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盘的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137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振动盘的料斗,包括底板、筒形料斗本体,底板固定在料斗本体的下部,料斗本体的内周面设有带凹槽逐步上升的螺旋轨道,螺旋轨道的下端与底板相衔接,螺旋轨道的上端衔接出料口,底板与螺旋轨道下端的衔接处设置一调整块;所述调整块的上端可设有一个沿螺旋轨道上升方向由低逐步升高的曲面;在底板与螺旋轨道下端的衔接处可先设置一个凹槽,调整块用螺丝固定在底板的凹槽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提高振动盘送料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振动盘,尤其是一种适宜输送长方体零件的振动盘料斗。
技术介绍
振动盘是一种自动定向排序的送料设备,一般要包括料斗、脉冲电磁铁、直线送料器;工作时,待输送的多个零件放在料斗中,然后料斗在脉冲电磁铁的作用下,料斗作垂直方向振动,且由倾斜的弹簧片带动料斗绕其垂直轴做扭摆振动,料斗内零件由于受到这种振动,就沿料斗螺旋轨道上升,直到送出出料口进入直线送料器。如附图1所示,就是一种公知振动盘的料斗,其包括底盘la、筒形料斗本体2a,料斗本体2a的内表面设有带凹槽逐步上升的螺旋轨道21a,这种公知的料斗在振动输送长方体零件时,常常会出现如附图2所示的状态,多个长方体零件10立起贴壁排列在螺旋轨道21a的上面,阻止其它零件进入螺旋轨道21a的凹槽中,导致料斗无法送出零件。传统解决办法是用气枪把排列的零件10吹散,但这种办法带来较大生产噪音,同时要消耗气源,有时还会把零件10吹出料斗,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振动盘的料斗,有效提高振动盘送料的可靠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振动盘的料斗,包括底板、筒形料斗本体,底板固定在料斗本体的下部,料斗本体的内周面设有带凹槽逐步上升的螺旋轨道,螺旋轨道的下端与底板相衔接,螺旋轨道的上端衔接出料口,底板与螺旋轨道下端的衔接处设置一调整块。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块的上端设有一个沿螺旋轨道上升方向由低逐步升高的曲面,方便零件跃过调整块。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与螺旋轨道下端的衔接处先设置一个凹槽和多个安装孔,调整块的底部加工多个螺丝孔,然后用螺丝把调整块固定在底板的凹槽上,方便拆装调整块。本技术由于在底板与螺旋轨道下端的衔接处设置一调整块,料斗输送长方体零件时,零件在进入料斗本体的螺旋轨道前受调整块阻挡,需跃过调整块落下,从而使这类长方体零件在盘底不会产生规则的贴壁排列而致上升螺旋轨道被遮挡,自动消除长方体零件竖起贴壁排列的现象,保证零件能顺利进入料斗本体螺旋轨道的凹槽中,有效提高振动盘送料的可靠性,同时也不会使零件跳出料斗和消耗气源,防止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公知振动盘料斗的立体图;图2是图1振动盘料斗一种送料状态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3、图4所示,一种振动盘的料斗,包括底板1、筒形料斗本体2,底板I固定在料斗本体2的下部,料斗本体2的内周面设有带凹槽逐步上升的螺旋轨道21,螺旋轨道21的下端与底板I相衔接,螺旋轨道21的上端衔接出料口 22,底板I与螺旋轨道21下端的衔接处固定一调整块3。调整块3的上端可设有一个沿螺旋轨道21上升方向由低逐步升高的曲面31。调整块3的安装时可先在底板I与螺旋轨道21下端的衔接处加工一个凹槽11和多个安装孔12,然后调整块3底部加工螺丝孔,最后用螺丝13把调整块3固定在底板I的凹槽11上。以上仅是本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盘的料斗,包括底板、筒形料斗本体,底板固定在料斗本体的下部,料斗本体的内周面设有带凹槽逐步上升的螺旋轨道,螺旋轨道的下端与底板相衔接,螺旋轨道的上端衔接出料口,其特征在于:底板与螺旋轨道下端的衔接处设置一调整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盘的料斗,包括底板、筒形料斗本体,底板固定在料斗本体的下部,料斗本体的内周面设有带凹槽逐步上升的螺旋轨道,螺旋轨道的下端与底板相衔接,螺旋轨道的上端衔接出料口,其特征在于底板与螺旋轨道下端的衔接处设置一调整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盘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寒暾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伊格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