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凹陷部的背框架,凹陷部的底板具有网点,且凹陷部的底板由具有反射层的板材制备而成;LED灯管组,安装于背框架凹陷部的侧边上;导光板,位于背框架的凹陷部内,且与背框架和LED灯管组具有注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导光板与背框架和LED灯管组具有注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由LED发出的光线直接传入导光板中,且由凹陷部的底板反射的光线直接传入导光板,进而,LED灯管组发出的光线在背光模组内部传播时,光线需要传过的介质较少,降低光线在背光模组内部的损失,提高光的利用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以及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显示
,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的灯源发出的光线每经过一中介质材料,就会产生一定的损耗,除了转化效率上的问题,主要还会发生菲涅尔界面损失,即,当光线传过一个介质而到达另一个介质时,在两个介质的界面上的反射会有损失发生。背光模组的灯源发出的光线的整体光损失约计309Γ50%,而光线的损失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个是光线在各个介质内部光传输时的损失,另外一个是光线在相邻两介质之间的界面上反射的损失。其中,光线在相邻两个介质之间界面上的损失最大。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03,LED02以及柔性电路板01,安装于背板03的反射片06,位于反射片06背离上述背板03 —侧的导光板05,位于导光板05背离反射片06 —侧的光学膜层07,导光板05朝向反射片06的一侧设有多个网点04。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LED02发出的光线射向导光板05的侧边时,两者之间存在空隙D,空隙D中存在空气介质,而由导光板05与反射片06之间也存在间隙d,间隙d内也存在空气介质,因此,LED02发出的光线在背光模组内部传播时,光线需要经过的介质较多,导致光线在相邻两个介质之间的界面上的损失较大,影响光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能够提高对LED发出光线的利用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凹陷部的背框架,所述凹陷部的底板具有网点,且所述凹陷部的底板由具有反射性的板材制备而成;LED灯管组,安装于所述背框架凹陷部的至少一侧边上;导光板,位于所述背框架的凹陷部内,且与所述背框架和LED灯管组具有注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优选地,制备所述背框架的材料为树脂或金属。优选地,所述背框架凹陷部的底板与各侧边之间具有钣金冲压而成的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由光学硅胶或者硅胶树脂注塑而成。优选地,所述LED灯管组包括安装于所述背框架侧边的柔性电路板;贴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LED芯片;位于所述LED芯片表面的发光层。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双面胶贴设于所述背框架凹陷部的侧边。优选地,所述发光层为LED芯片表面涂覆的荧光粉层。优选地,所述发光层为LED芯片表面贴设的荧光粉薄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一种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具有反射层的板材制备出具有凹陷部的背框架;在成型后的背框架的凹陷部的底板上设置网点;将LED灯管组安装于背框架的凹陷部的侧边上;采用一体化注塑的工艺在背框架的凹陷部内注塑形成导光板。优选地,所述背框架形成所述凹陷部时,采用钣金冲压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凹陷部的背框架,所述凹陷部的底板具有网点,且所述凹陷部的底板由具有反射性的板材制备而成;LED灯管组,安装于所述背框架凹陷部的至少一个侧边上;导光板,位于所述背框架的凹陷部内,且与所述背框架和LED灯管组具有注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因为导光板采用注塑工艺直接形成于背框架的凹陷部内,凹陷部的底板具有反射性,且具有网点,LED灯管组安装于凹陷部的一个侧边上,导光板与背框架和LED灯管组具有注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相对于
技术介绍
而言,LED与导光板之间、以及凹陷部的底板与导光板之间不存在空隙,由LED发出的光线直接传入导光板中,且由凹陷部的底板反射的光线直接传入导光板,进而,LED灯管组发出的光线在背光模组内部传播时,光线需要传过的介质较少,降低光线在背光模组内部的损失,提高光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对光的利用率较闻。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具有反射性的板材制备出具有凹陷部的背框架;在成型后的背框架的凹陷部的底板上设置网点;将LED灯管组安装于背框架的凹陷部的侧边上;采用一体化注塑的工艺在背框架的凹陷部内注塑形成导光板。使用该制备方法制备背光模组,可减少背光模组背板的组装以及反射片组装灯工序,且制备的背光模组对光的利用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背框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凹陷部32的背框架3,如图3所示,凹陷部32的底板31具有网点4,且凹陷部32的底板31由具有反射性的板材制备而成或底板31面向凹陷部的表面具备反射性,例如,可以通过将反射性粒子与制备底板的板材材料混合加工制成,或,在底板的面向凹陷部的表面设置反射粒子或反射膜层;LED灯管组2,安装于背框架3凹陷部32的至少一侧边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均以设置在一侧边为例进行说明);导光板5,位于背框架3的凹陷部32内,且与背框架3和LED灯管组2具有注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因为导光板5采用注塑工艺直接形成于背框架3的凹陷部32内,凹陷部32的底板31面向凹陷部的表面具备反射性,且具有网点4,LED灯管组2安装于凹陷部32的一个侧边上,导光板5与背框架3和LED灯管组2具有注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LED灯管组2与导光板5之间、以及凹陷部32的底板31与导光板5之间不存在空隙,由LED发出的光线直接进入导光板5中,且由凹陷部32的底板31反射的光线直接进入导光板5,光线由导光板5传入导光板5上的光学膜层6中,最终射向显不面板,LED灯管组2发出的光线在背光模组内部传播时,光线需要经过的介质较少,降低光线在背光模组内部的损失,提闻光的利用率。而且,背光模组中的网点位于凹陷部32的底板31上,注塑成型的导光板5只作为光线传播的介质,避免了注塑参数对光学稳定性的影响,提高了光学稳定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闻光的利用率。具体地,制备上述背框架3的材料可以为树脂或金属,例如三菱树脂ALSET,或者3M的一种金属基反射材质Miro,或者德国安招的一种金属基反射材质Alanod。更具体地,上述背框架3凹陷部32的底板31与各侧边之间具有冲压而成的一体式结构,例如可以采用钣金冲压一体成型,背框架3通过钣金冲压形成凹陷部,可减少背光模组背板组装工艺,便于制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导光板5具体可以由光学硅胶或者硅胶树脂注塑而成。光学硅胶以及硅胶树脂等硅胶材料为低温成型材料,所述硅胶材料可以为AB胶(指含有A组分与B组分的胶体),其中所述A组分为主剂,B组分为固化剂,其按重量比或体积比进行混合,A组分和B组分的材质根据形成导光板的光学设计需求及注塑条件作出选择,且硅胶材料的注塑温度可以根据AB胶的材质在40°C 8(rC度之间调整,因此,使用光学硅胶、或者硅胶树脂等硅胶材料进行注塑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高温对于LED芯片以及柔性电路板内电器元件的影响(LED芯片的温度超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凹陷部的背框架,所述凹陷部的底板具有网点,且所述凹陷部的底板由具有反射性的板材制备而成;LED灯管组,安装于所述背框架凹陷部的至少一侧边上;导光板,位于所述背框架的凹陷部内,且与所述背框架和LED灯管组具有注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凹陷部的背框架,所述凹陷部的底板具有网点,且所述凹陷部的底板由具有反射性的板材制备而成; LED灯管组,安装于所述背框架凹陷部的至少一侧边上; 导光板,位于所述背框架的凹陷部内,且与所述背框架和LED灯管组具有注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背框架的材料为树脂或金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框架凹陷部的底板与各侧边之间具有钣金冲压而成的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由光学娃胶或者硅胶树脂注塑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管组包括 安装于所述背框架侧边的柔性电路板; 贴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LED芯片; 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扬,李萌,周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