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式吸锡器,主要由吸嘴本体,连接管、制动管、阀门座、气管、气槽瓶、按压钮和作动装置、外盖和弹簧等零件组成,气槽瓶内压缩空气或压缩气体释出与气管保持连通,并受阀门座控制,按下按压钮触动阻气阀,使压缩气体由进气口喷入进气室内,使上下活塞迅速移动,吸锡室产生强大吸力,可吸取锡屑,聚集于储锡部内,弹簧的恢复力可使上下活塞推回原来位置。(*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动式吸锡器,属于气动工具的
常用的吸锡器(参阅附附图说明图1),其壳体10内组装一杆柱11,杆柱11的顶端装有按钮12,按钮12下部设有一卡槽13,卡槽13下方又配装一松解钮14,杆柱11在松解钮14的下方螺接一活塞15,弹簧16套装在活塞15下方,在组装完成以后,按压按钮12使活塞15紧迫弹簧16,使卡槽13嵌制于松解钮14上面,这时可将吸嘴17对准熔融的锡屑,按下松解钮14由于弹簧16的弹性恢复力上提杆柱11,使活塞15沿着壳体10内壁向上提升,由此达到抽吸锡屑到壳体10内的目的,可是这种结构的吸锡器,要求具有强大的瞬间吸力,就必须使用弹性恢复力较大的弹簧16,而且弹性恢复力愈大,活塞15上提速度也愈快,相应也能产生更大的瞬间吸力作用,因此常常造成使用不便,例如每次使用须用大姆指用力按压按钮12压迫弹簧16一次,在多次频繁使用以后,常会造成姆指受伤,尤其在压下按钮12以后,还应再按下松解钮14,才能完成吸锡工作,所以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取锡屑,因为熔融的锡屑,若不能在短时间内吸取,就会迅速冷却并凝固成型,难于吸除,必须再把锡屑熔融以后,然后再来吸取,既浪费时间,又增加能源的消耗。目前虽然已有真空吸锡器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力。但由于应另外组装真空泵或空气压缩机设备,使成本增高,而且由于配件繁多,也无法携带使用,因此不能为大多数使用者乐意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气动式吸锡器,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其吸锡室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力,可以将锡屑吸入并聚集于储锡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动式吸锡器其吸嘴本体是上下相通的圆锥状管体,其内部中空有一吸锡室,底部中心有一吸气通道,该吸锡室向下延伸设有储锡部,顶端又向延伸而设有二阻挡缘,连接管,与吸嘴本体上方螺纹连接,其内部中空设有一滑动槽,并与吸锡室相通连接管顶端有挡止部,其中心有穿孔,管壁上方横向贯穿二圆孔,制动管是圆管体,与连接管上方螺纹连接,管壁外侧延伸一凸块,管内有分隔垣,且有进气室,上方中空有一气槽室,进气室上方有排气孔,管壁下方左侧有进气口,凸块内设置上下贯穿并与进气口相通的容置槽,分隔垣中心向上凸设一凸起部,凸起部左方又设置气道阀门座是圆柱状,其内设有阻气阀,气槽瓶底端设有一气门嘴,顶端有注气孔,按压钮螺接于制动管下方左侧管壁上,其内设有击锤,击锤与按钮内侧间的弹处片,气管上方开口处与气道枢接,作动装置的活塞连杆装在穿孔中,上活塞枢接于活塞连杆的顶端,并装在进气室内,下活塞枢接于活塞连杆底端,装在滑动槽内,外盖螺接于制动管外壁上方,其顶端中心有插接孔,弹簧抵制按压钮下方和凸块上方,弹簧上下两端抵制于下活塞,上方和阻挡部下方,弹顶端装在右活塞下方。图1是常用吸锡器的剖视图图2是气动式吸锡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气动式吸锡器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气动式吸锡器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气动式吸锡器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气动式吸锡器的A的局部放大图兹结合附图对气动式吸锡器的结构详细叙述由图2、3、4,吸锡器由吸嘴本体2、连接管3、制动管4、阀门座5、气槽瓶6、气管7、按压钮8,作动装置9,外盖45和三个弹簧46、47、48,等构件组成;吸嘴本体2是一个上下相通的园锥状管体,其内部中空并设有一吸锡室20,底部中心有一吸气通道21,该吸锡室20向下延伸设有一储锡部200,该吸锡室顶端又向内延伸,设有二阻挡缘201,202;连接管3是圆管体,与吸嘴本体2的上方以螺纹相连接,连接管3的内部中空设有一滑动槽30,并与吸锡室20相连通,管壁上方横向贯穿设有相对的两个圆孔31、32,连接管3顶端设有档止部33,其中心设有穿孔330,制动管4是一圆管体,并且与连接管3的上方以螺纹相连接;制动管4内设有分隔垣40,分隔垣40下方是中空,且设有一进气室41,其上方也是中空,且有一气槽室42,进气室41上方设有相对的二排气孔410,411,制动管4外壁下方向左延伸设有一凸块43,管壁下方左侧设置一进气口44,凸块43内又设置一上下贯穿并与进气口44相通的容置槽430,而分隔垣40中心向上凸设有一凸起部400,凸起部400左方又设置一呈┑状气道401;阀座5是圆柱状,并与容置槽430内螺纹连接,阀座5也是市场上可以购置的产品,阀座5内设有一阻气阀50;气槽瓶6也是市场上可购得的产品,其内部注入压缩空气或一般的压缩气体(例如氧气,二氧化炭,煤气等等),气体压力约为200-300PSI,并且与气槽室42内螺纹连接,气槽瓶6底端设有一气门嘴60,顶端有一注气孔61;气管7是┍形,其上方开口处与气道401枢接,下方开口处枢接于容置槽430内,该气管7受阀门座5控制并与进气口44相连通;按压钮8是以螺纹装在制动管4下方左侧的管壁上,其内设有一成L形的击锤80,击锤80与按压钮8内侧之间设有一制动并成为 形的弹片81,作动装置9是由活塞连杆90,上活塞91和下活塞92组成的活塞连杆90是穿装在穿孔330中,上活塞91枢接于活塞连杆90的顶端;并装在进气室41内,下活塞92枢接于活塞连杆90的底端,并设置于活动槽30内,本装置又设定推动动作装置9的压力6Psi,外盖45以螺纹连接于制动管4外壁上方,外盖顶端中心设有一插接孔450;三个弹簧46、47、48,其中弹簧46两端分别抵制按压钮8下方和凸块43上方,弹簧47的上下端两分别抵制按压钮8下方和凸块43上方,弹簧47的上下端两分别抵制于下活塞92上方和阻挡部33下方,该弹簧48的顶端是装在分隔恒40下方。由图4,组装时先将下活塞92枢接于活塞连杆90,使弹簧47套设于下活塞92上方,并且把活塞连杆90的顶端穿过穿孔330以后,吸嘴本体已与连接管3以螺纹相连接,这时可将弹簧48顶端装在活塞40下方,再把上活塞91枢接于活塞连杆90顶端后,使连接管3与制动管4螺纹连接,使阀门座5螺纹连接于容置槽430内,再把弹簧46装在凸块43上,弹片81插装在按压钮8内的左侧,并贴触击锤80上,又将按钮8以螺纹连接制动管管壁下方的左侧,使击锤80对准阻气阀50,再取气管(7)将顶端开口枢接于气道401,末端开口处枢接于容置槽430上方的开口处,再把气槽瓶6紧密装在气槽室42内,以螺纹相连接,使凸起部400正好可以抵压气门嘴60,使气槽瓶6内的压缩空气或压缩气体释放出来,并且受阀门座5控制,最后外盖45、52螺纹连接于制动管4的上方,(外盖45顶端中心的插接孔450可枢接空压设备,因此就不需气槽瓶6的设置,可使压缩空气或压缩气体直接注入气槽室42内,供长时间使用。)由此就完成了装配手续。由图5、6,由于气槽瓶6内的压缩空气或压缩气体已经释出,而且受阀门座5所控制,所以只要按下按压钮8,速动弹片81就向下来回滑触击锤80,使击锤80触动阻气阀50,并且同时让压缩空气或压缩气体瞬时间点放地由进气口44喷入进气室41内,这时使上活塞91同时运动,而下活塞92也往上迅速位移,当瞬时间进入进气室41内的压缩空气或压缩气体,其压力大于上下2活塞91、92,以及弹簧48的阻力时,就可迫使上下二活塞91、92同时向上移动,所以进入进气室41内的压缩空气或压缩气体压力愈大,相应地也使上下二活塞91、92,向上移动的速度也愈迅速,这时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式吸锡器其特征在于其吸嘴本体(2)是上下相通的圆锥状管体,其内部中空有一吸锡室(20),底部中心有一吸气通道(21),该吸锡室(20)向下延伸设有储锡部(250),顶端又向内延伸而设有二阻挡缘(201)(202),连接管(3),与吸嘴本体(2)上方螺纹连接,其内部中空设有一滑动槽(30),并与吸锡室(20)相通,连接管(3)顶端有挡止部(33),其中心有穿孔(330),管壁上方横向贯穿二圆孔(31)(32),制动管(4)是圆管体,与连接管(3)上方螺纹连接,管壁外侧延伸一凸块(43),管内有分隔垣(40),且有进气室(41),上方中空有一气槽室(42),进气室(41)上方有排气孔(410)(411),管壁下方左侧有进气口(44),凸块(43)内设置上下贯穿并与进气口(44)相通的容置槽(430),分隔垣(40)中心向上凸设一凸起部(400),凸起部左方又设置气道(401)阀门座(5)是圆柱状,其内设有阻气阀(50),气槽瓶(6)底端设有一气门嘴(60),顶端有注气孔(61),按压钮(8)螺接于制动管(4)下方左侧管壁上,其内设有击锤(80),击键(80)与按钮(8)内侧间的弹处片,气管(7)上方开口处与气道(401)枢接,作动装置(9)的活塞连杆(90)装在穿孔(330)中,上活塞(91)枢接于活塞连杆(90)的顶端,并装在进气室(41)内,下活塞(92)枢接于活塞连杆(90)底端,装在滑动槽(30)内,外盖(45)螺接于制动管(4)外壁上方,其顶端中心有插接孔(450),弹簧(46)抵制按压钮(8)下方和凸块(43)上方,弹簧(47)上下两端抵制于下活塞(92)上方和阻挡部(33)下方,弹簧(48)顶端装在右活塞(40)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启弘,
申请(专利权)人:丁启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