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拖把头,包含一拖把头框及一清洁部件,拖把头框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接合凹部,每个接合凹部的内壁面形成有多个凸体,拖把头框的上表面与每个接合凹部之间具有多个上端穿孔,清洁部件的一部分接合容置于接合凹部且固定于凸体,藉此使拖把头不易累积污垢,并且藉由上端穿孔的通气而使清洁部件能够容易保持干燥,而延长其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拖把,特别是关于一种拖把的拖把头。
技术介绍
为了环境清洁,一般常使用拖把作为地板的清洁用具。拖把一般而言外型包括一根棍子以及装设在棍子末端的一丛棉布条。利用棉布条对水的吸收力,可以擦干净地板上的污溃,也可以把泼洒到地上的水擦干。习知的拖把头通常设计有上下贯通的穿槽,穿槽供清洁部件(例棉布条)自下侧穿入并于上侧露出。棉布条为软性材质,其经压缩而得以进入穿槽,并藉由恢复原本的体积而于穿槽中卡住。并且,为了防止棉布条脱落,会对棉布条在穿槽上侧另行施加固定。拖把经使用后,灰尘及污垢会积藏在拖把头中,特别是在构件组接的部分以及凹槽、孔穴中更容易藏污纳垢,因此拖把在使用后通常需要仔细清洁,才能良好保存。鉴于以上所述,习知的拖把头容易积藏污垢,尤其是棉布条于穿槽上侧的露出部分直接与外界接触,加上其位置不方便清洁,因此难以清洁干净,而易滋生细菌。这样不仅会造成拖把的清洁效果变差,更会因棉布条污损而不敷使用,减少拖把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拖把头,以改善习知技术的问题,使拖把头不易累积污垢,并且藉由上端穿孔的通气而使清洁部件能够容易保持干燥,而延长其使用寿命O本技术为解决习知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系提供一种拖把头,包含一拖把头框,在拖把头框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接合凹部,每个接合凹部的内壁面形成有多个凸体,拖把头框的上表面与每个接合凹部之间具有多个上端穿孔;以及一清洁部件,一部分接合容置于接合凹部且固定于凸体。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凸体为间隔设置于接合凹部的内壁面。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凸体具有一延伸部,延伸部为自凸体的上端部而沿着接合凹部的内壁面而延伸。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延伸部自凸体的上端部延伸至拖把头框的下表面。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延伸部自凸体的上端部延伸至接合凹部的内壁面。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接合凹部自凸体的上端部至拖把头框的下表面之间为一通孔,清洁部件均匀布设于通孔。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凸体的上端部与接合凹部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一容置凹部,容置凹部为容置清洁部件。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凸体的上端部具有一尖部。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凸体的上端部具有一导角部。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凸体具有一粗糙表面。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经由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可以使得清洁部件与拖把头框的接合部分不会外露于拖把头框,以减少污垢的累积,并且藉由上端穿孔的适当通气而使清洁部件能够容易保持干燥,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再者,拖把头框与清洁部件之间无须另行施加固定,藉由拖把头框本身的接合凹部与凸体,便可接合容置且固定清洁部件。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凸体之间隔设置以及凸体的尖部、导角部等构形设计使清洁部件与拖把头框之间的接合更为紧固而不易松脱。附图说明图1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拖把头的立体图;图2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拖把头的立体剖视图;图3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拖把头的剖视图;图4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拖把头的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 拖把头I 拖把头框101 上表面`102 下表面11 接合凹部110 内壁面12 凸体12a 凸体121 上端部122 容置凹部123 延伸部123a 延伸部124 尖部125 导角部13 上端穿孔2清洁部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藉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图1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拖把头的立体图,图2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拖把头的立体剖视图,图3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拖把头的剖视图,以及图4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拖把头的剖视图。如图所示,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拖把头100包括一拖把头框I及一清洁部件2。拖把头框I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圆形框体,但亦可为矩形框体、多边形框体、或其它任意形状的框体。拖把头框I具有一上表面101及一下表面102。拖把头框I的下表面102形成有多个接合凹部U。接合凹部11在本实施例中为沿着拖把头框I的外缘形状而环状分布于拖把头框I的下表面102,但亦可为数组分布。接合凹部11较佳地为一圆形凹部,其孔径可为自下表面102朝上表面101方向渐缩、渐扩、或维持不变。每个接合凹部11的内壁面110形成有多个凸体12。拖把头框I的上表面101与每个接合凹部11之间具有多个上端穿孔13。清洁部件2可为棉布条,也可为其它材质的清洁部件。清洁部件2的一部分接合容置于接合凹部11且固定于凸体12,其余部分则自下表面102外露出而用于清洁用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清洁部件2的中段的弯折部分接合容置于接合凹部11,而二端部分则自拖把头框I的下表面102延伸出。或者,清洁部件2的一端接合容置于接合凹部11,而另一端自拖把头框I的下表面102延伸出。拖把头框I与清洁部件2之间可不需另行施加固定,藉由拖把头框I本身的接合凹部11与凸体12的夹持力,便可接合容置且固定清洁部件2。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接合凹部11自凸体12的上端部121至拖把头框I的下表面102之间为一通孔,供清洁部件2穿设。清洁部件2均匀布设于通孔且受到接合凹部11的内壁面110与凸体12的夹挤而容置固定于接合凹部11。在实际组装上,清洁部件2可经压缩而自拖把头框I的下表面102穿设入通孔,并藉由恢复原本的体积而接合容置于接合凹部11并固定于凸体12。数个凸体12为间隔设置于接合凹部11的内壁面110且呈环状排列。凸体12之间可为等间隔或不同间隔设置,在等间隔设置的情况下可使接合凹部11中的清洁部件2于各方向均匀受凸体12夹持而较为稳固。此外,凸体12可具有一粗糙表面,以增加与清洁部件2之间的摩擦力,让清洁部件2不易自接合凹部11松脱。又,每个凸体12具有一上端部121。凸体12的上端部121与接合凹部11的内壁面110之间具有一容置凹部122。容置凹部122为容置清洁部件2,以使接合凹部11中的清洁部件2在上侧部分具有比起下侧部分更大的体积,而防止清洁部件2向下滑移脱落。凸体12的不同构形可对清洁部件2提供不同的固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凸体12自上端部121沿着接合凹部11的内壁面110延伸有一延伸部123。延伸部123可自凸体12的上端部121延伸至接合凹部11的内壁面110,凸体12呈一倒锥形,如图3所示。或者,延伸部123a可自凸体12的上端部121延伸至拖把头框I的下表面102,凸体12呈一柱形,如图4所示。延伸部123的延伸长度及倾斜度会影响凸体12与清洁部件2之间的接触面积及接触力方向,藉以提供适当的摩擦力,防止清洁部件2松脱。另外,凸体12的上端部121还具有一尖部124。尖部124可为水平地朝内尖起(如图3所示),亦可为朝上或斜上尖起(如图4所示)。利用尖部124可勾扣固定住清洁部件2,使清洁部件2无法在接合凹部11中滑动。此外,凸体12的上端部121同时具有一导角部125。导角部125用于顶持清洁部件2,藉由其本身斜面导角而使对清洁部件2的夹持力集中,使清洁部件2紧密固定在接合凹部11中而不易松脱。上端穿孔13 —一地对应于凸体12。在制造上,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把头,包含一拖把头框及一清洁部件,其特征在于,在该拖把头框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接合凹部,每个该接合凹部的内壁面形成有多个凸体,该拖把头框的上表面与每个该接合凹部之间具有多个上端穿孔,该清洁部件的一部分接合容置于该接合凹部且固定于该凸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把头,包含一拖把头框及一清洁部件,其特征在于,在该拖把头框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接合凹部,每个该接合凹部的内壁面形成有多个凸体,该拖把头框的上表面与每个该接合凹部之间具有多个上端穿孔,该清洁部件的一部分接合容置于该接合凹部且固定于该凸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头,其特征在于,该凸体为间隔设置于该接合凹部的内壁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头,其特征在于,该凸体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为自该凸体的上端部而沿着该接合凹部的内壁面而延伸。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头,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自该凸体的上端部延伸至该拖把头框的下表面。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裕凯,
申请(专利权)人:陈亭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