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防联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4808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8:16
一种五防联锁机构,包括下门接地联锁单元、隔离负荷联锁及隔离接地联锁单元。下门接地联锁单元由挂门臂板连接下门联锁连接拉杆、上端连接联锁连接头,联锁连接头连接拐臂一端、另一端连接下门联锁半轴组成,通过挂门臂板上未挂接或挂接下门情况下分别锁定或解除锁定位于接地操作轴前方的接地挡板,限制接地开关分、合以及下门打开和锁定状态。隔离负荷联锁及隔离接地联锁单元由隔离指示轮、接地指示轮、凸轮、凸轮轴组成。在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合闸后,接地挡板和隔离挡板分别锁定在接地操作轴和隔离操作轴的前方,限制误操作接地开关和隔离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安装方便,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电气设备门锁,特别是涉及一种五防联锁机构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历来十分重视系统的安全运行,但是每年总会发生因电气误操作而导致的各类事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为了有效防止运行电气设备误操作引发的人身和重大设备事故,我国早在1990年就提出了电气设备“五防”的要求,并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了防误装置的管理、运行、设计和使用原则。按照规定,防误装置的设计原则是凡有可能引起误操作的高压电气设备,均应装设防误装置。 传统联锁机构多为杠杆传动,操作力矩大、费力,并且传动距离长,误差累计大。传统联锁体积大安装不方便。针对这情况我公司特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装方便防护性能好的机械结构的五防联锁机构。刚性的连接在结构上避免连锁结构刚性不足导致的连锁失效等问题,有效的杜绝误操作引起的事故,该新型连锁方案能够显著提高供电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防护性好、纯机械结构的五防联锁机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五防联锁机构,包括柜体、隔离操作轴、接地操作轴、下门接地联锁单元、隔离负荷联锁及隔离接地联锁单元。所述的下门接地联锁单元,包括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防联锁机构,包括柜体(16)、隔离操作轴(17)、接地操作轴(18)、下门接地联锁单元、隔离负荷联锁及隔离接地联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门接地联锁单元,包括下门联锁连接拉杆(10)、接地挡板(6)、联锁连接头(9)、下门联锁半轴(7)、下门锁定轴(12)、拐臂(8)、挂门臂板(11),挂门臂板(11)连接下门联锁连接拉杆(10)下端,下门联锁连接拉杆(10)上端连接联锁连接头(9),联锁连接头(9)上端与拐臂(8)一端铰接,拐臂(8)另一端连接下门联锁半轴(7),接地挡板(6)活动连接在接地操作轴(18)的前端外侧,所述挂门臂板(11)未挂下门情况下,接地挡板(6)挡在接地操作轴(18...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五防联锁机构,包括柜体(16)、隔离操作轴(17)、接地操作轴(18)、下门接地联锁单元、隔离负荷联锁及隔离接地联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门接地联锁单元,包括下门联锁连接拉杆(10)、接地挡板(6)、联锁连接头(9)、下门联锁半轴(7)、下门锁定轴(12)、 拐臂(8)、挂门臂板(11),挂门臂板(11)连接下门联锁连接拉杆(10)下端,下门联锁连接拉杆(10)上端连接联锁连接头(9), 联锁连接头(9)上端与拐臂(8) —端铰接,拐臂(8)另一端连接下门联锁半轴(7),接地挡板(6)活动连接在接地操作轴(18)的前端外侧,所述挂门臂板(11)未挂下门情况下,接地挡板(6)挡在接地操作轴(18)前方,接地挡板(6)被下门联锁半轴(7)锁定而无法移动, 无法通过接地操作轴(18)操作接地开关;在挂门臂板(11)挂接下门后,下门压迫挂门臂板(11),通过联锁连接头(9)、联锁连接拉杆(10)及拐臂(8)传动使下门联锁半轴(7)转动, 解除锁定,移开接地挡板(6),通过接地操作轴(18)操作接地开关,当接地开关合闸后,与接地开关主轴相连接的下门锁定轴(12)转动将下门锁定,下门无法打开;所述的隔离接地联锁和隔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书明李文东程辉南易佟家利汤金娜王成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