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远梅专利>正文

一种可相互连接的采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638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相互连接的采血管,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的侧面设置有与容器本体相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开口端套有弹性软管,所述弹性软管上设置有阻断弹性软管内部流通的弹性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容器本体的侧面设置连接管,并通过弹性软管来对两个容器本体的连接进行相互连接,两个容器本体需要连通时打开弹性夹即可实现两个容器本体内液体的互通,采用弹性软管能够避免硬性连接带来的易碎现象,而且利用带有一个或两个连接管容器本体的搭配方式,可以实现多个容器本体的相互连接,并分别实现各自之间的连通与关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盛装检测液体且可相互之间连接的的采血管。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在对病人进行抽样检测时,一些常规病人只需要采集一次检测样本即可,如血样、尿样等,采集的样本需要一个盛装容器即可。但有些特殊情况的病人需要一次采集批量的样本,或根据不同情况分次采集同一病人的检测样本,采集时通常扎一次针采集一次,如果一次采集超过一管的样本,还需要中途更换采集管,平白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如孕妇第一次做产检的时候需要时多次采血以进行多个项目的检验,被采血者本身身体就虚弱,这样既不方便又使得被采血者抽血过多。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利用直接相连的管道将两个容器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两个容器内液体互通的目的,这个方式虽然达到了上述目的,但是此类容器多是由玻璃制作,连接两者的管道也是由玻璃制成,稍微不注意就会导致管道破裂,实用性很差,而且一旦多个容器相互连接,那上述危险就会成倍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盛装病人检测样本的容器自身局限性太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各独立容器之间相互连接且不易破碎的容器结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可相互连接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相互连接的采血管,包括容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与容器本体相通的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开口端套有弹性软管(3),所述弹性软管(3)上设置有阻断弹性软管内部流通的弹性夹(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相互连接的采血管,包括容器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I)的侧面设置有与容器本体相通的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开口端套有弹性软管(3),所述弹性软管(3)上设置有阻断弹性软管内部流通的弹性夹(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相互连接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容器本体相对(I)的两个侧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相互连接的采血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梅
申请(专利权)人:张远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