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勇专利>正文

手术电刀笔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650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术电刀笔头,有效解决现有的手术电刀笔头高度较短,不易操作,止血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刀杆和刀杆上端的刀头,刀杆上套装有固定套体,固定套体的上端上有套装在刀杆外周的保护套体,保护套体的上端有刀头,刀头和保护套体内的刀杆上端相连,刀头是由下至上向前翘起呈弧形的扁长体,扁长体的高度大于宽度,上端宽下端窄,上端经弧形线和下端过渡连接成一体结构,上端边沿呈弧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腹部深部止血,止血快速,操作简单,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ー种手术电刀笔头
技术介绍
现代外科中电子外科手术已广泛普及,电子外科手术系利用高频电流来切开组织,达到止血的效果,手术电刀是手术中不可缺少的止血工具,其融切割、分离、止血为ー体,使这些分开性的操作同时完成,减少结扎或缝合止血的频度,大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但是电刀笔头由于结构上的问题,在手术应用中存在有弊端,缺乏针对性,如腹部深部止血吋,由于目前的 电刀笔头是呈直线型的,且笔头的高度短,在手术中不但不易操作,更会造成伤ロ周边组织的损害,止血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況,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ー种手术电刀笔头,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手术电刀笔头高度较短,不易操作,止血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刀杆和刀杆上端的刀头,刀杆上套装有固定套体,固定套体的上端上有套装在刀杆外周的保护套体,保护套体的上端有刀头,刀头和保护套体内的刀杆上端相连,刀头是由下至上向前翘起呈弧形的扁长体,扁长体的高度大于宽度,上端宽下端窄,上端经弧形线和下端过渡连接成一体结构,上端边沿呈弧形。本技术适用于腹部深部止血,止血快速,操作简单,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由图1-图2给出,本技术包括刀杆I和刀杆上端的刀头4,刀杆I上套装有固定套体2,固定套体的上端上有套装在刀杆外周的保护套体3,保护套体的上端有刀头4,刀头和保护套体内的刀杆上端相连,刀头是由下至上向前翘起呈弧形的扁长体,扁长体的高度大于宽度,上端宽下端窄,上端经弧形线和下端过渡连接成一体结构,上端边沿呈弧形。所述的刀头4的厚度为l-2mm,沿横向最宽处的宽度为4_5mm,高度为1. 5-2. 5cm ;所述的刀杆I的直径为2mm ;所述的固定套体2的直径为3mm,高度为2cm ;所述的刀杆I的高度为6. 5cm ;所述的刀头4向前翘起的角度为10-15度;所述的保护套体3为透明塑料制成的圆筒,高度为3cm ;所述的固定套体2下端的刀杆高度为1. 5cm。使用时,将固定套体固定在电刀笔的前端,由于在笔杆上还套装了保护套体,所以可以避免由于笔头前端的高度较长时,而导致周围组织损伤的现象,本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手术电刀笔头高度较短,止血效果差,不易操作的问题,且本技术的刀头呈弧形向前翘起,在腹部深部止血吋,使用方便,不易损伤周边的组织,既准确快速,又操作简便,止血效果好,节省了手术时间,提升了手术安全系数,是医疗器械上的一大创造,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术电刀笔头,包括刀杆(1)和刀杆上端的刀头(4),刀杆(1)上套装有固定套体(2),其特征在于,固定套体的上端上有套装在刀杆外周的保护套体(3),保护套体的上端有刀头(4),刀头和保护套体内的刀杆上端相连,刀头是由下至上向前翘起呈弧形的扁长体,扁长体的高度大于宽度,上端宽下端窄,上端经弧形线和下端过渡连接成一体结构,上端边沿呈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电刀笔头,包括刀杆(I)和刀杆上端的刀头(4),刀杆(I)上套装有固定套体(2),其特征在于,固定套体的上端上有套装在刀杆外周的保护套体(3),保护套体的上端有刀头(4),刀头和保护套体内的刀杆上端相连,刀头是由下至上向前翘起呈弧形的扁长体,扁长体的高度大于宽度,上端宽下端窄,上端经弧形线和下端过渡连接成一体结构,上端边沿呈弧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电刀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4)的厚度为l-2mm, 沿横向最宽处的宽度为4-5mm,高度为1. 5-2. 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电刀笔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勇王维伟孙建军谢占涛汤高峰魏思东陈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