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小京专利>正文

一种通风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373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5:22
一种能保证隐私性及防盗性的有门中门的通风门,由通风门体(2),通风门的室外侧透气部位(1),透气通道(3),门中门(4)等部分构成,它的室外侧透气部位(1)和门中门(4)的相互位置是适当错开,错开的程度是:光路不能同时穿越两者,而空气可正常流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通风门[一]
本专利技术属于门,涉及一种通风门,特别是一种有门中门的通风门。[ 二 ]
技术介绍
现有门一般是钢板、木板等板材制成的空芯门,其门体属于框架结构,由通风门体的外面板、内面板及将外面板内面板联接成一体的门框架等部件构成。现有门又分为不通风门及通风门两大类,一类为不通风门,不通风门的外面板和(或)内面板为一整块板材,当门关闭后空气基本被隔断,不通风门的气密性、保温性较好,但通风透气性很差。另一类为通风门,最原始的可通风门是钢筋焊接的铁栅栏门,铁栅栏门的透气性很好,隐私性、防盗性、气密性及保温性很差。中国专利CN2388332Y提出了一种类有弯折或弯曲风道的通风门,但气密性及保温性很差。因此现在市场上常见的通风门是带有门中门的室外门,其内面板上有一到二个俗称门中门的可开闭的小门或小窗,其外面板上和门中门相对应的部位开有通风透气孔,当门中门打开时门内外的空气可经由外面板开有通风透气孔的部位(简称透气部位)和门中门进行交换,当门中门关闭时,门内外的空气基本被隔断,气密性、保温性较好,这种通风门可皆顾透气性、气密性、保温性,但由于外面板上透气部位和门中门的部位相对应,当门中门打开通风时光路及室外的人的视线可经过外面板上透气部位和门中门形成的通风透气通道直接进入室内,例如中国专利CN3174424,故这种现有通风门的隐私性及防盗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能保证隐私性及防盗性的一种有门中门的通风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由于光路或人的视线只能走直线,而空气则可以在弯道中流动,而且通风门在外面板上透气部位及在内面板上装有门中门后在框架内可形成通风透气通道(简称透气通道),便于空气的流动,因此可将通风门的室外侧透气部位与门中门的位置适当错开,使光路不能同时穿越两者,室外的人的视线也不能同时穿越两者,而空气可在透气通道中正常流通。一种通风门,由通风门体(2),通风门的室外侧透气部位(I),透气通道(3),门中门(4)构成,其室外侧透气部位(I)与门中门(4)的位置是适当错开,错开的程度是光路不能同时穿越两者,而空气可正常流通。室外侧透气部位(I)是在通风门体(2)的外面板上,可由冲压成型的气道组成,也可由栏杆或叶片组成。通风门体⑵内面板上有可开闭的门中门(4)。透气通道(3)中还有遮光件(5),遮光件(5)是处于透气通道(3)中将室内外间光路阻断的位置。遮光件(5)可以是加强筋或加强梁,也可以是遮光挡板,还可以是由钢板弯折成的遮光体。[四]附图说明图1是通风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本专利技术结构同时加入遮光件的进一步说明,图3是室内侧上部有门中门的通风门的实施例,图4是室内侧有2个门中门的通风门的实施例,图5也是室内侧有上下二个门中门的通风门的实施例。[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通风门的结构进行说明。现以图1透气门的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在图1中,I是通风门的室外侧透气部位,该透气部位有透气孔,可由气孔、栏杆或叶片组成,2是通风门体,3是通风门连接室外侧透气部位I和门中门4的透气通道,4是门中门,室外侧透气部位I的透气孔开于通风门体2的外面板上,门中门4开于通风门体2的内面板上,I和4的位置分别在室外侧的下端和室内侧的上端,只要I和4的位置是错开足够远时,室外的人便不能经室外侧透气部位I的透气孔、透气通道3、室内侧透气孔4看到室内,而空气也可经由1,3及4形成的透气通道中正常流通,这便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果需要加强本专利技术的通风性和实用性,可以在透气通道3内加入遮光件,遮光件是处于透气通道3中将室内外间光路阻断的位置,对于空气的流通影响很小,遮光件可以是加强筋或加强梁.也可以是遮光挡板,还可以是由钢板弯折成的遮光物,由于位置的错开和同时加入遮光件,这时通风门的室外侧透气部位I的透气孔和室内侧门中门4的尺寸可以增大,数量也可以增加,门的透气性也可以增强,见图2的示意图。在图2中,I是通风门的室外侧透气部位,该透气部位有透气孔,可由气孔、栏杆或叶片组成,2是通风门体,3是通风门连接室外侧透气部位I和门中门4的透气通道,4是门中门,5是遮光件,室外侧透气部位I的透气孔开于通风门体2的外面板的中部,室内侧透气孔4开于通风门体2的内面板的最下端和的最上端,加入了遮光件5后,由于位置的错开和同时加入遮光件,只要I和4的位置是错开一定距离,室外的人便不能经室外侧透气部位I的透气孔、透气通道3、室内侧透气孔4看到室内,而空气也可正常流通,门的透气性也比图1增强,通风门体的上、下部是填充物。本专利技术的第I个实施例可见图1的示意图,笫2个实施例可见图2的示意图,它们结构在前巳表述。本专利技术的第3个实施例是一其上部有门中门的通风门,它的结构示意图见图3,图3是图1通风门的示意图同时加入遮光件的实际应用.在图3中,I是通风门的室外侧透气部位,该透气部位有透气孔,可由一组狭长的气孔或栏杆或叶片组成,2是通风门体,3是通风门连接室外侧透气部位I和室内侧透气孔4的气道,4是门中门,5是遮光件。室外侧透气透气部位I在通风门体2的外面板上,门中门4在通风门体2的内面板上,图3的状态是门中门关闭的状态,此时门不透气.当需要透气时将门中门打开,室内外的空气经由1,3及4可实现交换.由于室外侧透气部位I与室内侧门中门4的位置适当错开,而且加入了遮光件5,从室外到室内的光路被阻断,室外的人的视线被其阻挡,这便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4个实施例是有室内侧上下二个门中门的通风门,它的结构示意图见图4,图4也是图2通风门不意图同时加入遮光件的实际应用在图4中,I是通风门的室外侧透气部位,该透气部位有透气孔,可由一组狭长的气孔或栏杆或叶片组成,2是通风门体,3是通风门连接室外侧透气部位I和门中门4的气道,4是门中门,5是遮光件,可以是由钢板弯折成的遮光体或二件加强筋或加强梁。室外侧透气透气部位I在通风门体2的外面板上,室内侧透气孔4开于通风门体2的内面板上,图4的状态是门中门关闭的状态,此时门不透气.当需要透气时将门中门打开,室内外的空气经由1、3及4可实现交换.由于室外侧透气透气部位I与室内侧门中门4的位置适当错开,而且加入了遮光件5,从室外到室内的光路被阻断,室外的人的视线被其阻挡,这便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5个实施例也是室内侧有上下二个门中门的通风门,它的结构示意图见图5,图5也是图2透气门示意图同时加入遮光件的实际应用。在图5中,I是通风门的室外侧透气部位,该透气部位有透气孔,可由气孔、栏杆或叶片组成,2是通风门体,3是门连接室外侧透气部位I和室内侧透气孔4的气道,4是门中门,5是遮光件,可以是由钢板弯折成的遮光体或二件加强筋或加强梁。图5的状态是门中门关闭的状态,此时门不透气.当需要透气时将门中门打开,室内外的空气经由1、3及4可实现交换.由于由于室外侧透气部位I与门中门4的位置适当错开,而且加入了遮光件5,从室外到室内的光路被阻断,室外的人的视线被其阻挡,这便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门,由通风门体(2),通风门的室外侧透气部位(1),透气通道(3),门中门(4)构成,其特征是,室外侧透气部位(1)与门中门(4)的位置是适当错开,错开的程度是:光路不能同时穿越两者,而空气可正常流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门,由通风门体(2),通风门的室外侧透气部位(1),透气通道(3),门中门(4)构成,其特征是,室外侧透气部位(I)与门中门(4)的位置是适当错开,错开的程度是: 光路不能同时穿越两者,而空气可正常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门,其特征是,室外侧透气部位⑴是在通风门体(2)的外面板上,可由冲压成型的气道组成,也可由栏杆或叶片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小京
申请(专利权)人:陶小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