的缩径部的部分和与其相对应的支柱的截面形状均不是圆形,所以外管不能旋转地被支承。此时,因为形成于外管的缩径部以在外管的圆筒内壁面上画弦的方式形成为面状或线状,所以与填充于与支柱之间的填充剂接触的部分的面积大,作用有旋转方向的力时由于应力集中难以产生,所以也难以产生裂纹。此外,在将灯口朝向地安装在灯具上的情况下,外管的缩径部钩挂于填充剂,该填充剂钩挂于形成在支柱上的凹部,所以即使填充剂没有粘接力外管也不会从灯口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带外管的灯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该带外管的灯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该带外管的灯的组装状态的纵剖视图。图4是表示该带外管的灯的外管的开口部的横剖视图。图5是表不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图6是表不再一实施例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以往技术的带外管的灯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该带外管的灯的外管的开口部的横剖视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带外管的灯;2、气密管;3、灯主体;4、灯口 ;5、外管;8、紧压密封部;11、插通孔;12、支柱;19、平行面;20、凹槽(凹部);21、开口部;23、圆筒内壁面;24、锥形面;S、缩径部;F、填充剂。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即使对安装在灯口上的外管作用强的旋转力,该外管也不易破裂,还防止安装在灯口上的外管从灯口脱落或空转这样的目的,提供一种带外管的灯,包括灯主体;灯口,具有形成有插通孔的支柱,该插通孔供形成于该灯主体的一端侧的紧压密封部插通并支承该紧压密封部;以及外管,一端开口部外装在上述支柱上地收纳上述灯主体,其中,在上述外管的圆筒内壁面,在与上述支柱相对的部分,相对于直径对称的平行的缩径部以在该圆筒内壁面上画弦的方式形成,上述支柱与上述缩径部的内表面形状相对应地形成使该外管不能旋转地支承该外管的截面形状,并且在与上述缩径部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卡止填充于与外管之间的填充剂的凹部。实施例1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 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例。图1和图2所示的带外管的灯I包括灯主体3,在玻璃制的气密管2中收纳有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等发光管(未图示);灯口 4,具有形成有插通孔11的支柱12,该插通孔11供形成在该灯主体3的一端侧的紧压密封部8插通并支承该紧压密封部8 ;以及外管5,通过一端开口部21被外装在上述支柱12上而收纳上述灯主体3。灯主体3通过热压接气密管2的一端侧而形成上述紧压密封部8,并从该紧压密封部导出一对导线10、10。 灯口 4由灯口主体6和灯口配件7构成,该灯口主体6包括由电连接于照明装置等的插座(未图示)的壳体和凸起构成的接触端子13a、13b ;该灯口配件7在保持灯主体3和外管5的状态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外管的灯,包括:灯主体;灯口,具有形成有插通孔的支柱,该插通孔供形成于该灯主体的一端侧的紧压密封部插通并支承该紧压密封部;以及外管,该外管的一端开口部外装在上述支柱上地收纳上述灯主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管的圆筒内壁面,在与上述支柱相对的部分,相对于直径对称的平行的缩径部以在该圆筒内壁面上画弦的方式形成,上述支柱与上述缩径部的内表面形状相对应地形成使该外管不能旋转地支承该外管的截面形状,并且在与上述缩径部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卡止填充于与外管之间的填充剂的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8 JP 2011-2287731.一种带外管的灯,包括灯主体;灯口,具有形成有插通孔的支柱,该插通孔供形成于该灯主体的一端侧的紧压密封部插通并支承该紧压密封部;以及外管,该外管的一端开口部外装在上述支柱上地收纳上述灯主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管的圆筒内壁面,在与上述支柱相对的部分,相对于直径对称的平行的缩径部以在该圆筒内壁面上画弦的方式形成, 上述支柱与上述缩径部的内表面形状相对应地形成使该外管不能旋转地支承该外管的截面形状,并且在与上述缩径部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卡止填充于与外管之间的填充剂的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管的灯,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缩径部,从外管的开口端朝向轴向相对于其中心轴对称地形成有开口宽度扩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笹井泰
申请(专利权)人:岩崎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