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维码的安全应用方法。包括获取数据信息;数据信息编码,生成明码数据;对明码数据添加保密数据;将明码数据与保密数据一起编码,得到二维码。本发明专利技术又提供了编码系统,包括编码数据获取模块,以获取数据信息;数据编码模块,以将数据信息编码生成明码数据,再在明码数据中添加保密数据,将明码数据与保密数据一起编码生成二维码符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解码系统,包括解码数据获取模块,用以获取数据信息;数据分析模块,分析二维码符号获取编码模式信息;数据解码模块,解码二维码符号获得数据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加公开二维码的安全性,解决现有的国际二维码标准无法保密数据,私有二维码支持不够,灵活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安全及自动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兼容国际标准的二维码的安全应用方法及基于该二维码的编码、解码系统。
技术介绍
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具有可读性的条码。设备扫描二维条码,通过识别条码的长度和宽度中所记载的二进制数据,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相比一维条码,二维码能够记载更复杂的数据,比如各种文字、密钥、图片、网络链接、二进制数据坐寸ο二维码作为优秀的自动识别技术被广泛普及应用在税务、飞机票、火车票、广告媒体等领域,甚至手机都可以用来读取。然而,在某些行业及应用环境下,其编码信息暴露,可能会给整个应用体系带来隐患。比如高铁火车票透露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会造成公众的安全恐慌。在金融、物流、管理行业等领域更是如此。因此,安全的缺失严重阻碍了二维码技术的应用。目前,用户选择二维码应用时,虽然采用公开的国际二维码标准提供的公有码解决方案多、普及高,但是不够安全。因此,金融、政府、军队、部分企业对于使用这种二维码有很大的顾虑,从而限制了二维码在一些环境中的使用。对此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是,部分用户会花费大量精力、时间、资金重新创造一套私有二维码来使用。目前虽然国际标准已经有不到8种二维码码制,但已知的私码已经多达200多种。中国自主二维码国家标准有I种,但私有码制有不下10种,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私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用户识别的混乱,也不利于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性的国际标准二维码(以下简称“安全二维码,,)码制应用方法,能够兼顾并解决公有码信息被第三方任意读取获得而产生的保密性问题,和私有二维码无法广泛传递信息两个方面的问题,以进一步推动二维码应用的普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兼容国际标准的安全二维码的应用方法,包括S1:获取非保密的数据信息;S2 :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编码,生成明码数据;S3 :对所述明码数据添加保密数据,形成混合数据;S4 :将所述混合数据一起编码,生成二维码符号。在上述方式中,还包括对混合数据中的保密数据添加权限名和密钥,然后进行编码以生成二维码符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文本、静态网页、二进制数据;和/或所述数据信息编码形成二维码符号;和/或所述码制采用国际标准及非标准二维码码制,QR码或汉信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所述明码数据段段后设置有明码数据终止符,所述保密数据数据段段前设置有保密数据起始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明码数据与所述保密数据一起编码。相应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二维码编码方法的系统,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以获取数据信息;数据编码模块,用以将数据信息进行编码,生成明码数据,再在明码数据中添加保密数据,最终将明码数据与保密数据一起编码,生成二维码符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信息包括文本、静态网页、动态网页、音频以及视频;和/或数据信息编码形成二维码符号;和/或码制采用大容量二维码,QR码或汉信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编码模块在明码数据段段后设置明码数据终止符,和/或数据编码模块还包括保密数据编码单元,在保密数据数据段段前设置保密数据起始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编码模块还包括保密数据编码单元,将保密数据通过MD5算法进行加密,根据国际二维码规范规则将公开的数据信息、加密后的数据、权限名和密钥一起生成相应的二维码符号。相应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二维码解码方法的系统,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以获取包含数据信息的二维码符号;数据分析模块,对获取的二维码符号进行分析,获取编码模式信息;数据解码模块,对二维码符号进行解码,获得二维码符号内的数据信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解码模块还包括保密数据解码单元,根据国际二维码规范规则将二维码符号解译为要公开的数据信息、加密后的数据、权限名和密钥,然后将加密后的数据通过MD5算法进行解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解码模块包括用户权限确定单元,根据用户的权限名和密钥,确定获得加密数据信息或是只解码出明码数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用户要公开的数据信息和想要保密的数据信息一起生成具有安全性的二维码。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将要保密的信息通过MD5算法进行加密,然后再根据国际二维码规范规则将要公开的数据信息、加密后的数据、权限名和密钥一起生成相应的二维码符号。根据上述方法,安全二维码中的公开信息可以通过市场上购买的各种支持标准的二维码读取机具读取,并且这种设备仅能够看到要公开的信息。相应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安全二维码的解码系统可获取隐藏的二维码信息,并根据用户的权限名和密钥,获得加密字符串,再经过MD5算法进行解密,获得除公开信息之外的加密信息。在实施中可以使用装有安全二维码解码算法的二维码识读装置构成安全二维码读取装置。本专利技术是基于编码系统的二维码符号,允许普通用户使用市场上的标准二维码读取设备读取二维码的公开信息,而不希望被看到的信息则无法读取,即便是关于加密的信息也是标准二维码读取设备所不能识别的。而对拥有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支持本专利技术的解码算法的设备看到保密信息等更多的信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二维码的安全应用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二维码安全应用方法中数据组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二维码编码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二维码解码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图1至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兼容国际标准的安全二维码的应用方法,包括S1:获取数据信息;S2 :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编码,生成明码数据;S3 :在所述明码数据中添加保密数据;S4 :将所述明码数据与所述保密数据一起编码,生成二维码符号。在步骤SI中,数据信息可以包括文本、静态网页、动态网页、音频以及视频。当发送数据方需要发送包含数据的数据信息时,对要发送的包含数据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数据信息种类,确定编码模式。如对于数据信息中包含的数字信息,采用数字编码模式;对于数据信息中同时包含的字母和数字信息,采用混合编码模式,如QR码。确定编码模式之后,确定采用的编码码制版本号,并且将明码数据编码模式和明码数据计数位信息在明码数据的数据段段前进行标示。标示出的明码数据编码模式和明码数据计数位信息用以在解码过程中,告知解码器采用相应的解码模式和解码数据位对明码数据进行解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采用QR码作为编码码制。在步骤S2中,确定编码模式和编码码制版本号之后,对要发送的数据信息采用QR码进行编码,生成明码数据。当获得了明码数据之后,判定是否存在保密数据,若保密数据不存在,则转至步骤S4,直接对明码数据进行编码生成二维码符号。若保密数据存在,则进入步骤S3。在步骤S3中,如图2所示,编码器检测到需要发送的数据信息中包含保密信息时,则在明码数据末端加入明码数据终止符,明码数据终止符用以标示明码数据编码结束。明码数据终止符的作用在于,当解码器在解码过程中解码到明码数据终止符时,表明明码数据终止,解码器将终止对明码数据解码。在明码数据末端加上明码数据终止符后,在明码数据终止符后加上保密数据起始符,保密数据起始符用以标示保密数据的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二维码的安全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非保密数据信息;S2: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编码,生成明码数据;S3:对所述明码数据添加保密数据;S4:将所述明码数据与所述保密数据一起编码,得到二维码。
【技术特征摘要】
1.二维码的安全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非保密数据信息;52: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编码,生成明码数据;53:对所述明码数据添加保密数据;54:将所述明码数据与所述保密数据一起编码,得到二维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文本、静态网页、动态网页、音频以及视频;和/或所述数据信息编码形成二维码符号;和/或所述码制采用大容量二维码,QR码或汉信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明码数据段段后设置有明码数据终止符,所述保密数据数据段段前设置有保密数据起始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将保密数据通过MD5算法进行加密,根据国际二维码规范规则将公开的数据信息、加密后的数据、权限名和密钥一起生成相应的二维码符号。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55:获取所述二维码符号,识别所述二维码符号中的编码模式信息;56:对二维码符号进行解码,获得数据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包括根据用户的权限名和密钥,获得加密字符串,进行解密,获得加密数据;和如果无用户权限名和密钥,则只解码出明码数据。7.二维码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获取模块,获取数据信息;数据编码模块,将所述数据信息进行编码,生成明码数据,再对所述明码数据添加保密数据,将所述明码数据与所述保密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越,周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缨思贝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