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电容触摸屏水滴误触发的方法,它包括初始化水滴误触发的条件,检测触点数是否大于等于2,检测预设时间内的触发次数是否大于预设阀值,检测触发点坐标变迁幅度是否大于预设的阀值,设置启动过滤动作的条件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户能够更流畅的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各种操作,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电容触摸屏作为当前智能手机以及非智能手机的主流硬件配置,已经普及到除手 机之外的更多移动终端上,例如平板电脑、家用电器的显示屏等,电容触摸屏的触控体验在 手机用户体验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除去触控屏触控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更值得关注 的是触控屏的误触发问题,水滴作为导体,在引发移动终端触控屏误触发的问题上具有很 高的发生概率,为了使用户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怎样减少由水滴引发的误触发是一个急 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尽可能屏蔽掉水滴误触发情 形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止电容触摸屏水滴误触发的 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化判断水滴误触发的三个参数:A、B和C,将其分别初始化为假;(2)内核驱动层检测触点数,当触点数大于等于2时,将A设置为真;(3)内核驱动层检测单位时间内的触发次数,当触发次数大于预设阀值时,将B设置为 真,但不过滤当前触发事件;(4)内核驱动层跟踪长按状态下的触点坐标变迁幅度,当坐标变迁幅度大于等于预设 阀值参数时,将C设置为真,但不过滤当前触发事件;(5)设置启动过滤动作的两个条件X和Y;(6)当A、B、C均真时,判定当前触发为水滴导致的误触发,并记录当前的误触发坐标 值,继续检测其后的多点连续触发事件,用于判断后续的多点连续触发是否属于当前误触 发的延续;(7)内核驱动层继续检测触点数,当触点数大于等于2时,将X设置为真;(8)内核驱动层检测触点坐标值,当触点坐标值与之前判定的误触发坐标值接近则将Y 设置为真;(9)当X和Y同时为真时,判定当前触发为前次水滴误触发的延续,过滤当前触发事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触发事件是否由水滴引发,从而过滤掉水 滴引发的误触发情形,使用户能够更流畅的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各种操作,给用户带来更好 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手指触摸电容触摸屏的简单电路图;图2为水滴施加到电容触摸屏的简单电路图;图3为在水滴引发误触发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 以下所述。首先,结合附图阐述一下电容屏的工作原理,图1为手指触摸电容触摸屏的简单 电路情形,在互电容耦合中,A、B感应块分别是激励信号的发射端和测量信号的接受端。当 手指触摸感应块上的覆盖物时,由于手指及人体可以被认为是导体,人体与大地之间的电 容Cbody和设备地与大地之间的电容Cboard足够大,对高频的交流激励信号仅有非常小的 容抗,所以可以认为手指在触摸系统中的电势近似地为设备地的电势GND。在互电容的电 场奉禹合中,由于手指在触摸系统中的电势近似地为设备地的电势GND,感应块A和感应块B 的电势都比手指的电势高,在感应块A和感应块B与手指之间将产生电的耦合,这就意味着 在感应块A和感应块B与手指之间产生耦合电容CFT和CFR。当高频的交流激励信号施加 在感应块A上时,经由互电容CM到RX的电流被手指电容CFT和CFR分流掉一部分,接受端 RX的电流将比原来小,这样它就等效为互电容CM的减少,所以,通常我们说手指触摸使互 电容减少。图2为电容触摸屏上出现水滴时的简单电路情形,当水落到触摸屏上时,由于水 是导电的,可以认为是导体,它也将改变感应块A和感应块B之间的电场耦合。但水的表 面积相比人体来讲要小非常多,人体与大地之间的电容Cbody已经不复存在,水滴与大地 之间的电容非常小,小到几乎零。水滴在触摸系统中的电势已不能近似地为设备地的电势 GND,它的电势由感应块A和感应块B的电势来确定。基于常识,它的电势应介于感应块A的 电势和感应块B的电势之间。在互电容的电场耦合中,水滴分别与感应块A和感应块B形成 电容CWT和CWR,可以认为这两个电容是串联以后再并联在CM的两端,所以对互电容的屏, 水滴不象手指触摸使互电容减少,而是使互电容增加!同样由于水滴产生的两个电容是串 联以后再并联在CM的两端,串联电容的值将小于串联电容中的任何一个电容,对于一个与 手指大小直径的水滴,它产生的信号变化也将肯定小于手指触摸产生的信号变化,通常它 是手指触摸信号的1/4大小,但它和手指触摸产生的信号变化是反方向的。因为手机触摸使互电容减少,水滴却使互电容增加,所以当水滴施加在电容触摸 屏表面时原理上是不会导致误触发,但是水滴区域与附近的干燥区域共同作用却会使电容 屏电容值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误触发的情形发生,图3为水滴引发误触发的情形在正常情 况的手指触摸情况下,手指触摸得到的AD转换差值④大于触发阀值⑤,所以可以实现正常 触发,在水滴情形下,因为水滴区域的不均衡,水滴区域和干燥区域相互作用,会导致电容 基准线值①和无触摸时AD转换值②都负向偏移,且电容基准线值的偏移量大于AD转换值, 当二者之间偏移的差值③大于触发阀值⑤时便会引发触发,但此时的触发是错误的,即误 触发发生了。因为水滴所导致的误触发可能无法避免,但是可以使用软件对触发的捕捉和后期 处理进行过滤,将水滴导致的误触发从各种触发情形中甄别出来,使其区别于手机触摸产生的正常触发并将其过滤掉。通过实际模拟能得出水滴误触发区别于手指触摸的基本规律(1)在多点触控屏上水滴导致的误触发通常会多于两个以上的触动,其触发规律表现 为多点同时触发,且短时间内不会停止,呈现出多触点长按的情形;(2)因为水滴的流动性,其坐标变化会表现出与手指长按情形下的一些不同,一旦水滴 导致误触发,其坐标会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缓慢变化,而手指长按时坐标比较固定,坐标 变化范围要小于水滴触发的变化范围。针对以上情形,可通过本专利技术来判断出水滴误触发并将其过滤掉,如图4所示 ,它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化判断水滴误触发的三个参数:A、B和C,并将其分别初始化为假;(2)内核驱动层检测触点数,当触点数多于两点时,将A设置为真;(3)在内核驱动层检测预设时间内的触发次数,如果在单位时间内的触发次数查过了 预设阀值时,将B设置为真,但不过滤当前触发事件;(4)在内核驱动层设置专用于判断水滴误触发的坐标变迁幅度阀值参数,预定的在内 核驱动层跟踪长按状态下的触点坐标变迁,当检测到坐标变迁幅度等于或者超过预设的阀 值参数时,将C设置为真,但不过滤当前触发事件;(5)设置启动过滤动作的两个条件X和Y;(6)当A、B、C均真时,则判定当前触发为水滴导致的误触发,并记录当前的误触发坐标 值,继续检测其后的多点连续触发事件,用于判断后续的多点连续触发是否属于当前误触 发的延续;(7)内核驱动层检测触点数,当触点数大于等于2时,将X设置为真;(8)在内核驱动层检测到触点坐标值与之前判定的误触发坐标值接近则将Y设置为真;(9)当X和Y同时为真时,判定当前触发为前次水滴误触发的延续,过滤当前触发事件。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触事件是否同时满足大于等于两个触发点、单位时间内的触发次 数大于预设阀值和坐标变迁幅度大于预设幅度阀值,如果不是同时满足则判定当前触发不 是水滴导致的,立即结束本次侦测过程;如果同时满足则判定当前触发为水滴引发的,则继 续检测后续的触发点,如果触发点同时满足大于等于两个触发点、坐标值与之前判定的误 触发坐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电容触摸屏水滴误触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化判断水滴误触发的三个参数:A、B和C,将其分别初始化为假;(2)内核驱动层检测触点数,当触点数大于等于2时,将A设置为真;(3)内核驱动层检测单位时间内的触发次数,当触发次数大于预设阀值时,将B设置为真,但不过滤当前触发事件;(4)内核驱动层跟踪长按状态下的触点坐标变迁幅度,当坐标变迁幅度大于等于预设阀值参数时,将C设置为真,但不过滤当前触发事件;(5)设置启动过滤动作的两个条件:X和Y;(6)当A、B、C均真时,判定当前触发为水滴导致的误触发,并记录当前的误触发坐标值,继续检测其后的多点连续触发事件,用于判断后续的多点连续触发是否属于当前误触发的延续;(7)内核驱动层继续检测触点数,当触点数大于等于2时,将X设置为真;(8)内核驱动层检测触点坐标值,当触点坐标值与之前判定的误触发坐标值接近则将Y设置为真;(9)当X和Y同时为真时,判定当前触发为前次水滴误触发的延续,过滤当前触发事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电容触摸屏水滴误触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化判断水滴误触发的三个参数:A、B和C,将其分别初始化为假; (2)内核驱动层检测触点数,当触点数大于等于2时,将A设置为真; (3)内核驱动层检测单位时间内的触发次数,当触发次数大于预设阀值时,将B设置为真,但不过滤当前触发事件; (4)内核驱动层跟踪长按状态下的触点坐标变迁幅度,当坐标变迁幅度大于等于预设阀值参数时,将C设置为真,但不过滤当前触发事件;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