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6272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其包括冷凝器、水箱、连接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水箱之间的出水管及循环水管、连接于所述冷凝器的水入口的进水管及排水管,所述出水管、所述循环水管、所述进水管及所述排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电发热部件,所述热泵热水机组还包括用以控制所述电发热部件发热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泵热水机组通过在各个管路上设置电发热部件,并控制电发热部件的发热来实现热泵热水机组的水管路的有效防冻,结构简单合理且易于实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泵热水机组,尤其涉及一种管道防冻式的热泵热水机组。
技术介绍
目前,热泵热水机组由于受气温的影响,导致一部分区域无法使用,特别是长江以北区域,冬天气温低于o°c的,热泵热水机组水管容易被冻结甚至被冻裂,特别是既有直热产水功能且带循环保温功能的热泵热水机组,其有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循环水管道及排水管道。机组处于非运行时间,这四种功能的水管路中的水为静止状态,有可能被冻住;或者机组正处于直热产水功能时,循环水路及排水管路中的水为静止状态,有可能被冻住;同理,如果机组处于循环保温功能时,进水管路及排水管路中的水为静止状态,也有可能被冻住。因此,有必要对这样的热泵热水机组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热泵热水机组的管道冻结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其包括冷凝器、水箱、连接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水箱之间的出水管及循环水管及连接于所述冷凝器的入水口的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出水管、所述循环水管、所述进水管及所述排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电发热部件,所述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还包括用以控制所述电发热部件发热的控制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为水氟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水氟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壳管式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电发热部件为自限温电伴热带、电加热带或电加热丝。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及电子膨胀阀,所述循环水管上设置有阻止水流向所述水箱的单向阀。进一步地,所述热泵热水机组还包括与所述冷凝器换热的冷媒循环系统。进一步地,所述电发热部件的外部包裹有导热及保温部件。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及保温部件包括包裹于所述电发热部件的外部的铝箔纸及包裹于所述铝箔纸的外部的保温棉。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管及所述进水管汇接于所述冷凝器的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循环水管及所述进水管的汇接处之间连接有一管路,所述热泵热水机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管路上的管道温度传感器及用以检测外部环境温度的环境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连接于所述管路上,所述冷凝器的入水口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底部。本技术的热泵热水机组通过在各个管路上设置电发热部件,并控制电发热部件的发热来实现热泵热水机组的水管路的有效防冻,结构简单合理且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其包括冷凝器10、水箱20、出水管30、循环水管31、进水管32及排水管33。所述出水管30及所述循环水管31连接于所述冷凝器10和所述水箱20之间。所述冷凝器10具有入水口 11。所述进水管32和排水管33连接于所述冷凝器10的入水口 11。所述出水管30、所述循环水管31、所述进水管32及所述排水管33上分别设置有电发热部件40。所述热泵热水机组还包括用以控制所述电发热部件40发热的控制装置50。本技术的热泵热水机组通过在各个水管路上设置电发热部件40,并控制电发热部件40的发热来实现热泵热水机组的各水管路的有效防冻,结构简单合理且易于实现。所述热泵热水机组还包括与所述冷凝器10换热的冷媒循环系统60。通过将冷媒循环系统60中的冷媒的热量传递至主要由水箱20、进水管32、出水管30及循环水管31形成的水系统中,以为用户提供热水。所述冷凝器10为水氟换热器。所述水氟换热器可为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壳管式换热器。所述冷凝器10具有出水口 12。所述冷凝器10的入水口 11位于所述冷凝器10的底部,所述冷凝器10的出水口 12位于所述冷凝器10的顶部。所述出水管30连接于所述冷凝器10的出水口 12处。所述循环水管31、进水管32及排水管33连接于所述冷凝器10的入水口 11处。所述进水管32可连接自来水管。所述电发热部件40可为自限温电伴热带、电加热带或电加热丝。所述电发热部件40的外部包裹有导热及保温部件70。所述导热及保温部件70包括包裹于所述电发热部件40的外部的铝箔纸(图未示)及包裹于所述铝箔纸的外部的保温棉(图未示)。所述进水管32上设置有电磁阀34及电子膨胀阀35。所述循环水管31上设置有阻止水流向所述水箱20的单向阀36。所述循环水管31及所述进水管32汇接于所述冷凝器10的入水口 11。所述入水口 11与所述循环水管31及所述进水管32的汇接处之间连接有一管路80。所述排水管33连接于所述管路80上。当需要维修或将冷凝器10换位置时,通过排水管33将冷凝器10及相关水管路内的水排放干净。所述热泵热水机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管路80上的管道温度传感器81及用以检测外部环境温度的环境温度传感器82。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82设置在与大气相通的位置。所述管道温度传感器81可被上述导热及保温部件70包裹。所述控制装置50具有检测控制电路。所述控制装置50检测管道温度传感器81及环境温度传感器82的温度,并对二者温度进行比较,比较后实现电发热部件40的通电或者断电的控制。电发热部件40通电则发热,对进水管32、循环水管31、排水管33及出水管30进行加热保温,以达到防冻(防冻结、防冻裂)作用。具体地,电发热部件40通电则工作产生热量,并把热量传递给进水管32、循环水管31、排水管33及出水管30,使各水管保持较高的温度(约10°c 40°C)。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在低于0°C气温下水管被冻结甚至冻裂现象的产生。在电发热部件40发热与停止的二种状态时,处于电发热部件40发热的工作模式时,环境温度传感器82的温度会低于处于电发热部件40停止的工作模式时的环境温度传感器82的温度。在这个总体条件下,当所述控制装置50检测到环境温度传感器82的温度低于某一预设值(约(TC 8°C ),或者检测到管道温度传感器81的温度低于某一预设值(约(TC 8°C ),控制装置50则发出开启信号或者直接供强电给电发热部件40,电发热部件40运行发热;当所述控制装置50检测到环境温度传感器82的温度高于某一预设值(约2°C 10°C),或者检测到管道温度传感器81的温度低于某一预设值(约15°C 45°C),控制装置50则发出关闭信号或者直接切断电发热部件40的电源,电发热部件40停止运行。上述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处于直热产水功能时,所述控制装置50控制电磁阀34通电打开,所述电子膨胀阀35打开至合适开度,水由所述进水管32进入至所述冷凝器10内,此时,单向阀36会阻止水由所述冷凝器10内流至水箱20内。由所述进水管32进入的水在所述冷凝器10内被加热,然后经过出水管30流入至水箱20内,以为用户提供热水。上述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处于循环保温功能时,所述电磁阀34断电,通过水泵泵送水箱20内的水进入所述冷凝器10内,进入冷凝器10的水被加热,由所述出水管30流回至水箱20内,以保持水箱20内的水的温度。本技术解决了热泵热水机组水管的防冻问题,热泵热水机组在严寒的地区也不会冻坏,扩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包括冷凝器、水箱、连接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水箱之间的出水管及循环水管及连接于所述冷凝器的入水口的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出水管、所述循环水管、所述进水管及所述排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电发热部件,所述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还包括用以控制所述电发热部件发热的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包括冷凝器、水箱、连接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水箱之间的出水管及循环水管及连接于所述冷凝器的入水口的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出水管、所述循环水管、所述进水管及所述排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电发热部件,所述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还包括用以控制所述电发热部件发热的控制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为水氟换热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氟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壳管式换热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部件为自限温电伴热带、电加热带或电加热丝。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防冻式热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及电子膨胀阀,所述循环水管上设置有阻止水流向所述水箱的单向阀。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林李奇乡张登科张裕兆饶荣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