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背部走线引导槽的太阳能面板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9505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防震背部走线引导槽的太阳能面板支架系统,包括太阳能面板支架,所述太阳能面板支架为槽型支架,所述太阳能面板支架的槽内安装有太阳能面板,且所述太阳能面板远离太阳能面板支架的一面扣合有透光保护板,且所述透光保护板与太阳能面板支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2组装方便;3、机械强度高;4、生产成本低;5、布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面板的安装,具体是指防震背部走线引导槽的太阳能面板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载终端的电源依靠汽车发动机发电提高电源。因此会导致许多结构复杂的布线方式,为此,在考虑环保的基础上,对车载终端的供电方式进行改进,有的采用太阳能进行供电。对此采用太阳能供电的方式来说。一般的太阳能供电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面板,依靠太阳能面板发电,当然还需要在太阳能面板上设置一层透光保护板,为了稳固整体结构,因此还需要设置一个支架。在现有的支架中,采用的大多数是铝合金焊接成型体。因此在对于太阳能面板连接的电源线来说,需要特别地制作出线孔,因此,在制作过程的工业流程复杂。制作成本高。同时基于上述内容,在开孔的时候还容易造成太阳能面板的损伤。对此,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结构体积小的太阳能支架系统来说。采取上述内容进行加工,对于工艺,成本来说,即不可取。为此,我们需要一种专门真对车载终端供电的太阳能支架系统,其必须满足,生产成本低,加工安装组件方便,布线方便的太阳能支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布线方便,组装简单的防震背部走线引导槽的太阳能面板支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案如下防震背部走线引导槽的太阳能面板支架系统,主要由槽型的太阳能面板支架、以及安装在太阳能面板支架的槽内的太阳能面板、以及设置在太阳能面板支架的槽底面并位于太阳能面板支架和太阳能面板之间的防震软垫构成,所述太阳能面板远离太阳能面板支架的一面扣合有透光保护板,且所述透光保护板与太阳能面板支架连接。所述太阳能面板支架的槽底开有至少9个互相存在间隔的引线孔;所述太阳能面板支架远离太阳能面板的一面设置有互相垂直的纵向肋板和横向肋板、以及位于纵向肋板和横向肋板之间的背部引线导向槽,且所述引线孔位于纵向肋板和横向肋板构成的方框内;所述太阳能面板连接有电源正极线和电源负极线,所述电源正极线和电源负极线均穿过引线孔,沿着背部引线导向槽(31)进行排布。所述9个互相间隔的引线孔按照3行、3列、行偏移距离为Imm至200mm、列偏移距离为Imm至200mm进行矩形阵列排布。基于上述内容, 我们可以看出,太阳能面板支架、太阳能面板、透光保护板构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太阳能供电系统。同时太阳能面板支架的槽底部开有至少9个互相间隔的引线孔。可以方便的将电源正极线和电源负极线穿出,使得电源正极线和电源负极线与车载终端连接。背部引线导向槽位于相邻两个弓I线孔之间。为了加强太阳能面板支架的机械强度,因此我们在太阳能面板支架远离太阳能面板的一面设置有互相垂直的纵向肋板和横向肋板,纵向肋板和横向肋板交叉互借,对于抗压抗震,均具备较高的机械强度和韧度。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对电源正极线和电源负极线进行布线,因此,我们进一步的在太阳能面板支架远离太阳能面板的一面还设置有背部引线导向槽,背部引线导向槽位于纵向肋板和横向肋板构成的方框内。因此,操作人员可借助背部引线导向槽轻松的将电源正极线和电源负极线均穿过引线孔、并沿着背部引线导向槽进行排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2组装方便;3、机械强度高;4、生产成本低;5、布线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太阳能面板支架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太阳能面板支架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太阳能面板支架背部布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为3、太阳能面板支架;2、太阳能面板;1、透光保护板;32、引线孔;33、横向肋板;34、纵向肋板;31、背部引线导向槽;4、电源正极线;5、电源负极线;6、防震软垫。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如图1、2、3、4所示。防震背部走线引导槽的太阳能面板支架系统,包括太阳能面板支架3,所述太阳能面板支架3为槽型支架,所述太阳能面板支架3的槽内安装有太阳能面板2,且所述太阳能面板2远离太阳能面板支架3的一面扣合有透光保护板1,且所述透光保护板I与太阳能面板支架3连接。太阳能面板支架3的槽底部开有至少9个互相间隔的引线孔32。太阳能面板支架3远离太阳能面板2的一面设置有互相垂直的纵向肋板34和横向肋板33,且所述引线孔32位于纵向肋板34和横向肋板33构成的方框内。太阳能面板支架3远离太阳能面板2的一面还设置有背部引线导向槽31,且所述背部引线导向槽31位于纵向肋板34和横向肋板33构成的方框内。太阳能面板2连接有电源正极线4和电源负极线5,所述电源正极线4和电源负极线5均穿过引线孔32,沿着背部引线导向槽31进行排布。9个互相间隔的引线孔32按照3行、3列、行偏移距离为100mm、列偏移距离为IOOmm进行矩形阵列排布。背部引线导向槽位于相邻两个引线孔之间。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太阳能面板支架3的槽底面设置有防震软垫6, 太阳能面板2靠近太阳能面板支架3的一面与防震软垫6接触。该设计是为了解决本装置如果是安装在汽车类、以及其他具有机械振动部位的地方,为了防止太阳能面板2在受到机械冲击后受损,才在 太阳能面板支架3的槽底面设置有防震软垫6,这样假如将本装置安装在汽车上时,由于振动,太阳能面板2与太阳能面板支架3之间才能存在一个具有弹性形变的缓冲,以此本实施例中的防震软垫6即为缓冲装置。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震背部走线引导槽的太阳能面板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槽型的太阳能面板支架(3)、以及安装在太阳能面板支架(3)的槽内的太阳能面板(2)、以及设置在太阳能面板支架(3)的槽底面并位于太阳能面板支架(3)和太阳能面板(2)之间的防震软垫(6)构成,所述太阳能面板(2)远离太阳能面板支架(3)的一面扣合有透光保护板(1),且所述透光保护板(1)与太阳能面板支架(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5 CN 201110311870.71.防震背部走线引导槽的太阳能面板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槽型的太阳能面板支架(3)、以及安装在太阳能面板支架(3)的槽内的太阳能面板(2)、以及设置在太阳能面板支架(3)的槽底面并位于太阳能面板支架(3)和太阳能面板(2)之间的防震软垫(6)构成,所述太阳能面板(2)远离太阳能面板支架(3)的一面扣合有透光保护板(1),且所述透光保护板(I)与太阳能面板支架(3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背部走线引导槽的太阳能面板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面板支架(3)的槽底开有至少9个互相存在间隔的引线孔(32);所述太阳能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