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1555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4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包括:上板,所述上板上形成有贯穿其的第一贯穿部;下板,所述下板上形成有贯穿其的第二贯穿部,所述第二贯穿部与所述第一贯穿部尺寸相同,所述上板螺纹连接至所述下板,其中所述第一贯穿部和所述第二贯穿部用于对所述义齿坯料进行定位;和两个连接板,所述两个连接板分别与所述下板的两端连接且适于与加工机床的转轴连接。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通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可实现义齿坯料的夹紧,装拆方便,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修复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包含两部分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固定部分和加工机床的转轴连接在一起,义齿坯料通过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进行定位和夹紧。传统夹具的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一般通过紧固螺钉进行连接,坯料装卸不方便,且加工辅助时间长,夹紧力也不均匀。另外,由于坯料为脆性材料,稍不注意就会使坯料的边缘崩坏,从而导致定位面积减少,甚至造成工件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卸方便且安全可靠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述夹具的使用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包括上板,所述上板上形成有贯穿其的第一贯穿部;下板,所述下板上形成有贯穿其的第二贯穿部,所述第二贯穿部与所述第一贯穿部尺寸相同,所述上板螺纹连接至所述下板,其中所述第一贯穿部和所述第二贯穿部用于对所述义齿坯料进行定位;和两个连接板,所述两个连接板分别与所述下板的两端连接且适于与加工机床的转轴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通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可实现义齿坯料的夹紧,装拆方便,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板上设有朝向所述上板延伸出的凸台;所述上板上形成有向内凹入的凹入部,所述凸台通过螺纹连接至所述凹入部内。由此,上板可方便地安装至下板,从而提高了夹具的安装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凸台和所述凹入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弹性件。由此,夹紧力分布均匀,可有效缓冲振动。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两个且所述两个弹性件分别粘接至所述凸台的顶面和所述凹入部的底面上。由此,通过设置两个弹性件,可进一步缓冲振动。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夹紧垫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连接板分别通过螺钉连接至所述下板的两端。由此,两个连接板可分别牢靠地连接在下板上。可选地,每个连接板分别通过两个螺钉与所述下板连接。由此,连接可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连接板进一步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连接板上远离所述义齿坯料的一侧,所述连接部适于与所述转轴连接。由此,连接方便且可靠。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通过螺钉连接至所述转轴。由此,连接部可牢靠地连接至转轴。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两个连接板分别连接至所述转轴;S2、将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S3、将所述下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连接板连接;S4、将所述义齿坯料穿过所述下板的第二贯通部,且所述义齿坯料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贯通部的端面对齐;S5、将所述义齿坯料穿过所述上板的第一贯通部,且所述义齿坯料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贯通部的端面对齐;和S6、将所述上板通过螺纹连接至所述下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的使用方法,通过第一贯通部和第二贯通部对义齿坯料进行定位,且上板和下板通过螺纹连接夹紧义齿坯料,从而使得义齿坯料更换快捷方便,而且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和效率,通过设置弹性件,使得夹紧力更加均匀、连续,义齿坯料不易崩坏,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的下板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的上板的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的连接板的正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的连接板的俯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的示意图;图8是沿图7中C-C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夕卜,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100,该夹具100用于夹持待加工的义齿坯料101。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义齿坯料101加工的夹具100,包括上板1、下板2和两个连接板3。其中,上板I上形成有贯穿其的第一贯穿部11。下板2上形成有贯穿其的第二贯穿部21,第二贯穿部21与第一贯穿部11尺寸相同,上板I螺纹连接至下板2,其中第一贯穿部11和第二贯穿部21用于对义齿坯料101进行定位。两个连接板3分别与下板2的两端连接,且两个连接板3适于与加工机床的转轴(图未示出)连接。在图1-图8的示例中,上板I大致呈圆形,上板I的中央形成有贯穿其的圆形通孔即第一贯穿部11,下板2的中央形成有贯穿其的圆形通孔即第二贯穿部21,第一贯穿部11和第二贯穿部21的大小相同,也就是说,两个圆形通孔的直径相同,用于放置义齿坯料101,上板I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至下板2,下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3进行连接,同时,两个连接板3分别与加工机床的转轴进行连接,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轴承座上,当加工机床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转轴的旋转以带动夹具100的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义齿坯料101加工的夹具100,通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可实现义齿坯料101的夹紧,装拆方便,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 例中,下板2上设有朝向上板I延伸出的凸台22,上板I上形成有向内凹入的凹入部12,凸台22通过螺纹连接至凹入部12内。由此,上板I可方便地安装至下板2,从而提高了夹具100的安装效率。在图1-图4、图8的示例中,凸台22从下板2的一侧表面水平向上板I的方向延伸,凸台22大致呈环形,凸台22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凹入部12从所述上板I的一侧表面向内凹陷即朝向远离下板2的方向凹陷,凹入部12也大致呈环形,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所述上板上形成有贯穿其的第一贯穿部;下板,所述下板上形成有贯穿其的第二贯穿部,所述第二贯穿部与所述第一贯穿部尺寸相同,所述上板螺纹连接至所述下板,其中所述第一贯穿部和所述第二贯穿部用于对所述义齿坯料进行定位;和两个连接板,所述两个连接板分别与所述下板的两端连接且适于与加工机床的转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板,所述上板上形成有贯穿其的第一贯穿部; 下板,所述下板上形成有贯穿其的第二贯穿部,所述第二贯穿部与所述第一贯穿部尺寸相同,所述上板螺纹连接至所述下板,其中所述第一贯穿部和所述第二贯穿部用于对所述义齿还料进行定位;和 两个连接板,所述两个连接板分别与所述下板的两端连接且适于与加工机床的转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上设有朝向所述上板延伸出的凸台; 所述上板上形成有向内凹入的凹入部,所述凸台通过螺纹连接至所述凹入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和所述凹入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弹性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两个且所述两个弹性件分别粘接至所述凸台的顶面和所述凹入部的底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夹紧垫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义齿坯料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佩青张辉方晨曦史少华王勇孙玉春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