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液回收罐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及医疗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血液回收罐。
技术介绍
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也曾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但近年来,异体输血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副作用及血液传染病的发生已引起人们的震1惊。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输血医学也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由最初的全血输血逐步发展为成分输血、异体输血发展为自体输血、替代输血发展为治疗输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需要选择输血方式,避免浪费又提高了疗效。为减少宝贵血液资源的浪费并满足临床输血治疗的需求现状,避免或减少异体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术中自体失血回收、血液成分分离、治疗性血浆置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真正实现了“用自己的血救自己”。大部分医疗机构致力于自体血液回收系统的研发,已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现有的一些血液回收罐因结构不合理,血液分离不彻底,安装起来也很不方便,罐的密封性不好,也影响了血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根据临床需求,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液回收罐,使其结构更加合理,安装更便利,且可以提高罐的密封性、稳定性及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液回收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二通、伞柱、胶碗、静摩擦片、伞套、细直管组成固定部分,由动摩擦环、外壳、内胆、喇叭、底盖组成旋转部分安装在离心系统上;所述伞柱下端连接细直管,上端连接在所述二通的里部,二通进液口与伞柱、细直管连通;所述伞柱外部紧固伞套,并与伞套之间留有环空间隙,所述伞套上端紧密插设在二通内壁上,翼端伸入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二通出液口与伞套?伞柱间隙、外壳的空腔连通;所述伞套外部由下至上依次套设动摩擦环、静摩擦片、胶碗,所述动摩擦环与静摩擦片紧密接触,所述静摩擦片与胶碗紧扣,所述二通位于胶碗上方;所述外壳上口与动摩擦环紧密粘接,外壳底部与底盖紧密粘接,在外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回收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二通、伞柱、胶碗、静摩擦片、伞套、细直管组成固定部分,由动摩擦环、外壳、内胆、喇叭、底盖组成旋转部分安装在离心系统上;所述伞柱下端连接细直管,上端连接在所述二通的里部,二通进液口与伞柱、细直管连通;所述伞柱外部紧固伞套,并与伞套之间留有环空间隙,所述伞套上端紧密插设在二通内壁上,翼端伸入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二通出液口与伞套-伞柱间隙、外壳的空腔连通;所述伞套外部由下至上依次套设动摩擦环、静摩擦片、胶碗,所述动摩擦环与静摩擦片紧密接触,所述静摩擦片与胶碗紧扣,所述二通位于胶碗上方;所述外壳上口与动摩擦环紧密粘接,外壳底部与底盖紧密粘接,在外壳内部居中设置一内胆,与外壳局部粘接,其余部位与外壳间留有间隙;内胆里侧粘接一喇叭,所述细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礼,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