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566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23:39
一种充气垫,包括:一气体缓冲层,所述气体缓冲层上设有一组相互平行连接的气体缓冲室,一充气通路,所述充气通路与所述气体缓冲室相互连通,和一自粘膜止回阀,其设置在所述充气通路内,并形成一进气通道,从而所述各气体缓冲室通过所述进气通道填充气体,充完气后,所述自粘膜止回阀自身封闭所述进气通道,防止气体反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垫,特别涉及一种通过自粘膜止回阀充气并防止漏气的充气垫。
技术介绍
充气垫可供体育,旅游,野外宿营、也可与帐篷配套使用。例如去海边休闲度假时带上我们的气床垫,轻松享受沙滩日光浴,而排出气体后可折叠装在旅行包里,携带方便。充气后的小气垫因体积小、重量轻,更方便随身携带,可供随时坐下来休息之用。气床垫晚上休息时充气后放在帐篷里,作为床垫,防潮、舒适,可与各种帐篷配套使用。常见的充气垫,其采用气囊充气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个是气囊充气的速度比较慢,气压难以控制,第二个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漏气使得缓冲效果下降。并且普通充气垫也不适合用于水上救生等对缓冲要求高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垫,其通过自粘膜止回阀的进气通道向垫体内填充空气,并且在充满气后,自粘膜止回阀的阀膜自动粘贴在一起,从而封住所述进气通道,以防止气体反渗出去,从而使所述充气垫快速充气并具有优良的缓冲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垫,在向一气体缓冲室充气时,所述自粘膜止回阀提供一进气通道,在停止充气后,空气要逃出所述气体缓冲室时,进入到所述自粘膜止回阀的一止回腔,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气体缓冲层,所述气体缓冲层上设有一组相互平行连接的气体缓冲室,一充气通路,所述充气通路与所述气体缓冲室相互连通,和一自粘膜止回阀,其设置在所述充气通路内,并形成一进气通道,从而所述各气体缓冲室通过所述进气通道填充气体,充完气后,所述自粘膜止回阀自身封闭所述进气通道,防止气体反渗。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3.06 CN 201220083300.71.一种充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气体缓冲层,所述气体缓冲层上设有一组相互平行连接的气体缓冲室,一充气通路,所述充气通路与所述气体缓冲室相互连通,和一自粘膜止回阀,其设置在所述充气通路内,并形成一进气通道,从而所述各气体缓冲室通过所述进气通道填充气体,充完气后,所述自粘膜止回阀自身封闭所述进气通道,防止气体反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每所述气体缓冲室包括一第一气密层和一第二气密层,以形成所述气体缓冲室,所述自粘膜止回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密层和所述第二气密层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膜止回阀包括两阀膜分别与所述气体缓冲室的第一气密层和所述第二气密层热封在一起,所述两阀膜之间形成所述进气通道,当通过所述进气通道向所述气体缓冲室充气后,所述两阀膜的内表面自动吸附粘在一起,以防止进入所述气体缓冲室的气体从所述进气通道反渗。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膜止回阀包括一第一阀膜,一第二阀膜,和一第三阀膜,所述第一阀膜和所述第三阀膜位于外层,所述第二阀膜位于所述第一阀膜与所述第三阀膜之间,所述第一阀膜与所述第二阀膜之间形成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二阀膜与所述第三阀膜之间形成一止回腔,当经由所述气体通路通过所述进气通道向所述气体缓冲室内充入空气后,所述第一阀膜,所述第二阀膜和所述第三阀膜的内表面自动吸附粘在一起,以阻止所述气体缓冲室内的空气从所述进气通道反渗,而且在空气返回时会选择性地进入所述止回腔,而进入所述止回腔的空气会对所述第二阀膜产生压力作用,从而进一步封闭所述进气通道,从而防止气体反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膜与所述第二阀膜之间设置有一第一阻隔层,从而在所述自粘膜止回阀热封时,形成了所述进气通道,而在所述第二膜阀与所述第三阀膜之间设置有一第二阻隔层,所述第二阻隔层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阀膜, 从而未与所述自粘膜止回阀的进气端的所述第二阀膜与所述第三阀膜的端部平齐,以使所述第二阀膜与所述第三阀膜在位于所述自粘膜止回阀的所述进气端处完全贴合在一起。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膜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阀膜和所述第三阀膜。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膜与所述第三阀膜具有相同长度,所述第一阀膜和所述第三阀膜在所述自粘膜止回阀的另一端形成一反渗腔,从而当气体需要逃出所述气体缓冲室时,先要进入所述第一阀膜和所述第三阀膜之间形成的所述反渗腔,然后选择进入所述第一阀膜和所述第二阀膜以从所述进气通道出去,或者进入所述第二阀膜与所述第三阀膜之间的所述止回腔,从而使当气体滞留于所述止回腔内,气体压力作用于所述第二阀膜上,用于进一步用于封住所述进气通道。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粘膜止回阀的进气端,所述第一阀膜与所述第一气密层热封在一起,所述第二阀膜和所述第三阀膜与所述第二气密层热封在一起。9.如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气体缓冲室还包括一个粘结线,所述第一气密层和所述第二气密层相互重叠并沿预先设定的所述粘结线相互粘结,形成所述相互平行的气体缓冲室。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所述气体缓冲室在两端设置有连通通道,以将两相邻所述气体缓冲室连通。11.如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气体缓冲室在两端的气室半径大于所述气体缓冲室的气室主体的半径,从而在两侧端形成凸起气柱,以使所述充气垫形成两边凸起,中间下凹的形态。12.如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各气体缓冲室之间在两端设置有间隙,从而避免相邻两所述各体缓冲室之间形成尖角导致破损。13.如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每所述气体缓冲室在两端呈弧形,从而避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盈张耀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尔贝包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