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2687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库装置。考虑数据库装置内的光盘收容部位,实现光盘访问的高速化。基于光盘中记录的信息和光盘的访问历史记录来改变光盘的收容位置。将预测为接着要访问的光盘,事先收容在数据记录再现装置中或其附近的插槽、光盘搬运装置中。此外,关联的光盘收容在光盘搬运装置无需移动就能够取得的位置。由此,使光盘访问所需的时间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库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本

技术介绍
,有日本特开平8-63857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这样的内容,“提供一种数据库装置及其访问频率控制方法,能够提高访问性能,并且能够可靠地保留因所需记录容量引起的访问频率的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638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一种根据访问频率改变光盘的收容位置的数据库装置中的访问频率的控制方法。但是,没有考虑到用于加快光盘访问的光盘的准备和收容(容纳)方法。因此,本专利技术关注光盘的准备和收容方法,实现光盘访问的高速化。作为一例,上述问题能够通过在数据库装置中预先准备与一片光盘存在关联的光盘而实现。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库装置,管理多个记录介质,对上述多个记录介质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现,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装置的处理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对上述多个记录介质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现的一个以上的数据记录再现装置;对记录介质收容区域和上述数据记录再现装置搬运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介质的交接的记录介质搬运装置;和存储关于上述记录介质的信息的存储部,上述控制装置,参照上述存储部的信息,基于关于访问中的第一记录介质的信息,选择预测为接着要访问的第二记录介质。此外,本专利技术还一种数据库装置,对多片光盘进行管理,从该多片光盘再现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光盘进行再现的多个光盘驱动器;将光盘搬运到上述光盘驱动器的光盘搬运装置;和控制上述光盘搬运装置的控制器,当从主机发送了规定的数据请求时,上述控制器控制上述光盘搬运装置,使其将多片光盘中的任意的光盘搬运至上述光盘驱动器,在上述任意的光盘被搬运至上述光盘驱动器后,上述控制器控制上述光盘搬运装置,以准备与该被搬运的光盘存在关联的光盘。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基于光盘中记录的信息和光盘的访问历史记录来预先准备下一光盘,因此能够缩短数据库装置中的光盘访问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数据库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数据库装置内的各种装置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图3是表示存储器中存储的光盘信息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示用于准备预测为接着要访问的光盘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用于确定收容目的地插槽的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收容关联光盘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搭载了多个光盘收容装置的数据库装置的一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1……数据库装置,102……CPU, 103……服务器,104……网络,105……硬盘,106……存储器,107……光盘搬运装置,108……光盘收容装置,109……光盘,110……数据记录再现装置,111……数据记录再现装置,112……数据记录再现装置,113……数据记录再现装置,114……轨道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说明实施例。[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数据库装置的结构的框图。101是数据库装置,在记录时,从网络104接收数据,经服务器103存储在硬盘105中,将存储的数据记录到光盘109上。在再现时,从硬盘105或光盘109再现数据,经服务器103发送至网络104。103是服务器,通过与数据库装置101内置的CPU (CentralProcessingUnit) 102间的通信来控制数据库装置,并且控制硬盘105,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现和经由网络104的数据发送接收等数据管理。105是硬盘,被服务器103控制,存储从网络104发来的数据。109是光盘,在光盘收容装置108的内部收容有多片。图1中只图示了一个光盘收容装置108,但也可以内置多个,也可以根据用途区分使用,例如一个是未记录光盘收容装置,另一个是已记录光盘收容装置。当然,也可以将光盘收容装置108的内部划分未记录光盘收容区域和已记录光盘收容区域。光盘109,在数据记录时,被光盘搬运装置107从光盘收容装置108中取出,装入数据记录再现装置110、111、112、113,在数据记录结束时,被光盘搬运装置107送回光盘收容装置108。另一方面,在数据再现时,光盘109被光盘搬运装置107从光盘收容装置108取出,用数据记录装置110、111、112、113再现数据,在数据再现结束时,被光盘搬运装置107送回光盘收容装置108。110、111、112、113是数据记录再现装置,被数据库装置的CPU102控制,进行向光盘109记录数据或从光盘109再现数据的动作。图1中图示了 4个数据记录再现装置,但其数量也可以是任意的。107是光盘搬运装置,被数据库装置的CPU102控制,从光盘收容装置108取出光盘109并搬运,装入数据记录装置110、111、112、113。或者,从数据记录装置110、111、112、113接收光盘109并搬运,收容到光盘收容装置108。此外,在光盘收容装置108的内部改变光盘的配置的情况下,也将其用于该光盘的搬运处理。102是数据库装置的CPU,根据来自服务器103的请求,控制光盘搬运装置107,从收容在光盘收容装置108中的多片光盘109中选择所需的光盘,送至数据记录再现装置110、111、112、113。此外,控制光盘搬运装置107从数据记录再现装置110、111、112、113接收光盘109,并将光盘收容到光盘收容装置108内规定的位置。106是存储器,存储用于控制数据库装置的CPU102的程序和各种信息。图2是表示数据库装置内的各种装置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在光盘收容装置108旁设置数据记录再现装置110。沿着这些装置设置轨道114,光盘搬运装置107在该轨道上移动。在进行光盘访问的情况下,光盘搬运装置107向要访问的光盘的收容位置移动,取出对应的光盘。光盘收容装置108将取出的光盘搬运至数据记录再现装置110的位置,装入光盘。在光盘访问结束后,同样地将光盘搬运、收容到原本的位置。此外,配置的数据记录再现装置也可以有多个。该情况下,可以将多个数据记录再现装置沿着轨道114配置,使光盘搬运装置107能够访问各数据记录再现装置。本实施例中,表示对接着要访问的光盘进行预测,以在存在请求的情况下能够快速访问的方法。接着,列举两例作为预测接着要访问的光盘的方法。第一例是跨光盘记录的数据的再现。当用户正在访问的数据是跨光盘记录的数据的情况下,为了将该数据全部再现,需要跨光盘之前的数据和跨光盘之后的数据这两者的数据。从而,在对跨光盘记录的数据进行再现的情况下,通过事先准备记录了跨光盘后的数据的光盘,能够缩短光盘访问所需的时间。第二例是关联数据的再现。根据用户正在访问的数据的内容,预测可能会接着访问的数据。通过事先准备包含关联内容的光盘,能够缩短光盘访问所需的时间。以下表示用于实现它们的方法。图3是表示存储器中存储的光盘信息的一例的图。在存储器106中,作为光盘信息,存储用于识别各光盘的光盘ID、光盘的位置信息、光盘的访问次数、表示是否存在跨光盘的记录数据的跨盘信息、和光盘中记录的数据内容的信息。例如图3中,表示了光盘ID (0002)的光盘被收容在光盘收容装置108的第二个插槽中,在此之前访问了 10次,数据内容是文档数据。插槽指的是光盘收容装置108中用于收容各光盘的场所。此外,表不了光盘ID (0004)的光盘被收容在光盘搬运装置107中,在此之前访问了 20次,数据内容是影像数据。并且,跨盘信息为“0001”。其表示存在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库装置,管理多个记录介质,对所述多个记录介质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现,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装置的处理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对所述多个记录介质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现的一个以上的数据记录再现装置;对记录介质收容区域和所述数据记录再现装置搬运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介质的交接的记录介质搬运装置;和存储关于所述记录介质的信息的存储部,所述控制装置,参照所述存储部的信息,基于关于访问中的第一记录介质的信息,选择预测为接着要访问的第二记录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1 JP 2011-2312511.一种数据库装置,管理多个记录介质,对所述多个记录介质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现,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装置的处理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对所述多个记录介质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现的一个以上的数据记录再现装置; 对记录介质收容区域和所述数据记录再现装置搬运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介质的交接的记录介质搬运装置;和 存储关于所述记录介质的信息的存储部, 所述控制装置,参照所述存储部的信息,基于关于访问中的第一记录介质的信息,选择预测为接着要访问的第二记录介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 作为用于抽取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信息, 参照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数据是否跨至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记录。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 作为用于抽取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信息, 参照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记录的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数据关联。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二记录介质收容在所述数据记录再现装置中。5.如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二记录介质收容在所述记录介质搬运装置中。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田寿雄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