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轩丞专利>正文

多功能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587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23:46
一种多功能筷子,筷体1-1和筷体1-2之间通过弹簧相连,该弹簧设在两筷体的中上部,筷体1-1的下部一侧由上至下设有至少三个等距的半圆形凹槽3-1,筷体1-2的下部一侧由上至下设有与凹槽3-1对应的凹槽3-2;由筷体1-1的上端面向内部开设圆形的插槽4-1,插槽4-1的开口处设与筷体1-1螺纹连接的顶盖5-1;由筷体1-2的上端面向内部开设圆形的插槽4-2,插槽4-2的开口处设与筷体1-2螺纹连接的顶盖5-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夹持表面光滑食物,不易污染和丢失,应用广泛,便于携带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核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具,尤其涉及一种筷子。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筷子是人们用餐时重要的餐具,现有的筷子只是单一的两个直杆体的结构,在使用时存在着许多不便,例如,现有的筷子不便夹持表面光滑的食品,配合使用的两个筷体在携带和存放时易出现分离,造成丢失和污染,此外,现有的筷子功能单一,只为人们提供夹持食物的用途,不能为人们提供其它帮助。虽然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关于筷子的改进,但是大多为材质和外形的改进,在功能和结构上的改进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便于夹持表面光滑食物,不易污染和丢失,应用广泛,便于携带,而且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多功能篌子。本技术包括两个配合使用的筷体1-1和筷体1-2、弹簧以及顶盖,其中筷体1-1和筷体1-2均为实心的直杆体,筷体1-1和筷体1-2之间通过弹簧相连,该弹簧设在两筷体的中上部,筷体1-1的下部一侧由上至下设有至少三个等距的半圆形凹槽3-1,筷体1-2的下部一侧由上至下设有与凹槽3-1对应的凹槽3-2 ;由筷体1-1的上端面向内部开设圆形的插槽4-1,插槽4-1的开口处设与筷体1-1螺纹连接的顶盖5-1 ;由筷体1-2的上端面向内部开设圆形的插槽4-2,插槽4-2的开口处设与筷体1-2螺纹连接的顶盖5-2。本技术在使用时,筷体1-1和筷体1-2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不仅不会影响使用者正常用餐,而且在携带和存放不会造成两个筷体的分离造成丢失和污染;两个筷体的下部一侧设对应的半圆形凹槽,这样可便于夹持表面光滑的食物;使用者可将牙签或者牙线等放入插槽4-1和插槽4-2内,打开顶盖即可取出便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便于夹持表面光滑食物,不易污染和丢失,应用广泛,便于携带;2、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多功能筷子的立体示意简图中,筷体1-1和筷体1-2均为实心的直杆体,筷体1-1和筷体1-2之间通过弹簧2相连,该弹簧设在两筷体的中上部,筷体1-1的下部一侧由上至下设有三个等距的半圆形凹槽3-1,筷体1-2的下部一侧由上至下设有与凹槽3-1对应的凹槽3-2 ;由筷体1-1的上端面向内部开设圆形的插槽4-1,插槽4-1的开口处设与筷体1-1螺纹连接的顶盖5-1 ;由筷体1-2的上端面向内部开设圆形的插槽4-2,插槽4-2的开口处设与筷体1-2螺纹连接的顶盖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筷子,包括筷体(1?1)、筷体(1?2)、弹簧(2)以及顶盖,其特征是:筷体(1?1)和筷体(1?2)均为实心的直杆体,筷体(1?1)和筷体(1?2)之间通过弹簧(2)相连,该弹簧设在两筷体的中上部,筷体(1?1)的下部一侧由上至下设有至少三个等距的半圆形凹槽(3?1),筷体(1?2)的下部一侧由上至下设有与凹槽(3?1)对应的凹槽(3?2);由筷体(1?1)的上端面向内部开设圆形的插槽(4?1),插槽(4?1)的开口处设与筷体(1?1)螺纹连接的顶盖(5?1);由筷体(1?2)的上端面向内部开设圆形的插槽(4?2),插槽(4?2)的开口处设与筷体(1?2)螺纹连接的顶盖(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筷子,包括筷体(1-1)、筷体(1-2)、弹簧(2)以及顶盖,其特征是筷体(1-1)和筷体(1-2)均为实心的直杆体,筷体(1-1)和筷体(1-2)之间通过弹簧(2)相连,该弹簧设在两筷体的中上部,筷体(1-1)的下部一侧由上至下设有至少三个等距的半圆形凹槽(3-1),筷体(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轩丞
申请(专利权)人:刘轩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