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复合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090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5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复合炉,包括基座、窑筒、蒸汽发生器、尾渣燃烧器及转动设置的筒形炉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筒形炉体整体旋转,煤气上升通畅,避免了偏烧现象的发生;2.筒形炉体整体旋转,垃圾中的塑料等熔化后不断被其它垃圾的灰渣包裹,不会发生粘连,不会发生堵炉现象,气化过程平稳持续;3.筒形炉体整体转动设置,下层垃圾承受上层垃圾的压力较小,而且垃圾的分层是动态和变化的,反应平稳快速,产气效率极高;4.尾渣燃烧器的设置,使气化不彻底的垃圾进一步释放能量,并将能量转换为工业蒸汽,提高了所述筒形炉体内垃圾的干燥效率和产气效率,使可燃垃圾得到彻底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可燃垃圾、农业秸杆等废弃物进行资源化转换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可燃垃圾、农业秸杆等废弃物完全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有采用煤气发生炉或类似设备将可燃垃圾干馏碳化以转化成可燃气体的技术方案,但往往产气率低,运行故障率高。究其原因,第一是垃圾成分复杂,料层透气性不好,煤气上升受阻,产生的煤气又参与燃烧,容易造成偏烧;第二是垃圾多种多样,容易结渣,当温度超过200°C以后,垃圾中的塑料等就会熔化粘连,不再向下运动,使气化过程不可持续;第三是下层的垃圾还要承受上层垃圾的压力,透气性极差,燃烧段很难燃烧起来且容易熄灭,使气化过程困难;第四是由于垃圾成分复杂且组份不断变化,造成垃圾干馏不彻底,浪费大量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结渣、转换彻底、可连续工作并将可燃垃圾中包含的能源转换成可燃气体和工业用蒸汽的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复合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复合炉,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安装有窑筒,所述窑筒内设有穿过所述窑筒且两端部位于所述窑筒外的筒形炉体,所述筒形炉体倾斜设置,所述筒形炉体和所述基座之间安装有托轮装置和炉体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基座上固定安装有 与所述筒形炉体上端配合的进料出气装置,所述进料出气装置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设有上密封装置;所述基座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筒形炉体下端配合的气化剂进气装置,所述气化剂进气装置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设有下密封装置;所述筒形炉体下端设有排渣装置;所述窑筒的两端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分别设有窑筒旋转密封装置,所述窑筒内腔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的环形空腔内安装有蒸汽发生器;所述排渣装置连接有炉渣输送装置,所述炉渣输送装置连接有尾渣燃烧器;所述窑筒的低端设有窑筒进烟口,所述窑筒的高端设有窑筒出烟口 ;所述尾渣燃烧器的燃烧器出烟口连接至所述窑筒的窑筒进烟口。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化剂进气装置包括相对所述基座固定安装的气化剂进气管,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伸入至所述筒形炉体内,所述下密封装置为设置在所述气化剂进气管和所述筒形炉体之间的填料密封装置。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化剂进气管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塔形布气器,所述塔形布气器上设有布气孔。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塔形布气器上设有循环冷却水管,所述循环冷却水管的进水管和回水管穿过所述气化剂进气管的内腔与外部供水管路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冷却水管螺旋状布置在所述塔形布气器锥面上。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筒形炉体内的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上设有碎渣盘,所述碎渣盘的外周边固定设有内碎渣爪。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位于所述筒形炉体内的部分设有搅洛螺旋。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出气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筒形炉体上端连接的煤气出气筒体,所述上密封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煤气出气筒体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的填料密封装置;所述煤气出气筒体的外端封闭,所述煤气出气筒体上设有煤气出气口 ;还包括穿过所述煤气出气筒体的阻气进料装置。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气进料装置包括螺旋输送器壳体,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的上端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的外端部安装有进料电动机和进料变速箱,所述进料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位于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内的输送蚊龙;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的出料口处转动安装有单向封堵门,所述单向封堵门上设有将所述单向封堵门压向所述出料口的施力装置,所述施力装置包括向斜上方倾斜设置的出料口和使所述单向封堵门抵靠在所述出料口上的重物。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出料口的一端设有无蚊龙的物料阻气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窑筒旋转密封装置包括填料密封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沿所述窑筒内腔底部设置的集水管,沿所述窑筒内腔顶部设置的集汽管,所述集水管和所述集汽管之间连接有换热管,所述集水管连接有供水管,所述集汽管连接有出汽管,所述供水管和所述出汽管连接有汽包。作为对上述技术方 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窑筒出烟口连接有省煤器,所述省煤器的出水口连接至所述汽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筒形炉体内壁上固定设有抄料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尾渣燃烧器包括燃烧器炉体,所述燃烧器炉体内设置有炉膛,所述炉膛内设置有炉底,所述炉底的一端设有尾渣入口,所述炉底的另一端设有炉渣集渣池,所述炉膛的顶端设有所述燃烧器出烟口 ;所述炉底的表面设有尾渣燃烧布气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渣燃烧布气器包括沿所述炉底布置的布气管组,所述布气管组至少两组,每组所述布气管组分别连接至各自的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分别连接至进气总管,所述进气支管上设有进气控制阀。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渣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筒形炉体下端筒壁上的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上设有排渣阀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渣输送装置包括环绕所述排渣口设置的排渣旋转接头,所述排渣旋转接头上连接有炉渣输送管,所述炉渣输送管连接至所述尾洛燃烧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复合炉,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安装有窑筒,所述窑筒内设有穿过所述窑筒且两端部位于所述窑筒外的筒形炉体,所述筒形炉体倾斜设置,所述筒形炉体和所述基座之间安装有托轮装置和炉体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基座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筒形炉体上端配合的进料出气装置,所述进料出气装置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设有上密封装置;所述基座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筒形炉体下端配合的气化剂进气装置,所述气化剂进气装置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设有下密封装置;所述筒形炉体下端设有排渣装置;所述窑筒的两端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分别设有窑筒旋转密封装置,所述窑筒内腔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的环形空腔内安装有蒸汽发生器;所述排渣装置连接有炉渣输送装置,所述炉渣输送装置连接有尾渣燃烧器;所述窑筒的低端设有窑筒进烟口,所述窑筒的高端设有窑筒出烟口 ;所述尾渣燃烧器的燃烧器出烟口连接至所述窑筒的窑筒进烟口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炉体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实现筒形炉体整体旋转,物料依靠重力在筒形炉体内部上下运动,因此料层的透气性很好,煤气上升通畅,避免了偏烧现象的发生。2.因为筒形炉体整体旋转,垃圾中的塑料等熔化后不断被其它垃圾的灰渣包裹,不会发生粘连,物料运行顺畅,出渣流畅,不会发生堵炉现象,气化过程平稳持续。3.因为筒形炉体整体旋转且倾斜设置,下层垃圾承受上层垃圾的压力较小,而且垃圾的分层是动态和变化的,因此透气性非常好,反应平稳快速,产气效率极高。4.尾渣燃烧器的设置,使气化不彻底的垃圾进一步释放能量,并将能量转换为工业蒸汽,而且尾渣燃烧器的烟气同时对所述筒形炉体进行加热,提高了所述筒形炉体内垃圾的干燥效率和产气效率,使可燃垃圾得到彻底的资源化利用。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是图3中的A-A向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料出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气化剂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尾渣燃烧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复合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安装有窑筒,所述窑筒内设有穿过所述窑筒且两端部位于所述窑筒外的筒形炉体,所述筒形炉体倾斜设置,所述筒形炉体和所述基座之间安装有托轮装置和炉体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基座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筒形炉体上端配合的进料出气装置,所述进料出气装置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设有上密封装置;所述基座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筒形炉体下端配合的气化剂进气装置,所述气化剂进气装置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设有下密封装置;所述筒形炉体下端设有排渣装置;所述窑筒的两端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分别设有窑筒旋转密封装置,所述窑筒内腔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的环形空腔内安装有蒸汽发生器;所述排渣装置连接有炉渣输送装置,所述炉渣输送装置连接有尾渣燃烧器;所述窑筒的低端设有窑筒进烟口,所述窑筒的高端设有窑筒出烟口;所述尾渣燃烧器的燃烧器出烟口连接至所述窑筒的窑筒进烟口。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复合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安装有窑筒,所述窑筒内设有穿过所述窑筒且两端部位于所述窑筒外的筒形炉体,所述筒形炉体倾斜设置,所述筒形炉体和所述基座之间安装有托轮装置和炉体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基座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筒形炉体上端配合的进料出气装置,所述进料出气装置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设有上密封装置;所述基座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筒形炉体下端配合的气化剂进气装置,所述气化剂进气装置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设有下密封装置;所述筒形炉体下端设有排渣装置; 所述窑筒的两端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分别设有窑筒旋转密封装置,所述窑筒内腔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的环形空腔内安装有蒸汽发生器; 所述排渣装置连接有炉渣输送装置,所述炉渣输送装置连接有尾渣燃烧器;所述窑筒的低端设有窑筒进烟口,所述窑筒的高端设有窑筒出烟口 ;所述尾渣燃烧器的燃烧器出烟口连接至所述窑筒的窑筒进烟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复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剂进气装置包括相对所述基座固定安装的气化剂进气管,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伸入至所述筒形炉体内,所述下密封装置为设置在所述气化剂进气管和所述筒形炉体之间的填料密封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复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剂进气管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塔形布气器,所述塔形布气器上设有布气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复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形布气器上设有循环冷却水管,所述循环冷却水管的进水管和回水管穿过所述气化剂进气管的内腔与外部供水管路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复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水管螺旋状布置在所述塔形布气器锥面上。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复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炉体内的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上设有碎渣盘,所述碎渣盘的外周边固定设有内碎渣爪。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复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位于所述筒形炉体内的部分设有搅渣螺旋。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物料资源化转换复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出气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筒形炉体上端连接的煤气出气筒体,所述上密封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煤气出气筒体与所述筒形炉体之间的填料密封装置;所述煤气出气筒体的外端封闭,所述煤气出气筒体上设有煤气出气口 ;还包括穿过所述煤气出气筒体的阻气进料装置。9.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田李振衡张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金丝达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