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6257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吸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尘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本吸尘装置包括呈筒状的本体,本体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排气端,所述的本体上设有负压进气通道,在负压进气通道的进气端设有气源,负压进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本体的排气端连通且出气端的朝向偏向排气端方向。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吸尘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吸尘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护环境,已经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吸尘装置,吸尘装置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其可应用于工业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平时的生活中,现有的吸尘装置中,有这样一种吸尘装置,其包括筒状的本体,本体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为出气口,在出气口设置一个负压装置,大致多是叶轮之类的部件,在进气口连接集尘器,集尘器不断向本体进气,位于出气口的负压装置产生的气流使从集尘器流向本体的气流速度加快,达到吸尘目的,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使用要求,但是,该方案的吸尘效果较差,而且还需要经常清理叶轮上的污物,设计不合理,另外,使用寿命也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吸尘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吸尘效果更好,结构更简单的吸尘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吸尘装置,包括呈筒状的本体,本体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排气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设有负压进气通道,在负压进气通道的进气端设有气源,负压进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本体的排气端连通且出气端的朝向偏向排气端方向。气源可以是送风机。当处于吸尘工作状态时,气源不断向负压进气通道进气,负压进气通道输送的高速气流从本体的排气端 排出,顺带吹走本体排气端处的气体,降低排气端的气压,使本体的进气端与出气端之间形成压差,本体内的空气从进气端自动流向排气端,通过该压差的作用可将含灰尘的空气和杂物从进气端吸入,并从本体的排气端排出,达到吸尘的效果。在上述的吸尘装置中,所述的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可拆结构固连,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环形套,在环形套外壁开设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在第二壳体上设有与环形空腔连通的进气孔,上述的气源设在进气孔的进气端,在环形套径向方向上设有若干均能连通环形空腔和第二壳体的排气孔,所述的排气孔分别设置在环形凹槽的底部且均朝下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二壳体的内径大于环形套的内径,所述的进气孔、环形空腔和排气孔连通形成上述的负压进气通道。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和生广,另外,可拆结构可提闻生广效率(组装或者是拆卸)。在上述的吸尘装置中,所述的环形套与第一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的环形套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防止漏气。在上述的吸尘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环形套一端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环形套另一端的第二密封圈。密封效果好。在上述的吸尘装置中,所述的可拆结构包括穿设在第一壳体上的若干螺钉,在第ニ壳体上开有若干螺孔,所述的螺钉与螺孔一一对应且螺纹连接。安装拆卸简单方便。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吸尘装置的优点在于1、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2、当处于吸尘工作状态时,气源不断向负压进气通道进气,负压进气通道输送的气流与本体内的气流产生压差,通过该压差的作用可将含灰尘的空气和杂物快速的从本体的排气端排出,吸尘效果好。3、安装拆卸简单方便。4、密封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另ー视角结构示意图。图中,本体1、负压进气通道la、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环形套31、环形凹槽32、环形空腔33、进气孔34、排气孔35、第一密封圈41、第二密封圈42、螺钉51、螺孔5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吸尘装置包括呈筒状的本体1,本体I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排气端,在本体I上设有负压进气通道la,在负压进气通道Ia的进气端设有用于向负压进气通道Ia内输入空气的气源,负压进气通道Ia的出气端与本体I的排气端连通且出气端的朝向偏向排气端方向。该气源可以是送风机。具体的,上述的本体I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该第ー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通过可拆结构固连,具体的,该可拆结构包括穿设在第一壳体11上的若干螺钉51,在第二壳体12上开有若干螺孔52,螺钉51与螺孔52——对应且螺纹连接。进ー步的,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设有环形套31,在环形套31外壁开设环形凹槽32,环形凹槽32与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环形空腔33,在第二壳体12上设有与环形空腔33连通的进气孔34,上述的气源设在进气孔34的进气端,在环形套31径向方向上设有若干均能连通环形空腔33和第二壳体12的排气孔35,该排气孔35分别设置在环形凹槽32的底部且均朝下向内倾斜设置,为了方便排尘,第二壳体12的内径大于环形套31的内径,另外,这里的进气孔34、环形空腔33和排气孔35连通形成上述的负压进气通道la。为了防止连接处漏气,如图1所示,在环形套31与第一壳体1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在环形套31与第二壳体1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具体的,该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环形套31 —端的第一密封圈41 ;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环形套31另ー端的第二密封圈42。在本实施例中,当进气孔34的进气端的气源不断向环形空腔33进气时,通过排气孔35将气流输送至第二壳体12的排气端,而该气流与第一壳体11进入第二壳体12内的气流之间产生压差,通过压差的作用,可快速的吸入第一壳体11进入第二壳体12内的气流中的含灰尘的空气和杂物,吸尘效果好,另外,本装置可适用于各种吸尘设备上。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负压进气通道la、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环形套31、环形凹槽32、环形空腔33、进气孔34、排气孔35、第一密封圈41、第二密封圈42、螺钉51、螺孔5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装置,包括呈筒状的本体(1),本体(1)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排气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上设有负压进气通道(1a),在负压进气通道(1a)的进气端设有用于向负压进气通道(1a)内输入空气的气源,负压进气通道(1a)的出气端与本体(1)的排气端连通且出气端的朝向偏向排气端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装置,包括呈筒状的本体(1),本体(I)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排气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I)上设有负压进气通道(la),在负压进气通道(Ia)的进气端设有用于向负压进气通道(Ia)内输入空气的气源,负压进气通道(Ia)的出气端与本体(I)的排气端连通且出气端的朝向偏向排气端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I)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通过可拆结构固连,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设有环形套(31),在环形套(31)外壁开设环形凹槽(32),环形凹槽(32)与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环形空腔(33),在第二壳体(12)上设有与环形空腔(33)连通的进气孔(34),上述的气源设在进气孔(34)的进气端,在环形套(31)径向方向上设有若干均能连通环形空腔(33)和第二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盛和柴油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