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andflash烧写方法,具体包括:启动母板,将引导程序和启动程序升级到Nandflash;启动系统,并在启动系统之后完成文件系统的升级;计算出升级后的各个分区的大小,按照计算出的各分区大小,分别提取各分区映像文件;使用烧写器,完成Nandflash的烧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纯软件方法,使用方便,不受坏块处理机制限制,具有高效率和高可靠性,解决了Nandflash直接烧写映像文件对坏块处理机制的限制,以及采用硬件手段存在的弊端,同时能方便地实现映像文件的生成和Nandflash的烧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Nandflash烧写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存储
,具体涉及一种Nandflash的生产烧写方法。
技术介绍
Nandflash存储是flash存储的一种,它为固态大容量存储的实现提供了廉价有 效的解决方案。Nandflash存储器具有容量较大,改写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存 储,因而在很多电子产品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虽然Nandflash存在出厂坏块和使 用中产生坏块的情况,但随着坏块替换和坏块跳过机制的引入,以及yaffs文件系统针对 Nandflash使用寿命的设计,使得这些都不成为问题。现有技术中,Nandflash的烧写主要通过如下两种方法进行,第一种是先采用预先 提供的软件把需要烧写的数据生成映像文件,再使用烧写器把映像文件烧写到Nandflash 中,从而完成生产的烧写,若采用这种方式,对于文件系统有多个分区,且各分区内均有坏 块时就只能使用坏块替换机制,而不能使用坏块跳过机制,对使用效率有一定的影响。第二 种是采用软件方法升级后,用硬件手段取下Nandf lash,来获取其中的数据,这种方法不仅 低效,而且不能保证成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Nandflash烧写 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启动母板,将引导程序和启动程序升级到Nandflash ;S2.启动系统,并在启动系统之后完成文件系统的升级;S3.计算出升级后的各个分区的大小,按照计算出的各分区大小,分别提取各分区 映像文件;S4.使用烧写器,完成Nandflash的烧写。进一步的,步骤S4所述的烧写器支持分区域烧写映像文件。进一步的,步骤S4所述的烧写器在烧写过程中,发现引导区有坏块时提示 Nandflash芯片不可用。进一步的,步骤S4所述的烧写器在烧写过程中,发现坏块表区有坏块时提示 Nandflash芯片不可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纯软件方法,使用方便,不受坏块处理机 制限制,具有高效率和高可靠性,解决了 Nandflash直接烧写映像文件对坏块处理机制的 限制、以及采用硬件手段存在的弊端,同时能方便地实现映像文件的生成和Nandflash的烧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简单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操作流程示意图。图3是常用的系统分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需要用到主机、母板和定制的烧写器,主机和母板 通过串口线和网线进行连接,把主机上的引导程序,启动程序和文件系统升级到母板上,完 成对母板的升级;然后把母板上的数据提取成映像文件,用烧写器对Nandflash进行烧写。具体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A.启动母板,将引导程序和启动程序升级到Nandflash ;这里可以使用SD卡等设 备启动母板。B.启动系统,并在启动系统之后完成文件系统的升级;这里可以使用SD卡启动系 统,或通过nfs挂载的方式启动系统。C.计算出升级后的各个分区的大小,按照计算出的各分区大小,分别提取各分区 映像文件;D.使用烧写器,完成Nandflash的烧写。在图2中,母板与主机连接好后,通过SD卡等设备启动母板,通过网络把引导程序 和启动程序从主机传到母板上,完成引导程序和启动程序的升级;启动系统,把母板的文件 分区挂载上,通过网络把文件系统传到母板上,完成文件系统的升级;查看升级后的分区信 息,计算各个分区大小,根据计算的分区大小,提取各分区的映像文件。提取时,如果判断有 坏块存在,把提取的大小增加坏块个数所占存储大小,重新进行提取;提取完成的映像文件 即可用烧写器对Nandflash进行烧写。其中,烧写器的定制要求支持分区域烧写映像文件;能够识别引导区坏块,烧写 过程中,发现引导区有坏块时提示Nandflash芯片不可用;能够识别坏块表区坏块,烧写过 程中,发现坏块表区(芯片最后4个块)有坏块时,提示Nandflash芯片不可用。在图3中,这是常用的分区方案,根据设计需要可以增加分区。由于引导区用于系 统上电后引导启动程序,因此该分区必须存在,且位置固定,但分区所占空间不必太大。坏 块表区用于记录系统的坏块,因此该分区必须存在,且位置固定,其大小一般为4个块。常用的系统分区包含了引导程序区,启动程序区,文件系统区,坏块表区。引导程 序区只需分配一个块的空间即可满足要求;启动程序区所占空间根据启动程序大小而定, 在分区时要为其保留一定的冗余,以防分区内有坏块时之用,冗余设为启动程序大小的20% 左右;文件系统区是所有分区中最大的,它要保存系统中所有的文件,以及为系统运行预留 足够的空间,因此,这个分区尽可能的分得大一些;坏块表区用于记录整个Nandflash芯片 的坏块,使用2个块的空间就可以,多预留2个块交替使用以增加可靠性。从上述分析和描述来看,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纯软件方法,使用方便,不受坏块处理 机制限制,具有高效率和高可靠性,解决了 Nandflash直接烧写映像文件对坏块处理机制 的限制、以及采用硬件手段存在的弊端,同时能方便地实现映像文件的生成和Nandflash 的烧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 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Nandflash烧写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启动母板,将引导程序和启动程序升级到Nandflash;S2.启动系统,并在启动系统之后完成文件系统的升级;S3.计算出升级后的各个分区的大小,按照计算出的各分区大小,分别提取各分区映像文件;S4.使用烧写器,完成Nandflash的烧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andflash烧写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启动母板,将引导程序和启动程序升级到Nandflash;S2.启动系统,并在启动系统之后完成文件系统的升级;S3.计算出升级后的各个分区的大小,按照计算出的各分区大小,分别提取各分区映像文件;S4.使用烧写器,完成Nandflash的烧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andflash烧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的烧写器支持分区域烧写映像文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andflash烧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富强,郭万佳,丁宁,周煜枫,张英杰,鲜海滢,胡代军,石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