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械钟表的上条与拨针机构,包括条轴,上夹板部件,下夹板部件,后盖,与下夹板固定为一体的外壳,固定在上夹板部件和下夹板部件之间的原动组件,固定在条轴上的上条棘轮;分别与后盖固定为一体的后盖外壳、离合轮、定挡圈和限位片;同轴松套在夹板柱上的上条轮和回位簧;同轴铆合为一体的拨针轮轴和拨针轮片的拨针轮部件;松套在拨针轮轴方榫上的拨针介轮片;与拨针轮轴弹性配合为一体的卡簧;与外壳固定并与定挡圈接触的滚珠支架部件。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或拉出后盖部件即可完成上弦或拨针功能,为实现饰品类机械钟表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提供了有效保证,可满足人们求新、求美的个性化需求,该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工艺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钟表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钟表的上条与拨针机构。
技术介绍
在机械钟表的发展过程中,最初它主要是作为一种读取时间的工具,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机械钟表发展到了手表的阶段,为了能够随时读取时间,人们渐渐的养成了佩带 手表的习惯。目前机械钟表的发展越来越趋向新、奇的发展方向,人们对于机械钟表的需求 不单纯是佩带在手腕上读取时间,近年来以饰品,如,项链、手镯等形式出现的机械钟表层 出不穷,使得人们对于机械钟表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大大提高。以饰品形式出 现的机械钟表进一步丰富了机械钟表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机械钟表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同 时还能兼顾机械钟表的实用性,方便的读取时间,并且可以满足人们求新、求美的个性化需 求。传统机械钟表的上条与拨针结构主要安装在机芯的表盘面上,占据了机芯很大的 平面空间。如果将机械钟表做为一种饰品佩带,传统的上条与拨针结构在满足艺术性和观 赏性的方面将会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影响钟表正常走时的情况下,装配 简单、维修方便、美观大方的机械钟表的上条与拨针机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钟表的上条与拨针机构,包括,条轴,上夹 板部件,下夹板部件,后盖,与下夹板部件固定为一体的外壳,通过宝石轴承固定在上夹板 部件和下夹板部件之间的原动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在条轴上的上条棘轮;分别与后盖固定 为一体的后盖外壳、离合轮、定挡圈和限位片;同轴松套在下夹板部件的夹板柱上的上条轮 和回位簧;同轴铆合为一体的拨针轮轴和拨针轮片的拨针轮部件;所述拨针轮部件通过宝 石轴承固定在下夹板部件和小夹板部件之间;通过自身中心的方孔松套在拨针轮轴方榫上 的拨针介轮片;与拨针轮轴弹性配合为一体的卡簧;与外壳固定并与定挡圈接触的滚珠支 架部件;所述离合轮和上条轮接触或脱离,所述上条轮与上条棘轮啮合,离合轮与拨针介轮 片啮合或脱啮。滚珠支架部件包括滚珠支架、滚珠和橡胶弹簧圈;滚珠与滚珠支架圆周外侧表面 上均匀分布的孔配合,橡胶弹簧圈套在滚珠支架的圆周外侧成为一体紧紧的压住滚珠;所 述定挡圈圆周外侧表面有两圈圆弧形的凹槽,所述滚珠择一压紧在圆弧形凹槽内。在外壳的圆周外侧的凹槽内设置有防水橡胶圈。所述回位簧位于下夹板部件与上条轮之间,上条轮可以沿着夹板柱的中心线灵活 转动。后盖外壳与后盖通过螺纹固定为一体,定挡圈通过螺钉与后盖固定为一体,离合 轮与后盖中心的孔通过螺纹固定成为一体,限位片与后盖圆周上的槽形适配固定为一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或拉出后盖部件即可完成上弦或拨针功能,为实 现饰品类机械钟表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提供了有效保证,可满足人们求新、求美的个性化需 求,该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工艺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上条与拨针机构在上条状态时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上条与拨针机构在拨针状态时的轴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上条与拨针机构后盖与限位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2. 上1.原动组件 4.上夹板部件5.下夹板部件 后盖部件9.后盖 12.上条轮13.回位簧 针轮片17.拨针介轮片 .滚珠支架部件21.滚珠支架 限位片25.防水橡胶圈。6.小夹板部件10.14.拨针轮部件18.卡簧22.滚珠条棘轮7.外壳 后盖外壳15.拨针轮轴19.定挡圈23.橡胶弹簧圈条轴11.离合轮 16.拨 20 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机械钟表的上条与拨针机构,包括,原动组件1、上条棘轮2、 上夹板部件4、下夹板部件5、小夹板部件6、外壳7、后盖部件8、后盖外壳10、上条轮12、回 位簧13、拨针轮部件14、拨针介轮片17、卡簧18、滚珠支架部件20、限位片24和防水橡胶圈 25 ;所述上条棘轮2通过螺钉固定在原动组件I中的条轴3上,且上条棘轮2可以带动条轴 3转动;所述后盖部件8由后盖9、离合轮11、定挡圈19和限位片24组成,且定挡圈19通过 螺钉固定在后盖9上成为一体,离合轮11与后盖9中心的孔通过螺纹配合固定成为一体, 限位片24通过自身的外形与后盖9圆周上的槽形配合固定成为一体;所述定挡圈19的侧 面并排分布有两圈圆弧形的凹槽;所述后盖外壳10与后盖部件8通过螺纹配合固定成为一 体;所述上条轮12松套在下夹板部件5的夹板柱上,通过螺钉限制上条轮12的轴向位置, 且上条轮12可以沿着夹板柱的中心线灵活转动;所述回位簧13与上条轮12同轴松套在下 夹板部件5的夹板柱上,且回位簧13位于下夹板部件5与上条轮12之间;所述拨针轮部件 14由拨针轮轴15和拨针轮片16组成,且拨针轮片16同轴铆合在拨针轮轴15上成为一体; 所述拨针介轮片17通过自身中心的方孔松套在拨针轮轴15的方榫上成为一体;所述卡簧 18与拨针轮轴15弹性配合成为一体,且卡簧18限制住了拨针介轮片17的轴向移动;所述滚珠支架部件20由滚珠支架21、滚珠22和橡胶弹簧圈23组成,且滚珠22与滚珠支架21 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孔配合,橡胶弹簧圈23套在滚珠支架22的圆周外侧成为一体,并利用弹 性紧紧的压住滚珠22 ;所述防水橡胶圈25套在外壳7的圆周外侧的凹槽内成为一体;所述 原动组件I通过宝石轴承固定在上夹板部件4和下夹板部件5之间,且原动组件I可以沿着 固定它的宝石轴承的轴心线灵活转动;所述下夹板部件5通过螺钉与外壳7固定成为一体, 从而实现机芯整体与外壳7的固定;所述拨针轮部件14通过宝石轴承固定在下夹板部件5 和小夹板部件6之间,且拨针轮部件14可以沿着固定它的宝石轴承的轴心线灵活转动。本专利技术机械钟表的上条与拨针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图1为手表的上弦状态,处于上弦状态时滚珠支架部件20中均匀分布的滚珠22压紧 在定挡圈19圆周外侧表面上位置靠下的凹槽中,离合轮11固定在后盖部件8上,旋转后盖 部件8带动离合轮11转动,离合轮11驱动上条轮12转动,上条轮12驱动上条棘轮2转动, 上条棘轮2驱动条轴3转动完成上弦。值得指出的是,在上弦状态下反方向旋转后盖部件 8,上条轮12与离合轮11在斜齿的作用下产生打滑现象,上条轮12将会产生一个远离离合 轮11的向上的移动,在上条轮12的移动过程中回位簧13将被压缩,这时离合轮11将会空 转,不会带动上条轮12转动。图2为手表的拨针状态,向下拉出后盖部件8,滚珠22受压力作用从定挡圈19圆 周外侧表面上位置靠下的凹槽中退出,滚珠22沿着定挡圈的外壁滑动一段距离,之后滚珠 22在橡胶弹簧圈23的作用下压紧在定挡圈19圆周外侧表面上位置靠上的凹槽中,离合轮 11与拨针介轮片17啮合,完成从上弦状态到拨针状态的转变。离合轮11固定在后盖部件 8上,旋转后盖部件8带动离合轮11转动,离合轮11驱动拨针介轮片17转动,由于拨针介 轮片17通过卡簧18固定在拨针介轮部件14上,拨针介轮片17带动拨针介轮部件14转动, 拨针介轮部件14驱动其他拨针轮系转动完成拨针过程。在手表的上弦状态、手表的拨针状态和手表上弦状态到拨针状态的转变期间,套 在外壳7上的防水橡胶圈25与后盖9紧密接触以达到防水的目的;在上弦状态和拨针状态 时限位片24与外壳7接触,从而起到了限位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钟表的上条与拨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条轴(3),上夹板部件(4),下夹板部件(5),后盖(9),与下夹板部件(5)固定为一体的外壳7,通过宝石轴承固定在上夹板部件4和下夹板部件(5)之间的原动组件(1),通过螺钉固定在条轴(3)上的上条棘轮(2);分别与后盖(9)固定为一体的后盖外壳(10)、离合轮(11)、定挡圈(19)和限位片(24);同轴松套在下夹板部件(5)的夹板柱上的上条轮(12)和回位簧(13);同轴铆合为一体的拨针轮轴(15)和拨针轮片(16)的拨针轮部件(14);所述拨针轮部件(14)通过宝石轴承固定在下夹板部件(5)和小夹板部件(6)之间;通过自身中心的方孔松套在拨针轮轴(15)方榫上的拨针介轮片(17);与拨针轮轴(15)弹性配合为一体的卡簧(18);与外壳(7)固定并与定挡圈(19)接触的滚珠支架部件20;所述离合轮11和上条轮12接触或脱离,所述上条轮(12)与上条棘轮(2)啮合,离合轮(11)与拨针介轮片(17)啮合或脱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钟表的上条与拨针机构,其特征在干,包括,条轴(3),上夹板部件(4),下夹板部件(5),后盖(9),与下夹板部件(5)固定为一体的外壳7,通过宝石轴承固定在上夹板部件4和下夹板部件(5)之间的原动组件(I),通过螺钉固定在条轴(3)上的上条棘轮(2);分别与后盖(9)固定为一体的后盖外壳(10)、离合轮(11)、定挡圈(19)和限位片(24);同轴松套在下夹板部件(5)的夹板柱上的上条轮(12)和回位簧(13);同轴铆合为一体的拨针轮轴(15)和拨针轮片(16)的拨针轮部件(14);所述拨针轮部件(14)通过宝石轴承固定在下夹板部件(5)和小夹板部件(6)之间;通过自身中心的方孔松套在拨针轮轴(15)方榫上的拨针介轮片(17);与拨针轮轴(15)弾性配合为一体的卡簧(18);与外壳(7)固定并与定挡圈(19)接触的滚珠支架部件20 ;所述离合轮11和上条轮12接触或脱离,所述上条轮(12)与上条棘轮(2)啮合,离合轮(11)与拨针介轮片(17)啮合或脱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锐亮,张树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