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高发光效率的图像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336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发光效率的图像产生装置。所述图像产生装置包括一第一光源,一光转换组件,及一图像产生组件。所述第一光源是用以产生一第一波长的光线。所述光转换组件是设置于所述第一波长光线的传送路径上,所述光转换组件包括一第一量子点层,用以将波长为一第二波长以下的光线转换为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线,及一第二量子点层,用以将波长为一第三波长以下的光线转换为所述第三波长的光线,所述第一波长小于所述第二波长,且所述第二波长小于所述第三波长。所述图像产生组件是用以根据通过所述光转换组件的光线产生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图像产生装置利用量子点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并转换为一预定波长附近的光线,因此可以提高光源的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产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量子点材料提高发光效率的 图像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固态光源型投影机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固 态光源型投影机100包括一第一固态光源LI, 一第二固态光源L2, —第三固态光源L3, —光 学模块110,一图像产生组件120,及一投影模块130。第一固态光源LI是用以产生一第一 波长的光线,例如蓝色(B)光。第二固态光源L2是用以产生一第二波长的光线,例如绿色 (B)光。而第三固态光源L3是用以产生一第三波长的光线,例如红色(R)光。第一固态光 源L1、第二固态光源L2及第三固态光源L3是根据一预定时序分别产生蓝色光、绿色光及 红色光。光学模块Iio是用以将第一固态光源L1、第二固态光源L2及第三固态光源L3产 生的蓝色光、绿色光及红色光分别导引至图像产生组件120,而图像产生组件120再分别根 据光学模块110传来的红色光、绿色光及蓝色光产生红色图像、绿色图像及蓝色图像。最后 由投影模块130将图像产生组件120产生的红色图像、绿色图像及蓝色图像投射至一屏幕 上以产生完整的图像。图像产生组件120通常是一数字微镜装置(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MD)。数字微镜装置包括一微型反射镜数组,用以根据图像数据将光线反射以产生 图像。然而,依据上述配置,当一固态光源发光时,另外两个固态光源必须关闭,而无法 用于产生图像。因此现有技术的固态光源型投影机的固态光源并没有被有效率地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发光 效率的图像产生装置。所述图像产生装置包括一第一光源,一光转换组件,及一图像产生组 件。所述第一光源是用以产生一第一波长的光线。所述光转换组件是设置于所述第一波长 光线的传送路径上,所述光转换组件包括一第一量子点层,用以将波长为一第二波长以下 的光线转换为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线,及一第二量子点层,用以将波长为一第三波长以下的 光线转换为所述第三波长的光线,所述第一波长小于所述第二波长,且所述第二波长小于 所述第三波长。所述图像产生组件是用以根据通过所述光转换组件的光线产生图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提高发光效率的图像产生装置。所述图像产生装置包括一第 一光源,一第二光源,一光转换组件,及一图像产生组件。所述第一光源是用以产生一第一 波长的光线。所述第二光源是用以产生一第二波长的光线。所述光转换组件是设置于所 述第一波长光线及/或所述第二波长光线的传送路径上,所述光转换组件包括一第一量子 点层,用以将波长为一第三波长以下的光线转换为所述第三波长的光线,所述第一波长及/ 或所述第二波长小于所述第三波长。所述图像产生组件是用以根据通过所述光转换组件的 光线产生图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固态光源型投影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投影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光转换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光转换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投影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投影机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光转换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200,500,600投影机110,210,510,610光学模块120,220,520,620图像产生组件130,230,530,630投影模块P光传送路径LI第一固态光源L2第二固态光源L3第三固态光源LC, LC,,LC”光转换组件Ql第一量子点层Q2第二量子点层Q3第三量子点层T透光区块R红色G绿色B蓝色Y黄色具体实施方式量子点是一种奈米级半导体材料,其可以是元素型半导体材料(例如硅、锗),或是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例如硒化镉(CdSe)或硒化硫(CdS))。量子点的粒径约小于100奈米。量子点的特性在于量子点可根据其粒径大小吸收一特定波长以下的光线,并将所述特定波长以下的光线转换为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举例来说,当硒化镉量子点的粒径为2.1 奈米时,硒化镉量子点可吸收一蓝色光波长以下的光线,并将蓝色光波长以下的光线转换为蓝色光。当硒化镉量子点的粒径为5奈米时,硒化镉量子点可吸收一绿色光波长以下的光线,并将绿色光波长以下的光线转换为绿色光。而当硒化镉量子点的粒径接近10奈米时,硒化镉量子点可吸收一红色光波长以下的光线,并将红色光波长以下的光线转换为红色光。另外,量子点结构不一定为单一半导体材料所构成, 量子点的壳与核可由不同的材料所构成。本专利技术即是利用量子点具不同粒径即可产生不同颜色的光的特性提高投影机的发光效率。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3。图2为本专利技术投影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光转 换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不意图。投影机200包括一第一固态光源LI, 一第二固态光源L2, 一第三固态光源L3,一光转换组件LC,一光学模块210,一图像产生组件220,及一投影模块 230。第一固态光源LI是用以产生一第一波长附近的光线,例如一波长450奈米附近的蓝 色(B)光。第二固态光源是用以产生一第二波长附近的光线,例如一波长550奈米附近的 绿色(G)光。而第三固态光源是用以产生一第三波长附近的光线,例如一波长650奈米附 近的红色(R)光。光转换组件是设置于光线的传送路径上。光转换组件LC包括一第一量 子点层Ql及一透光区块T。第一量子点层Ql上的量子点是用以将波长为650奈米以下的 光线转换为波长650奈米附近的红色光。光学模块210是用以将光转换组件LC传来的蓝 色光、绿色光及红色光分别导引至图像产生组件220。而图像产生组件220 (例如一数字微 镜装置)再分别根据光学模块210传来的蓝色光、绿色光及红色光产生蓝色图像、绿色图像 及红色图像。最后由投影模块230将图像产生组件220产生的蓝色图像、绿色图像及红色 图像投射至一屏幕上以产生完整的图像。固态光源包括激光、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 等利用半导体原理所构成的光源,不同于传统日光灯利用气体游离所造成的光源,固态光 源可发出一预定波长附近的光线。依据上述配置,当要提供蓝色光或绿色光给图像产生组件220以产生蓝色图像或 绿色图像时,光转换组件LC会转动以使透光区块T位于光线传送路径P上,进而使第一固 态光源LI产生的蓝色光或第二固态光源L2产生的绿色光通过。当要提供红色光给图像产 生组件220以产生红色图像时,光转换组件LC会转动以使第一量子点层Ql位于光线传送 路径P上,且第一固态光源L1、第二固态光源L2及第三固态光源L3可同时发光,光转换组 件LC的第一量子点层Ql上的量子点会将第一固态光源LI产生的蓝色光及第二固态光源 L2产生的绿色光转换为波长650奈米附近的红色光,亦即通过光转换组件LC的红色光的能 量是包括原有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的能量,因此通过光转换组件LC的红色光亮度会大 幅增加。请参考图4,并一并参考图2。图4为光转换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的 光转换组件LC可由图4的光转换组件LC’取代。光转换组件LC’包括一第一量子点层Q1, 一第二量子点层Q2及一透光区块T。第一量子点层Ql上的量子点是用以将波长为650奈 米以下的光线转换为波长650奈米附近的红色光。第二量子点层Q2上的量子点是用以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提高发光效率的图像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产生装置包括:一第一光源,用以产生一第一波长的光线;一光转换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波长光线的传送路径上,所述光转换组件包括一第一量子点层,用以将波长为一第二波长以下的光线转换为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线,及一第二量子点层,用以将波长为一第三波长以下的光线转换为所述第三波长的光线,所述第一波长小于所述第二波长,且所述第二波长小于所述第三波长;及一图像产生组件,用以根据通过所述光转换组件的光线产生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发光效率的图像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产生装置包括 一第一光源,用以产生一第一波长的光线; 一光转换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波长光线的传送路径上,所述光转换组件包括一第一量子点层,用以将波长为一第二波长以下的光线转换为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线,及一第二量子点层,用以将波长为一第三波长以下的光线转换为所述第三波长的光线,所述第一波长小于所述第二波长,且所述第二波长小于所述第三波长 '及 一图像产生组件,用以根据通过所述光转换组件的光线产生图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组件还包括一透光区块用以使所述第一光源产生的光线通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线是蓝色光,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线是绿色光,所述第三波长的光线是红色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光源,用以产生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光源,用以产生所述第三波长的光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投影模块,用以投射所述图像产生组件产生的图像。7.一种可提高发光效率的图像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杰斌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