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包括一中心机房和至少一建筑子系统,所述建筑子系统包括设备间子系统、至少一配线间以及工作区子系统,所述中心机房与设备间子系统电性连接,设备间子系统的输出端通过一垂直干线系统连接于配线间的输入端,配线间的输出端通过一水平干线系统电性连接至工作区子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系统设备配置,优化了建筑物内的工作环境和信息环境,提升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地管理;使用时只需通过插接方式将终端设备与配线间连接,使用方便,布线简单并合理,无需重复布线,节约布线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楼宇自动化,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一种非常关键性的资源,它必须精确、迅速地传输于各种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由于这个原因,公司、企业和政府部门等都会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对这些通讯及信息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并根据需要配置成各种不同的结构。现有的楼宇自动化装置中,即使是在一些新设计的建筑物内,往往还是沿用传统的布线方式,由于传统的管线相互独立,从而致使各种系统的布线无法兼容,缺乏灵活性和发展性,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且管线拥挤不堪,同时配线上的投资也是重复的,因此增加了大量的附加费用,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系统配置合理、设备性价比高、使用方便的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包括一中心机房和至少一建筑子系统,所述建筑子系统包括设备间子系统、至少一配线间以及工作区子系统,所述中心机房与设备间子系统电性连接,设备间子系统的输出端通过一垂直干线系统连接于配线间的输入端,配线间的输出端通过一水平干线系统电性连接至工作区子系统。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设备间子系统包括主配线架(MDF)、以及连接于所述主配线架输出端的电话程控交换机和网络核心交换机,所述主配线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至中心机房,所述电话程控交换机和网络核心交换机均通过垂直干线系统连接至配线间。优选地,所述中心机房包括中心网络以及与中心网络连接的程控交换机,所述程控交换机电性连接至主配线架的输入端。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配线间包括配线架、连接于配线架输出端的报警装置以及为所述配线架和报警装置供电的UPS (不间断电源),所述配线架的输出端并通过水平干线系统连接于工作区子系统。优选地,所述配线架为子配线架(IDF)。优选地,所述工作区子系统包括信息插座以及连接于所述信息插座上的终端设备,所述信息插座的输入端连接于子配线架的输出端。优选地,所述信息插座包括电话接口以及网络接口,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与电话接口相连接的电话机、以及与所述网络接口相连接的网络集线器或计算机。优选地,所述垂直干线系统包括用于传输设备间子系统输出的语音信息的语音干线以及用于传输设备间子系统输出的数据信息的数据干线。优选地,所述语音干线为第三类电话电缆,所述数据干线为六芯多模光缆。优选地,所述水平干线系统为不超过90米的电缆。本技术所阐述的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合理的系统设备配置,优化了建筑物内的工作环境和信息环境,提升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地管理。2、使用时只需通过插接方式将终端设备与配线间连接,使用方便,布线简单并合理,无需重复布线,节约布线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框图。其中1、中心机房;11、中心网络;12、程控交换机;2、设备间子系统;3、垂直干线系统;41、配线间;411、配线架;412、UPS ;413、报警装置;42、配线间;421、配线架;422、UPS ;423、报警装置;5、水平干线系统;61、工作区子系统;611、信息插座;612、终端设备;62、工作区子系统;621、信息插座;622、终端设备;71、工作区子系统;711、信息插座;712、终端设备;72、工作区子系统;721、信息插座;722、终端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如图1所不,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包括一中心机房I和至少一建筑子系统,该建筑子系统包括设备间子系统2、至少一配线间以及工作区子系统,中心机房I与设备间子系统2电性连接,设备间子系统2的输出端通过一垂直干线系统3连接于配线间的输入端,配线间的输出端通过一水平干线5系统电性连接至工作区子系统。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一个建筑子系统、二个配线间(配线间41和配线间42)以及与每个配线间相对应的二个工作区子系统(其中,配线间41对应工作区子系统61和工作区子系统62,配线间42对应工作区子系统71和工作区子系统72)。具体的结构如下设备间子系统2包括主配线架(MDF)、以及连接于主配线架输出端的电话程控交换机和网络核心交换机,主配线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至中心机房1,电话程控交换机和网络核心交换机均通过垂直干线系统3连接至配线间。设备间子系统2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中心单元,用于安装设备并进行应用系统以及管理和维护,该设备间子系统2通过中央主配线架把各种不同的设备连接起来,是服务于垂直主干的跳接及配线管理的空间。同时提供主干、广域网、公共电话网的入户接口。其采用物理星型拓扑结构,通过划分和组合网段,管理各楼层的网络设备,一般宜设在建筑物的第二层或第三层。中心机房I包括中心网络11以及与中心网络连接的程控交换机12,程控交换机电性连接至主配线架的输入端。中心机房I为布线系统的语音和数据传输终端,其可以是多个建筑物进行的统一布线的共用终端,当为多个建筑物时,建筑物之间的线缆宜采用地下管道或电缆沟的方式敷设。建筑群干线电缆、光缆进入建筑物时,应设引入设备,且要有必要的保护装置,并在适当位置终端转换为室内电缆、光缆。配线间用于端接和管理水平干线系统5和垂直干线系统3,为连接工作区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新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的管理通信线路,配线间包括配线架、连接于配线架输出端的报警装置以及为配线架和报警装置供电的UPS,配线架的输出端并通过水平干线系统连接于工作区子系统。其中,配线架为子配线架。配线间可位于建筑物的某一层或以多层共用的方式分布。对于信息点不是很多,使用功能又相近的楼层可共用一个配线间;对于信息点较多的楼层则应每层设一个配线间。楼层配线间应尽量保持无尘、通风良好、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应设消防报警装置,并提供UPS电源,以保证网络设备安全运行,室内温保持在18°C至27°C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至70%。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二层各设一个配线间的情况,具体是配线间41包括配线架411、连接于配线架输出端的报警装置413以及为配线架411和报警装置413供电的UPS 412,配线架411的输出端并通过水平干线系统5分别连接于工作区子系统61和工作区子系统62 ;配线间42包括配线架421、连接于配线架输出端的报警装置423以及为配线架421和报警装置423供电的UPS 422,配线架421的输出端并通过水平干线系统5分别连接于工作区子系统71和工作区子系统72。工作区子系统61包括信息插座611以及连接于信息插座611上的终端设备612,信息插座611的输入端连接于配线架411的输出端;工作区子系统62包括信息插座621以及连接于信息插座621上的终端设备622,信息插座621的输入端连接于配线架411的输出端;工作区子系统71包括信息插座711以及连接于信息插座711上的终端设备712,信息插座711的输入端连接于配线架421的输出端;工作区子系统72包括信息插座7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包括一中心机房和至少一建筑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子系统包括设备间子系统、至少一配线间以及工作区子系统,所述中心机房与设备间子系统电性连接,设备间子系统的输出端通过一垂直干线系统连接于配线间的输入端,配线间的输出端通过一水平干线系统电性连接至工作区子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包括一中心机房和至少一建筑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子系统包括设备间子系统、至少一配线间以及工作区子系统,所述中心机房与设备间子系统电性连接,设备间子系统的输出端通过一垂直干线系统连接于配线间的输入端,配线间的输出端通过一水平干线系统电性连接至工作区子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子系统包括主配线架、以及连接于所述主配线架输出端的电话程控交换机和网络核心交换机,所述主配线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至中心机房,所述电话程控交换机和网络核心交换机均通过垂直干线系统连接至配线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机房包括中心网络以及与中心网络连接的程控交换机,所述程控交换机电性连接至主配线架的输入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间包括配线架、连接于配线架输出端的报警装置以及为所述配线架和报警装置供电的UPS,所述配线架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时讯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