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为结合异质绝缘磁性粉末制成设计的芯棒及外框体组合结构,据以达到易绕线、组装及散热等优点特性。
技术介绍
市面上使用的大电流组合式磁性元件,主要区分为如下两种型态型态一芯棒与外框体一体成型的磁性元件,其使用绝缘磁性粉末或铁氧体(Ferrite)的上外框体(A)、下外框体(B)并加入线圈(C)组合成为成品,其如附图说明图15所示,其芯棒(Al)、(BI)已设计连结于上、下框体中,故无分离的芯棒。型态二 芯棒与外框体分离的磁性元件,其使用绝缘磁性粉末或铁氧体(Ferrite)的外框体(D),再与棒状绝缘磁性粉末或铁氧体(Ferrite)的的铁芯(E)及线圈(F)组合即成为成品,其如图16所示。上述如图16所示型态二「芯棒与外框体分离的磁性元件Magnetic componentin separation of bar core and frameJ的结构(以下称对比文件一),一般是以单一外框体(D)并于其槽孔(Dl)内置入唯一铁芯(E)及唯一线圈(F)组合成为成品。另外,已知利用共用框体创造二枚或多枚磁性电感元件相关的产品包含,如图17所示「双磁性电感元件Double phase power inductor」(以下称对比文件二),其利用本体(G)的预留槽沟(HI)、(H2)加上数枚铜线(Jl)、(J2)并于上、下端组合上外盖(Kl)及下外盖(K2)组成该双磁性电感元件;如图18所示「多相磁性电感元件Multi phase powerinductor」(以下称对比文件三),其利用S型铜片(NI)、(N2)与磁性本体(L)组合,其底部为两条长条形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式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主要组成要件包含:一阵列式磁性屏蔽框体(1)、多根芯棒(2)及多个线圈(3),该阵列式磁性屏蔽框体(1)为长方形,该阵列式磁性屏蔽框体(1)中间具有多个贯穿中空槽孔(11)或未贯穿中空槽孔(12),每个贯穿中空槽孔(11)或未贯穿中空槽孔(12)至少保留一开口,每一贯穿中空槽孔(11)或未贯穿中空槽孔(12)内供一芯棒(2)套入线圈(3)后置入,并以黏胶黏着固定组成阵列式磁性元件,以提供磁力线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式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主要组成要件包含一阵列式磁性屏蔽框体(1)、多根芯棒(2)及多个线圈(3),该阵列式磁性屏蔽框体(I)为长方形,该阵列式磁性屏蔽框体⑴中间具有多个贯穿中空槽孔(11)或未贯穿中空槽孔(12),每个贯穿中空槽孔(11)或未贯穿中空槽孔(12)至少保留一开口,每一贯穿中空槽孔(11)或未贯穿中空槽孔(12)内供一芯棒(2)套入线圈(3)后置入,并以黏胶黏着固定组成阵列式磁性元件,以提供磁力线路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阵列式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阵列式磁性屏蔽框体(I)与芯棒(2),由纯铁、铁硅合金或铁氧材料的绝缘磁性粉末,经粉末冶金技术后经冷压技术压制成形,阵列式磁性屏蔽框体(I)与芯棒(2)具有软磁特性。3.如权利要求1所述阵列式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阵列式磁性屏蔽框体(I)的贯穿中空槽孔(11)或未贯穿中空槽孔(12)的同种槽孔或组合槽孔相合数目最小为两个,其中阵列式磁性屏蔽框体(I)的贯穿中空槽孔(11)相距>0. 3mm,各个贯穿中空槽孔(11)或未贯穿中空槽孔(12)开口的长度及宽度> 1mm,贯穿中空槽孔(11)或未贯穿中空槽孔(12)的尺寸与其组合的芯棒(2)及线圈(3)尺寸相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阵列式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线圈(3)是使用铜线绕制的线圈, 线圈(3)能够套于在圆形或矩形芯棒(2)外径上,并留出两个接点,接点方式为延伸的连接铜线(31)或焊接一连接铜片(32),组装后该接点将穿过阵列式磁性屏蔽框体(I)的贯穿中空槽孔(11)或未贯穿中空槽孔(12)开口向外延伸。5.如权利要求4所述阵列式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连接铜片(32)于组装后将其末端沿阵列式磁性屏蔽框体(I)反折固定,线圈(3)由接点流入电流,产生一外加磁场。6.如权利要求1所述阵列式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阵列式磁性屏蔽框体(I)的贯穿中空槽孔(11)或未贯穿中空槽孔(12),能够调整贯穿中空槽孔(11)或未贯穿中空槽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学荣,
申请(专利权)人:居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