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研究节理岩质边坡的模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4556 阅读:277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4-18 07:57
一种用于研究节理岩质边坡的模型及其制作方法。该模型模型的横截面形状为六边形,顶面、坡底面和底面三个面互相平行,顶面和坡底面之间为坡面,边坡倾角的变化范围为30°~75°,顶面和底面间的侧面分别与顶面和底面垂直,坡底面和底面间的侧面与分别与坡底面和底面垂直。类岩石相似材料的配置,节理的制作,模型定型及养护。调整材料的配比能得出不同强度特性的材料;模型的侧面定型装置采用条状模具由螺栓连接而成,上下底面由板材做成,边坡模型的尺寸和边坡倾角由模具控制;模型中节理采用在刻槽中插入软弱薄片的方式制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模型构造简单,造价低,可用于研究不同形态及不同方位节理对边坡破坏机理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节理岩质边坡的模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灾害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其中尤以边坡垮塌造成的灾害为巨。在水利、交通和露天开采等岩体工程中,存在大量的岩质边坡,特别在露天开采中,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没,渐渐形成许多特大型高陡岩质边坡。岩体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成,结构面的存在造成了岩体的结构变得复杂,强度大大降低;在岩质边坡中,往往节理的存在对边坡的稳定性有决定性作。岩质边坡的失稳破坏通常以节理的扩展为破坏源,当节理扩展到一定程度后就造成边坡的失稳,并且破坏面多沿着节理面扩展后形成的贯通节理面。多年来,相关领域的教研以及工程实践人员从不同方面对滑坡产生机理、治理措施的研究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利用模型来进行研究具有方便、可控性强、造价低和针对性强等优点,此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边坡破坏机理的研究。事实上,通过建立与现场地质体成一定比例关系的模型来进行研究的方法是适用且必不可少的,也就是相似材料试验是行之有用的。已有的边坡模型实验通常只存在于土质边坡模型,对岩质边坡还较少使用,此种方法采用现场取土、室内进行小尺寸模型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研究节理岩质边坡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模型的横截面形状为六边形,顶面、坡底面和底面三个面互相平行,顶面和坡底面之间为坡面,边坡倾角的变化范围为30°~75°,顶面和底面间的侧面分别与顶面和底面垂直,坡底面和底面间的侧面与分别与坡底面和底面垂直;底面长:顶面与底面的垂直距离:模型的厚=1:(0.7~0.9):(0.08~0.12),坡底面与底面的垂直距离:顶面与底面的垂直距离=1:(2.5~3),顶面的长:坡底面长=(1.5~2.5):1;模型中节理设置区域的截面为一直角梯形,直角梯形以坡面为斜边,梯形下底面与坡底面共面,梯形顶面位于坡顶面内,梯形上底面靠近坡面长度为顶面边长的1/4,节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研究节理岩质边坡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模型的横截面形状为六边形,顶面、坡底面和底面三个面互相平行,顶面和坡底面之间为坡面,边坡倾角的变化范围为30° 75°,顶面和底面间的侧面分别与顶面和底面垂直,坡底面和底面间的侧面与分别与坡底面和底面垂直;底面长顶面与底面的垂直距离模型的厚=1:(0. 7^0. 9) : (O. 08、. 12),坡底面与底面的垂直距离顶面与底面的垂直距离 =1 (2. 5^3),顶面的长坡底面长=(1. 5^2. 5) :1 ;模型中节理设置区域的截面为一直角梯形,直角梯形以坡面为斜边,梯形下底面与坡底面共面,梯形顶面位于坡顶面内,梯形上底面靠近坡面长度为顶面边长的1/4,节理贯穿模型上下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研究节理岩质边坡的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配料取高强石膏,石英砂,重晶石和水混合经快速搅拌,得到所需相似材料,搅拌;第二步模型初步定型及节理制作材料搅拌完成后,将其均匀倒入定型模具中,在配置好的相似材料倒入模具前将除顶板外各部件由预制螺孔通过螺丝联接起来,通过在顶板和底板上刻槽定位,在配料倒入定型磨具后迅速上好顶板,将预制好的薄片插入刻槽中形成充填节理;模型的侧面定型模具由四部件围成,上顶面和下底面部件为板材,各部件之间由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平范文臣张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5年03月26日 19:12
    节理,指岩石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裂纹或裂缝。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