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装饰吊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3222 阅读:5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芦苇装饰吊顶,包括主龙骨和副龙骨,所述主龙骨和副龙骨纵横交错构成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设有芦苇装饰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芦苇装饰吊顶轻质耐用,安装方便,芦苇装饰吊顶和石膏板相比,更加的环保无害,对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有保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饰板,特别是一种芦苇装饰吊顶
技术介绍
在当今社会,室内装饰材料层出不穷,传统的采用木料或竹料等制成的建材装饰板笨重、寿命短,不能长期使用,现有的普通石膏板笨重,耐腐蚀性能差,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轻质耐用、环保无害的芦苇装饰吊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芦苇装饰吊顶,包括主龙骨和副龙骨,所述主龙骨和副龙骨纵横交错构成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设有芦苇装饰层。采用芦苇装饰,其轻质耐用,安装更方便,芦苇装饰吊顶和石膏板相比,更加的环保无害,对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有保障。优选的,所述主龙骨和副龙骨互相垂直。优选的,所述主龙骨有多个,间距为900mm-1200mm。优选的,所述副龙骨有多个,间距为600_900mm。优选的,所述芦苇装饰层通过射钉安装在所述主龙骨和副龙构成的安装基座上。进一步的,所述射钉有多个,间距为300mm。这样可以更加牢固地将芦苇装饰层安装在主龙骨和副龙构成的安装基座上。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芦苇装饰吊顶轻质耐用,从而安装方便,芦苇装饰吊顶和石膏板相比,更加的环保无害,对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有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芦苇装饰吊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芦苇装饰吊顶的安装示意图。图中标记1_主龙骨,2-副龙骨,3-芦苇装饰层,4-射钉,5-混凝土楼板,6_膨胀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芦苇装饰吊顶,包括主龙骨I和副龙骨2,所述主龙骨I和副龙骨2纵横交错构成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设有芦苇装饰层3。芦苇装饰层采用芦苇装饰板装饰,其取材方便、轻质耐用,安装也更方便,芦苇装饰吊顶和石膏板相比,更加的环保无害,对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有保障。具体的,所述主龙骨I和副龙骨2互相垂直。所述主龙骨I有多个,间距为900mm-1200mm,本实施中优选1000mm。所述副龙骨2也有多个,间距为600-900mm,本实施例中优选800_。所述芦苇装饰层3通过射钉4安装在所述主龙骨I和副龙骨2构成的安装基座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安装芦苇装饰层3,例如铆接等。进一步的,所述射钉4有多个,间距为300mm,这样可以更加牢固地将芦苇装饰层3安装在主龙骨I和副龙骨2构成的安装基座上。参看图1和图2的示意图,施工安装时,多个主龙骨I通过膨胀螺栓6安装在混凝土楼板5上,主龙骨I间距应控制在900mm-1200mm之间,优选1000mm。副龙骨2插入相邻主龙骨之间,调整水平度,主龙骨I和副龙骨2互相垂直,通过射钉将副龙骨2与主龙骨I连接。所述副龙骨2也有多个,间距控制在600-900mm之间,本实施例中优选800_。接着安装芦苇装饰层3并固定,龙骨安装完毕校正后,将芦苇装饰层3放在主、副龙骨交错构成的安装基座上,采用射钉4将芦苇装饰层3固定,射钉4的间距为300mm。这样牢固地将芦苇装饰层3安装在主龙骨I和副龙骨2构成的安装基座上。固定时应注意从芦苇装饰层3的板面一方向其他两个方向固定,不得多点同时作业,射钉4钉头宜略埋入芦苇装饰层3的板面,但不得损坏芦苇装饰层3的板面。本技术的芦苇装饰吊顶轻质耐用,从而安装方便,芦苇装饰吊顶和石膏板相比,更加的环保无害,对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有保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芦苇装饰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龙骨和副龙骨,所述主龙骨和副龙骨纵横交错构成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设有芦苇装饰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苇装饰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龙骨和副龙骨,所述主龙骨和副龙骨纵横交错构成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设有芦苇装饰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苇装饰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和副龙骨互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芦苇装饰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有多个,间距为 900mm-120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良刘佳万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