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大可专利>正文

多脚元件焊拆电烙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297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脚元件焊拆电烙铁头,头部1为截面呈上拱弧形的板条块,头部和尾部4弧形连成一体呈L形。它能对集成电路块等多脚元件的各脚同时焊拆,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焊拆时间,减少了对印刷电路板铜箔和元件的损坏。根据焊拆元件的类型,可制成不同尺寸的系列产品,是维修电器中焊拆多脚元件的理想工具。(*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焊接工具的多脚元件焊拆电烙铁头。在维修电器,焊拆集成电路块等多脚元件时,现在都是逐脚分别焊拆。为吸除焊点上的焊锡,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能吸除焊锡的电烙铁头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有吸锡功能的电烙铁头装置》(86202461)、《集成电路专用系列电烙铁头》(86210320)、《吸锡焊接两用烙铁头》(87208866),因它们仍须对焊拆元件进行逐脚焊拆,效率低、费时,往往因焊拆时间长而损坏印刷电路板的铜泊和元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对多脚元件的各脚同时焊拆的多脚元件焊拆电烙铁头。多脚元件焊拆电烙铁头呈L形,头部为截面呈上拱弧形的板条块;尾部为圆柱体,尾端部纵向钻有圆孔、并在两侧开有纵向小槽(内热式),尾部或为圆柱体(外热式)。附图说明图1(a)、(b)、(c)分别为本技术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图2为A-A剖视图。头部1为截面呈上拱弧形的板条块,两长边侧面为斜面2、底边为平面3;尾部4为圆柱体,尾端部纵向钻有圆孔5、并在两侧开有纵向小槽6。头部1和尾部4弧形连成一体呈L形。根据焊拆元件的类型,可制成不同尺寸的系列产品。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设计,由热源电烙铁芯产生的热能,经头部1和尾部4连接部分同时向头部1前后各部位传导,头部1后端质量大,温度上升慢,而头部1前端虽离热源距离大,但质量小,故头部1各部位受热基本均匀,机械强度大,使用方便,能对集成电路块等多脚元件的各脚同时焊拆,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焊拆时间,减少了对印刷电路板铜泊和元件的损坏,经试用,效果良好。权利要求1.一种多脚元件焊拆电烙铁头、它的尾部(4)为圆柱体,尾端部纵向钻有圆孔(5)、并在两侧开有纵向小槽(6)(内热式);尾部(4)或为圆柱体(外热式),其特征在于头部(1)为截面呈上拱弧形的板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脚元件焊拆电烙铁头,其特征在于头部(1)的两长边侧面为斜面(2)、底边为平面(3)。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脚元件焊拆电烙铁头,头部1为截面呈上拱弧形的板条块,头部和尾部4弧形连成一体呈L形。它能对集成电路块等多脚元件的各脚同时焊拆,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焊拆时间,减少了对印刷电路板铜箔和元件的损坏。根据焊拆元件的类型,可制成不同尺寸的系列产品,是维修电器中焊拆多脚元件的理想工具。文档编号B23K3/03GK2066782SQ90211409公开日1990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12日专利技术者龚大可 申请人:龚大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脚元件焊拆电烙铁头、它的尾部(4)为圆柱体,尾端部纵向钻有圆孔(5)、并在两侧开有纵向小槽(6)(内热式);尾部(4)或为圆柱体(外热式),其特征在于头部(1)为截面呈上拱弧形的板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大可
申请(专利权)人:龚大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