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eb服务的双路缓存机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3982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Web服务的双路缓存机制设计方法,基于动态页面和静态页面两种缓存机制,通过数据库和xml缓存文件进行双路读写,同步操作触发更新的缓存机制,以xml缓存模块作为用户访问时的使用库,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库作为备用库,数据的读写操作均在xml缓存文件中完成;其设计内容包括双路缓存机制的管理过程、双路缓存机制的读取流程和双路缓存机制的写入流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动静结合的双路缓存机制能较大程度上提高系统对海量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提高了Web服务器的性能和服务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Web服务的双路缓存机制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计算机应用
,具体的的说是一种Web服务的双路缓存机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传统的基于B/S(Browser/Server)架构的Web应用系统没有采用负载均衡机制,尤其是那种大用户量访问的应用系统在高峰时段的系统访问容易带来web信息系统事务请求响应时间延长,吞吐量降低,资源利用率不高等性能问题。因此,人们在不断寻找一些优化方法来提高web信息系统的性能。在现阶段,基于B/S架构的Web应用系统的高速缓存技术主要存在如下缺点:1、现在主要使用的动态页面缓存的特点是将经常访问的内容放到内存中,下次访问时只需要动态加载内存中的内容,从而减轻了应用系统的访问压力。这种缓存机制缺点是过分使用内存容易导致系统性能下降,效率不高,缓存是占用一定内存单元的,大数据量的访问会占用大量的内存单元。这样就会导致数据被频繁加载,有可能造成缓存失效,而且内存使用过大一旦缓存不及时的释放,会造成服务器内存资源耗尽,会造成Web应用系统出现假死现象。2、现在主要使用的静态页面缓存的特点是采用预编译模板技术,使用数据变更触发机制,生成关于数据内容的静态页,用户访问数据时直接访问所生成的静态页面而不是访问数据库。这种机制的缺点在于对于以前生成的静态页面的内容很难再修改,这就导致了这种方法的重用性比较差,很难做到修改数据的及时更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Web应用系统的缓存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Web服务的双路缓存机制设计方法。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动态页面和静态页面两种缓存机制相结合,而提出的一种双路缓存机制,该缓存机制是按如下方式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通过数据库和xml缓存文件进行双路读写,同步操作触发更新的缓存机制,以xml缓存模块作为用户访问时的使用库,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库作为备用库,数据的读写操作均在xml缓存文件中完成;该缓存机制的设计内容由双路缓存机制的管理过程、双路缓存机制的读取流程和双路缓存机制的写入流程组成。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双路缓存机制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说明:所述双路缓存机制的管理过程是:对于xml缓存和页面缓存的管理都是由系统缓存管理模块统一进行的,关于页面缓存模块,对于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访问的页面缓存信息会进行删除,释放内存;对于xml缓存,专门建立了一个分区来进行xml缓存数据的存储管理,对于xml的删除时间是根据应用系统的规模设定一个xml缓存文件个数的临界值,当xml缓存的xml文件个数达到阀值的时候,缓存管理模块的管理进程会触发xml缓存模块的删除机制。这个机制是按照最长时间不调用的原理进行删除,它首先会按照访问时间进行排序,把最长时间不访问的临界值10%的xml文件进行删除操作。所述双路缓存机制的读取流程是:当用户进行数据的读取操作时,首先应用系统的缓存管理模块调用管理进程,来判断应用系统的xml缓存模块中是否存在所访问数据的xml文件,若存在,则直接读取xml缓存模块中的这个文件,然后解析出数据,以html方式返回给用户;若不存在,则需要管理进程去页面缓存中查看是否存在该数据的缓存信息,若存在,则把这些信息引入到xml缓存中,然后再根据xml的处理机制去提供用户的使用,若不存在,则需要管理进程从数据库中调用相关的数据表信息,然后进行页面缓存的保存。所述双路缓存机制的写入流程是:当用户进行的是注册等数据的录入操作时,用户在页面填写完数据信息后,则会调用缓存管理进程,将数据存入数据库,同时在页面缓存和xml缓存中存储一个缓存数据;若在页面缓存和xml缓存中已经存在该数据的缓存信息,则更新这个缓存数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Web服务双路缓存机制可以根据Web服务的业务量进行扩充和设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所述xml机制可以满足跨平台的应用需求,具有很好的移植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Web服务的双路缓存机制设计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该Web服务双路缓存机制动静结合的双路缓存机制能较大程度上提高应用系统服务器性能,提高系统对海量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减轻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访问压力,提高对用户的服务质量。附图说明附图1为该Web服务的双路缓存机制的读取流程图;附图2为该Web服务的双路缓存机制的写入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Web服务的双路缓存机制设计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动态页面和静态页面两种缓存机制相结合,而提出的一种双路缓存机制,是通过数据库和xml缓存文件进行双路读写,同步操作触发更新的缓存机制,以xml缓存模块作为用户访问时的使用库,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库作为备用库,数据的读写操作均在xml缓存文件中完成;其设计内容由双路缓存机制的管理过程、双路缓存机制的读取流程和双路缓存机制的写入流程三部分组成。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一步了解该缓存机制的技术特征:首先,在Web应用系统中创建一个分区用来作为xml缓存模块数据存储的地方,这个分区的大小需要根据本系统的实际数据产生量来设定,当然,也不能太大,会造成用户空间的浪费,这个xml缓存空间的创建,大小的更改以及xml缓存文件的创建、删除和管理都有缓存管理模块进行统一的管理。其次,缓存管理模块利用数组创建动态页面缓存机制,先定义一个一维数组,数组中放置两个元素,第一个元素是用来存放缓存数据的,第二个元素是表示该缓存数据的已经存在时间的。第一个元素是在数据调用时加载显示,在显示时首先要判断该缓存数据是否过期,这个操作主要是通过元素的第二个元素的时间来判断,没过期就加载该缓存单元过期就删除该数据,重新从数据库中进行读取,并引入缓存函数,生成缓存数据和标志时间。再次,对于双路缓存的管理过程是由系统的缓存管理模块统一的调度和管理,对于页面缓存模块,对于一定时间没有访问的页面缓存信息会进行删除,因为xml缓存占用的不是内存信息而是分区空间,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中,对于xml的删除时间没有做严格的规定,而是根据应用系统的规模也就是数据量的大小建立了一个xml文件个数的临界值,当xml缓存模块中的xml文件达到一定个数的时候,在本方案中,对于xml缓存占用的空间做了最大量的估计,即最大量的缓存内容只占整个缓存分区的60%-80%,这样保证了xml的缓存模块的稳定运行,消除空间占满导致xml缓存失效的危险。当xml缓存的xml文件个数达到阀值的时候,缓存管理模块的管理进程会触发xml缓存模块的删除机制,这个机制是按照最长时间不调用的原理进行删除,它首先会按照访问时间进行排序,把最长时间不访问的临界值10%的xml文件进行删除操作,这样就保证了最大空间的利用和xml缓存的最大数量的保存,消除了内存不断变换引起的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提高了用户访问的效率。此外,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双路缓存机制的读取流程如下:当用户进行数据的读取操作时,首先应用系统的管理模块会调用管理进程,由此进程去判断应用系统中的xml缓存模块中是否存在所访问数据的xml文件,如果存在,就直接读取xml缓存模块中的这个文件,然后解析出数据,以html方式返回给用户;如果在xml缓存模块中不存在所要访问数据的xml文件,这就需要管理进程去页面缓存中查看是否存在该数据的缓存信息,如果存在就需要把这些信息引入到xml缓存中,然后再根据xml的处理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Web服务的双路缓存机制设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Web服务的双路缓存机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缓存机制是基于动态页面和静态页面两种缓存机制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双路缓存机制,是通过数据库和xml缓存文件进行双路读写,同步操作触发更新的缓存机制,以xml缓存模块作为用户访问时的使用库,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库作为备用库,数据的读写操作均在xml缓存文件中完成;该缓存机制的设计内容由双路缓存机制的管理过程、双路缓存机制的读取流程和双路缓存机制的写入流程三部分组成;?该缓存机制的实现过程为:首先,在Web应用系统中创建一个分区用来作为xml缓存模块数据存储的地方,这个分区的大小由本系统的实际数据产生量来设定,这个xml缓存空间的创建、大小的更改以及xml缓存文件的创建、删除和管理都由缓存管理模块进行统一的管理;其次,缓存管理模块利用数组创建动态页面缓存机制,先定义一个一维数组,数组中放置两个元素,第一个元素是用来存放缓存数据的,第二个元素是表示该缓存数据的已经存在时间的;第一个元素是在数据调用时加载显示,第二个元素的时间用来判断该缓存数据是否过期,没过期就加载该缓存单元,过期就删除该数据,重新从数据库中进行读取,并引入缓存函数,生成缓存数据和标志时间;再次,由系统的缓存管理模块对双路缓存的管理过程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Web服务的双路缓存机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缓存机制是基于动态页面和静态页面两种缓存机制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双路缓存机制,是通过数据库和xml缓存文件进行双路读写,同步操作触发更新的缓存机制,以xml缓存模块作为用户访问时的使用库,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库作为备用库,数据的读写操作均在xml缓存文件中完成;该缓存机制的设计内容由双路缓存机制的管理过程、双路缓存机制的读取流程和双路缓存机制的写入流程三部分组成;该缓存机制的实现过程为:首先,在Web应用系统中创建一个分区用来作为xml缓存模块数据存储的地方,这个分区的大小由Web应用系统的实际数据产生量来设定,这个xml缓存空间的创建、大小的更改以及xml缓存文件的创建、删除和管理都由缓存管理模块进行统一的管理;其次,缓存管理模块利用数组创建动态页面缓存机制,先定义一个一维数组,数组中放置两个元素,第一个元素是用来存放缓存数据的,第二个元素是表示该缓存数据的已经存在时间的;第一个元素是在数据调用时加载显示,第二个元素所表示的时间用来判断该缓存数据是否过期,没过期就加载该缓存数据,过期就删除该数据,重新从数据库中进行读取,并引入缓存函数,生成缓存数据和标志时间;再次,由系统的缓存管理模块对双路缓存的管理过程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机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路缓存机制的管理过程如下:由系统缓存管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砚波王东风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