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控制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配电终端中集成或分布的开关控制器均为继电器控制输出。继电器本身主要为机械器件,机械动作的延时及反弹导致开关控制器控制时间长或不稳定。为保证控制输出的可靠性,一般都为多级控制电路,导致控制时间更长或更不稳定。因此,需要一种操作时间短和操作稳定的开关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操作时间长和操作不稳定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时间短和操作稳定的开关控制装置及其实现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开关控制装置,其包括CPU、分别与所述CPU通过总线连接的预置单元、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CPU连接的检测单元,其中 所述预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PU的预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的电平信号的输出,并将所述电平信号隔离后发送至所述CPU ; 所述CPU,用于检测所述电平信号是否发生变位,并在所述电平信号发生变位时输出分闸控制信号或合闸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闸控制信号或合闸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进行分闸操作或合闸操作,并输出相应的分闸操作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CPU、分别与所述CPU通过总线连接的预置单元、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CPU连接的检测单元,其中:所述预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PU的预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的电平信号的输出,并将所述电平信号隔离后发送至所述CPU;所述CPU,用于检测所述电平信号是否发生变位,并在所述电平信号发生变位时输出分闸控制信号或合闸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闸控制信号或合闸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进行分闸操作或合闸操作,并输出相应的分闸操作信号或合闸操作信号;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闸操作信号或合闸操作信号检测所述开关的分闸操作或合闸操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CPU、分别与所述CPU通过总线连接的预置单元、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CPU连接的检测单元,其中 所述预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PU的预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的电平信号的输出,并将所述电平信号隔离后发送至所述CPU ; 所述CPU,用于检测所述电平信号是否发生变位,并在所述电平信号发生变位时输出分闸控制信号或合闸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闸控制信号或合闸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进行分闸操作或合闸操作,并输出相应的分闸操作信号或合闸操作信号;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闸操作信号或合闸操作信号检测所述开关的分闸操作或合闸操作是否操作成功,并将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CPU。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装置安装于配电终端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平信号隔离后发送至所述CPU具体为 将电平信号连接至第七光耦器件(IS07)的输入端进行隔离,所述第七光耦器件(IS07)的输出端将隔离后的电平信号连接至所述CPU。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包括CAN总线、RS232总线以及RS485总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单元包括第二光耦器件(IS02)、第一MOS管(Q15)、第一二极管(D9)和控制电源(PWR_FH),其中,所述第二光耦器件(IS0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预置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光耦器件(IS02)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 MOS管(Q15)的栅极,所述第一 MOS管(Q15)的源极分别与控制电源(PWR_FH)和所述第一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 MOS管(Q15)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9)的阳极和所述电平信号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光耦器件(ISOl)、第三光耦器件(IS03)、第四光耦器件(IS04)、第五光耦器件(IS05)、第二 MOS管(Q16)、第三MOS管(Q17)、第二二极管(D8)和第三二极管(D10),其中,所述第一光耦器件(ISOl)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五光耦器件(IS0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分闸控制信号,所述第三光耦器件(IS03)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光耦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忠伟,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